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Ad Hoc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多径路由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DSDV路由协议的基础上,沿用传统路由协议中的最短路径准则,提出一种新的多径路由算法.算法通过建立一个多径路由表结构,实现多径扩展,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特定仿真环境下路径的选择条数.最后分别对DSDV及其改进的多径路由协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多径路由算法以一定的路由开销为代价,有效地改善了网络的递交率及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临时按序路由算法(TORA),提出一种移动Ad hoc网络(MANET)多径路由协议M-TORA.通过在互联网封装协议(IMEP)分组的头域中加入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息,M-TORA在节点拥有多条下行链路的情况下能够综合考虑下行链路的路由跳数与MAC层缓存队列长度,从而选择出最佳的下行链路.M-TORA在进行多径路由选择时采用了基于概率的路由选择策略,将网络负荷分散到多条路由中并起到自动负荷平衡的作用.基于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TORA和M-TORA的仿真表明:M-TORA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地降低路由延时,提高网络分组投递率.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一些应用中需要保证链路的可靠性,但由于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通信链路不对称等特点,很容易导致数据链路发生变化.多径路由机制通过数据链路冗余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数据链路的可靠性.在典型多径路由算法HEED的基础上,结合移动代理技术,通过建立备用数据链路并确定其优先级,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多径路由机制MAHEED,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多径路由通过多条路径传输数据,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无线AdHoc无线网络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DSDV的节点独立多径路由协议(MDSDV——Multipath Destination Sequenced Distance—Vector)。文中将寻找独立多径过程和数据包传送过程密切配合起来,以一种新颖的方法实现MDSDV独立多径路由协议并采用类似组播分组转发方式获得多条路径。中间节点在转发数据包的时候,将转发的数据包记录下来,以后再想通过该节点转发相同的数据包时将被阻止,实现多条路径独立。通过仿真表明,在节点移动速度较快,网络负载不是很大的情况下,MDS-DV较大地提高了数据包的投递率,降低了丢包率,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铁路网上车流径路的选择优化问题.在充分考虑到真实路网中的车流具有不同权重的情况下,建立了该问题的0-1规划模型.并讨论了带权重与不带权重两种车流径路优化模型之间的关系.此外,还给出了路网上任意两节点之间可能路径集的确定准则及算法.最后探讨了在给定O-D矩阵下,路网中存在一处或多处瓶颈时,关于不可行流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WSNs中基于幻影单径路由的源位置隐私保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目标监测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攻击者可以通过流量监听、节点妥协等方式逆向追踪数据源的位置。为抵御此类攻击者,提出了一种数据源位置隐私保护策略,利用基于单向哈希链的数据源匿名机制以及幻影单径路由协议,分别从数据内容和传输路由路径两方面保护了数据源的位置隐私。性能分析表明,与已有的幻影单径路由协议相比,该策略能实现源节点的匿名,并且在能量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数量更多、位置更加多样的幻象节点,同时使这些幻象节点能够尽量远离数据源,能更好地提高源节点位置的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7.
基于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SLR)协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由算法,能在多信道无线网状网中进行多信道多径路由.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单径路由方案相比,有效地减少了信道切换次数,从而降低了总体端到端延时.  相似文献   

8.
利用策略路由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结合访问控制列表,在校园网的路由器上实现多径路由。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DSR改进的MESH网络协议.协议采用开销较小的节点带宽、缓存区饱和度等作为计算路由判据的参数,并在其中融入预判因子机制;协议还采用了按链路质量分配任务的多径路由机制来实现更好的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证明MLBDSR协议在无线网状网络环境下其各方面性能特别是负载均衡能力要优于改进前的DSR协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无线多跳网络中端到端的吞吐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径路由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协议联合的链路接入强度可调节的多径路由(link-access-intensities adjustable multi-path routing,LAMR)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调整路由层多路径流量分配与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协议参数设置来最大化数据流端到端的吞吐量。采用理想CSMA网络(ideal CSMA network,ICN)模型来分析MAC层链路吞吐量性能,构建路由层与MAC层联合优化的系统吞吐量最大化模型(maximum system throughput model,MSTM),用以刻画无线多跳网络中的路径选择、流量分配以及MAC层协议参数设置对链路吞吐量的影响;运用最优化工具求解得到数据流在多条路径的流量分配方案以及各链路的接入强度设置。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LAMR方案平均可以提升21.3%的系统吞吐量,说明多径路由与CSMA协议的联合优化设计可以大幅提升无线多跳网络的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线自组织网络现有按需路由协议在路由维护时需要采用全网洪泛广播路由请求消息而导致大量额外开销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基于洪泛控制的动态路由协议FCDR.FCDR的主要思想是控制洪泛机制的使用范围,减少路由的维护开销,并使失效路由得到快速恢复.文中描述了FCDR协议的实现过程并对路由维护时消息传递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通过广播路由请求消息建立路由的情况下,消息传递的有效性将随着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路径长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相比之下,FCDR具有更好的有效性且其优势随着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路径长度增加而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个有效的路由通道选择机制,实现了基于片上网络(networks on chips,NoC)的拥塞感知的自适应容错路由算法(congestion-aware adaptive fault-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CAFR).该算法基于Up*/Down*路由算法得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每条路径的转向概率,再根据每条链路的两端路由器剩余内存时隙得出一个加权链路,最后由每条路径权重值和其路径的转向概率计算出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各条路径的总权重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故障条件下,该算法的平均延迟和平均吞吐率都能维持较好水平.在故障条件下,该算法相对其他算法在吞吐量衰减方面有很大改善,尤其在故障率达到20%时,该算法吞吐量只有44.32%的衰减,而其他有容错性能的算法衰减达到48%~7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无线自组织网路由协议的可扩展性,根据多路径路由协议的特点,建立了多径寻由策略的数学模型.针对节点分离(Node disjoint)和链路分离(Link disjoint)式两种多径拓扑组织结构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弱多径覆盖的具有可扩展能力的路由协议.在此基础上对多径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实现.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基于弱多径覆盖的路由算法对网络拓扑要求不高,更容易得到可行解,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discovery of the routing pa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concept of effective transmission (ET) that ensures each forwarding node is not only farther from the source node, but also nearer to the destination node with respect to its sender, An energ-aware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ET is proposed. It enabl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each hop to be the least for the transmiss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routing protocol is effective in the performa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ring with some other routing protocols.  相似文献   

15.
基于Click和NS2的多路径域间路由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多路径域间路由仿真和性能评估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lick和NS2的多路径域间路由仿真器MIRS(multi—pathinter—domainroutingsimulator)MIRS通过在传统网络仿真器Ns2中嵌入Click软件路由器来构建,其源代码既可以在仿真器中运行,也可经小幅修改后在现有的真实系统平台上运行,从而有效缩短了实验评估的周期,,而且,MIRS能够准确描述多路径域间路由器转发流量的行为,提高了仿真的准确度。基于模拟网络拓扑以及山东大学校园网拓扑分别进行了单路径路由与多路径路由的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路径路由可以更好地改善网络性能,同时也验证了MIRS仿真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QoS路由的主要问题是求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满足QoS多个约束的优化问题。由于半定规划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和NP-完全问题时具有收敛速度快,迭代步数少等优点。本文基于QoS路由问题的线性整数规划网络模型,利用半定规划方法研究了时延约束的代价最小问题。把QoS路由的一般模型松弛为半定规划的标准形式,利用半定规划内点方法进行求解,然后利用随机扰动方法得到原问题的近似最优解.数值试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负载平衡的多路路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感器节点能量受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负载平衡的多路路由(load balancing multi-path routing,LBMPR)协议.LBMPR依赖传感器节点的地理位置生成从源节点到sink节点的多条路径,数据通信均匀分布于不同路径上,从而达到节点间的负载平衡,延长了网络的寿命.仿真实验表明,若选择适当的参数a和b,较之mesh-2和mesh-3,LBMPR能获得更好的负载平衡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自组网的基于区城的多路路由算法。该算法将路由发现控制在一个预定区城内,不仅大量减少路由控制开销,而且确保最优路由。分析和仿真表明,选用合适的多径选取策略,在高移动、高动态网络环境下,该算法在路由开销、TCP吞吐量以及时延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工作机理、通信方式和应用,分析了基于地理位置的贪心周界无状态路由(GPSR)算法的路由协议.节点相对速度过快时,GPSR通信性能不稳定.考虑在原有协议的基础上,修改并实现了改进的贪心周界无状态路由(IGPSR)算法.IGPSR协议考虑了源节点、目的节点、备选中继节点的速度和方向,根据节点的当前速度,计算之后某一时间内节点的位置,以此确定最佳中继节点.仿真结果表明:当节点高速移动时,IGPSR协议比GPSR协议具有更低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SoRCA结构的SBORA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SoRCA结构中路由算法存在流量负载不均衡和鲁棒性问题,提出了SBORA路由算法.该算法根据SoRCA拓扑的结构化特点,计算出源点到目的点的最优路径在各传播反向所需跳数,然后根据跳数特征,通过二次概率路由选择策略,从多条优化路径中迅速给出一条由源点到目的点的路径,并根据包中跳数的特征,给出数据传输失败时新路由的选择.通过性能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基于SoRCA结构的SBORA路由算法具有较好的流量负载均衡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