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略论古汉语的同形反义词──兼为“反训”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训”谈起在古代汉语经典文献的注硫和训信专著或辞书中,我们常常可见一些语言现象,诸如“乱,治也”;”受,授也”;“故”,洲“古也”、又训“今也”;“落”,训“死也”、X训“姐也”,等等。从表面看,人们不难发现:它们训释词与被洲释词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前二例);或一个词的训释词(即义项)中有两个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后二例)。古人概括其特点为“一字两训”,“义相反而实相因”(王念孙悟)。O这就是传统训治学之所谓“反训”。其被训释之字(词),也笼统地被称之为“反训率”或“反训词”。晋人都球首先…  相似文献   

3.
词义引申是指词从本义派生出引申义的过程。这是一种有规律的词义运动。本文拟就古词义引申的规律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一 一个词除了本义之外为什么还会有引申义,并且有的词还有众多的引申义?这是探讨词义引申规律时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 在古汉语中,字词大体相当,词义基本上就是字义。本义是指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个字的时候用以表达的意义,即字的造字意义。这种意义能在字的形体结构上体现出来。例如“追”,甲骨文作辱,沙为趾,%为自。罗振玉以为目即师字,“自行以追之”就是追的本义。  相似文献   

4.
"反训"浅谈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缘”原为名词,本义是衣裳鞋帽等的镶边。由此引申出“沿、循……(运行)”义(动词性)。在汉语史上,介词“缘”有三个义项.即“依据”、“因为”,“沿着”,均从动词义项中发展而来。“缘”衍“依据”、“因为”义始于战国末期;“沿着”义的介词“缘”最早见于晋代。  相似文献   

6.
张静 《枣庄师专学报》2006,23(1):98-100
作为一个表示泛方向的方位词,“旁”的方位义是如何引申发展而来的,从先秦18部文献中出现的用例中我们发现“旁”是由普通名词发展为方位词的,最初指事物的四边,进而引申指事物的边侧,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词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古籍中表“率领”义的“以”字以往均释为介词。本文从甲骨文“以”字字形所示本义及用法、词义引申、语法分布、与矾词异文、训诂学家以动词相释以及“以”字同动词同义连文诸方面 ,论证了其动词性炙 ,否定了以往的介词说  相似文献   

8.
上古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表“率领”、“携将”、“携带”义的“以”字,以往都释为介词。本文从“以”字表示明显而具体的动作、位置的分布、与动词互为异文、训诂学家把它解为动词,后世取代它的词的词性,“以”字古字形所示本义及词义引申等几个方面,论证了它的动词性,否定了以往的介词说法。  相似文献   

9.
蒙兴灿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121-124
Good是常用形容词,词义灵活多变,搭配能力很强。通过几本权威词典提供的Good释义义项,探讨了英汉词汇意义各自的特点、提出大胆而合理的词义引申是高质量翻译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译应选择恰当的具有引申意义的汉语词来表达或根据上下的逻辑关系进行引申转义,甚至再引申再创“义”,以使原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准确,译更加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10.
词汇在外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引导学生在记忆中活用词汇,用准词汇,扩大词汇量?笔者常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词汇的引申比较,即引申出两个以上的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准确性。英语中的词汇十分丰富,词义涉及广泛,但这里所说的引申比较,指的是从一词语的课本中的基本词义出发,进行引申比较,用常见的句子作为例句进行辨析。笔者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词自身的引申比较词自身的引申比较就是指在一词的基础上引申出其他词,进行比较,辨析。例如:1)1。。n。Is。h村拍dwl山山ework.从…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种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仅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在字里行间影缩着历史的瞬间。男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地位在汉字构意中有较明显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姓”、“男”、“夫”、“父”、“君”、“士”、“祖”等字形构意,结合民俗史料,探讨古代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及其在生产、家庭婚姻生活、政治领域、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地位状况,试图让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男子社会生存状态,从文字中挖掘出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证“豚”字的甲骨文形体,并从我国古代文化的角度考释“豚”字,证明其为“阉割后的小肥猪”之意,重新辨析了“豚”字家族中“豚”、“豕”、“彘”和“猪”四字。“钝”和“臋”在音义上和“豚”有密切的联系,“钝”、“臋”和“豚”是同源词。  相似文献   

13.
“翱翔”,古籍中多数指人的遨游,并非指今之空中飞翔之意。“昭假”,为昭格,假与格古籍中并非全为“至”义,多数用为“告”义。古籍中常见的“昭假”应是“昭告”的意思。此二词之原义,后人多不明,以致误解。  相似文献   

14.
“摩托”与“马达”作为同一个英文单词的不同音译形式,在长期的使用中经过了由混同到分化的过程,它们具体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现有的工具书对二者的释义极不准确,主要的问题是以偏概全,因而不能反映二词的真实意义和用法。与二词意思相近的还有另一个音译词“引擎”,三者之间也是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5.
《大宋重修广韵》中的两个韵字“[犭遀]”、“鬀”的讹夺现象尚未引起前修时贤的关注,“[犭遀]”为“[犭隨]”,形夺“阝”而误、“鬀”为“鬄”形似而讹,讹误的原因一是未细考文献,二是不明古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将equivalent误读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对等语”,把奈达翻译理论误读成“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认为“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中的“对等”或“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然而“对等翻译”中的“对等”是汉语,其词义不是“基本相同”,也不是“基本对等”,而是“等同”、“相等”、“对等”。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翻译不可能对等,由此也证明了“对等论”中的“对等”不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证实了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与普通话相比,闽语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表达方式,即用“字”表示“五分钟”。这个“字”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即刻与刻之间的两个特殊符号,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字”具有了“五分钟”的新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字”的功能仍然在不断扩展,含义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8.
"礼"本质上是一种负载于人"体"叙事的象征符号,"礼"与"体"的实践与信仰,是"礼"的发生学探讨不可忽视的观察视点。文章对儒家思想系统中的"體"、"禮"与"鸣玉以相"、"佩玉践形"等语词隐喻与行为意义进行了知识考古式发掘,发现体、礼与玉在儒家礼乐身体实践,乃至上古宗教仪式中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即外體(身体仪容)——礼与玉(媒介)——内德(神圣力量),从而揭示礼仪诞生的动力源泉,以及神圣礼仪和世俗道德间的根源联系,为"礼"之发生探源提供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正确判定了《论语·卫灵公篇》“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的句式;利用故训、排比用例和推理等手段,指出了“知”的真义——用、任用;解释了该义项在知的词义系统中的合理归位;确诂此句为:“君子,不可小用而可以大用;小人,只可以小用而不可大用。”  相似文献   

20.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