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武余树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5(3):379-380
根据铅酸蓄电池小电流放电工作状态的特点,提出在充电前,用大电流放电,然后再进入充电状态的小电流放电蓄电池的充电制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充电制,可改善极板活性物的结构,缩短充电时间,是一种可提高蓄电池容量,缩短充电时间,延长极板寿命的蓄电池充电制度。 相似文献
2.
邵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3):32-35
从密封铅酸蓄电池原理出发,分析了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对现有的三种快速充电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了脉冲充电法应与所述的另两种方法结合,从而在保证蓄电池寿命的同时实现更加快速充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万奎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3):70-72
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可大大缩短蓄电池补充充电的时间。在分析极化产生的基础上,介绍了脉冲快速充电和大电流递减快速充电方法,列出了充电实例。 相似文献
4.
李振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4):225-227
通过对影响蓄电池寿命因素的分析,得出实际应用中真正影响其寿命的可控因素,进而提出解决方法,并据此设计了一种通信用蓄电池充电保护器。 相似文献
5.
6.
电动车在中国乃至世界有越来越推广的趋势。由于铅酸蓄电池相对于其他电池而言具有低廉的价格、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而它是目前国内电动车使用的主要充电电池,但其充电时间长成为电动车发展的瓶颈。虽然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装置的设计都是基于马斯三定律,但在此定律中许多参数都是未知的,因而使用起来难度较大;另外,也为了更好地规范快速充电器产品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因此使得加强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基础理论的研究显得特别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8.
本用化学法研究了椭圆形管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100A大电流和20A小电流下放电至深度为100%时正极板表面的电流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呈不均匀分布,电流密度在正极板的上端约二,三厘米处较大,存在极耳效应和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铅酸蓄电池的快速充电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分阶段充电模式,使充电电流在总体上逼近蓄电池的可接受充电电流曲线。在主充阶段采用变电流间歇去极化的方法,很好的消除了极化,提高了蓄电池接受充电电流的能力,避免了在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和温升过高的问题。在充电终止控制技术和充电方法的实现上,采用了以电池电压负增量和电池温度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方法,并采用了以模糊控制的方法来实现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在响应速度、抗干扰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制备电极来研究铅酸蓄电池正极板化成的微区反应。电极是用化学纯PbO 粉末,加入一定量H_2SO_4的溶液,混合后在模具内压制成。密度达7.7g/cm~3。在H~+,SO_4~=离子流在电极中呈单向扩散的情况下,研究了硫酸电解液中不同电化学条件的PbO→PbO_2反应。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观察了电极化成的微区反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化成过程生成了一系列的化合物:PbSO_4,PbO·PbSO_4,2PbO·PbSO_4,3PbO·PbSO_4,3PbO·PbSO_4·H_2O 以及α-PbO_2,β-PbO_2。反应的初次产物是PbSO_4,3PbO·PbSO_4·H_2O 及PbO·PbSO_4。而后,3PbO·PbSO_4·H_2O 及PbO·PbSO_4首先氧化成PbO_2。PbSO_4是一个最后被氧化的化合物。实验结果,对指导化成的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马斯理论的蓄电池充电电流衰减指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流衰减指数决定了充电的质量.为了得到最大的充电电流衰减指数,以BX7B-3A7AH/12V型蓄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对蓄电池初始充电参数对电流衰减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蓄电池初始充电电流与初始电解液密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佳配比关系”,在该“最佳配比关系”下,可获得最大电流衰减指数,即充电时间最短.为实现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比”,采用模糊逻辑对充电系统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逻辑控制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初始充电电流的优化,从而实现了充电中参数的最佳配合,达到了优质快速充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椭圆形管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100A大电流和20A小电流下放电至深度为100%时正极板表面的电流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呈不均匀分布,电流密度在正极板的上端约二、三厘米处较大,存在极耳效应和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14.
铅酸蓄电池生产中铅酸废水的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节--中和过滤--一步净化器--生物接触氧化--石英砂/活性炭过滤的处理工艺对铅酸蓄电池厂的铅酸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情况表明该工艺的组合是可行的.主体设备一步净化器的特殊结构不仅能够保证处理效果,而且占地面积少,操作方便.生物接触氧化及石英砂/活性炭过滤能保证出水COD的达标.其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并能回用到车间,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密封铅酸蓄电池中板栅合金,极板制和加酸量控制方法。试验电池重量的体积能量密度分别为35-37Wh/kg和93-99Wh/dm^3。放电率从0.05~2C范围内的Peukert直线斜率为1.12。用电阻1.5Ω短接电池21天后可用正常充电方法恢复至初始容量86%。贮存6个月后的电池容量仅损失17%。在50%DOD情况下,电池循环寿命大于500次。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蓄电池充电和保护电路的分离及占用较大的面积等问题,采用CSMC公司0.6 μm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集蓄电池充电和保护功能于一身的集成电路.它既可以实现对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浮充充电及过充、过放、过流保护,也可以解决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占用面积大的问题.采用Cadence中的Spectre对电路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温度在-10~90 ℃范围内,基准电压随温度的变化呈抛物线的形状,电路的温度得到很好的补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器系统的设计过程。控制电路上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控制中枢,控制算法上采用的是模糊控制技术。通过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实验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蓄电池作为一种独立的通信备用电源,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因此在通信供电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充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尤其是高濒开关电源的应用,使相关指标(稳压、稳流、文波系数等)要求较严的铅酸蓄电池得到了广泛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