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薇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1):42-45
英语中,名词属格有两种形式即’s属格结构和"名词+of+名词"结构。由于这两种结构表达的都是所属关系,在译成汉语时都译成"的",所以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以往的研究和努力都是在划分两种属格的语义关系,通过区分语义关系的不同来找出两者用法上的差异。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探讨两种名词属格的属性及其互补性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清晰明了地掌握两种结构的使用规则,在应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相似文献   

2.
《乌古斯传》(oguz-nam)是流传在古代维吾尔人民中间的一部散文体英雄史诗。它于13-14世纪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用回鹘文(古代维吾尔文)写成。对其语言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乌古斯传》文献语言名词格、人称范畴与各个时期-突厥语时期、回鹘语时期、察哈台语时期和现代维吾尔语时期语言中名词的格、人称范畴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乌古斯传》语言名词格、人称范畴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名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表达形式、用法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中国学生常常忽视这一区别,导致英语表达的错误。本文从名词的数、属格和名词的阴阳性三个方面对其在英汉中的不同用法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中名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名词化体现的作格特征可视为动作过程"非时间化效应"之自然结果.语义上的"施-动-受"及其相应语法结构"主-谓-宾"是以能量的作用模式为基础而采取的一种事件表达方式,但名词化结构因非时间化效应而使这种能量的典型传递方式不适合于表达事物化的过程,转而采取作格模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哈萨克语语法学论著一向认为哈萨克语名词有7种格,即主格、属格、向格、宾格、从格、住格、助格,-daj/-dej/-taj/-tej附加成分被认为是构词词缀。但它能够缀接在整类名词性词语之后,具有普适性,这表明它只能属于构形词尾。有无普适性是区分构词词缀和构形词尾的关键性区别特征,这一标准对相关附加成分身份的辨认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藏文文法格在功能上真实地反映了藏文句法结构,藏文中的属格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限制或领属、修饰、复指、总别和依存关系等,可作前置定语.藏文中名词短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文章采用语料实证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从句法功能的角度对属格助词在藏文名词短语中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研究,从句法结构上总结和归纳了其结构特征,为多语言句法结构树库和框架语义构建提供最基本的语法信息.  相似文献   

7.
格助词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关系的助词,是理解词与词关系的关键。教材中格助词的讲解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引不起学生重视,从而导致误用格助词现象丛生。教师循序渐进地总结说明格助词的用法、分析不同格助词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学习格助词与其他词之间的使用规律后学以致用,能够提高日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英语非作格动词的生成出发,探讨汉语的非作格动词可以带宾语现象的表现特征,认为当单个非作格动词与结果补语构成动结式复合词后,结果补语这一句法手段使得非作格动词后面可以带名词词组,然而其论元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该假设不仅能区别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而且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在极短的时间内习得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比较了4类名词语义语法的异同点,并尝试建立名词的4种语法的次类。这4种名词分别为有界名词、交界名词、无界名词和度量名词。通过考察发现4种名词在语义上表现为从三维的空间性到一维的量的过渡,这种语义的特点在语法上有相应的表现:有界名词用专用的量词计数但不能称量,交界名词计数称量的自由程度都很高,无界名词称量的自由度高于计数,度量名词既不能计数也不能称量。在计数和称量时4类名词对量词的搭配要求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尤梦娜 《科技信息》2008,(2):157-158
"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争议较多的一种句法结构,其非宾格动词同时带有"主语"和"宾语"的现象一直无法得到完美解释。本文旨在探讨"领主属宾句"中领有名词的句法地位,基于Luigi Rizzi的"分裂CP假设"(split CP hypothesis)和Chomsky最简方案(MinimalistProgram)的理论框架,对该种句式从新的角度进行了句法分析。本文认为,"领主属宾句"中的领有名词并非句子的主语,而是从非宾格动词内论元的定语位置移到了句首的Spec-Top话题位置。移位后的话题与其语迹享有相同的格与题元角色,其格为属格(Genitive Case),其题元角色为POSSESSOR。  相似文献   

11.
英语名词在句中表示所有或其它关系时,名词采用所有格形式。英语名词所有格有两种:一种是屈折形式即-S所有格,另一种是介词词组形式即Of-所有格。-S所有格表示的意义有:所有、主谓、动宾、主补、主宾和描述六种关系。而Of-所有格表示的意义有:所有、同位、主谓、动宾、主补、主宾、比喻、描述、部分和整体、份量和种类、材料成份等十一种关系。这两种所有格有各自必须单独使用的场合,也有可互换使用的场合。此外,还可将这两种所有格兼用,做后置定语称作双重所有格。双重所有格表示的意义比较灵活,可表达感情色彩也可表示部分概念。  相似文献   

12.
俄语的语法规则复杂,尤其是名词格的用法更是意义繁多,十分灵活,不易把握。这里针对俄语名词格的限定意义将之与英语相应表达作一比较。希望能对学习俄语的英语专业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段丹丹  张涛然  李瑛 《科技信息》2013,(12):182-182
在各种语言词类中,名词词类是最基本的,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而它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名词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名词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针对英汉这两种语言来说,名词是这样被人们所定义的,但是,英汉名词之间也有极多的相同及差异。本文则着手来区分汉语名词和英语名词以望给学习者带来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毛艳文 《科技信息》2007,(35):229-229,233
“名词+名词”结构经常在文章中提供大量信息。然而不同语域中的“名词+名词”结构有着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旨在传统语法理论和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英语和普通英语里的名词+名词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得出名词+名词结构在不同语域中的特点.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名词与普通英语中的名词+名词做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科技英语中存在较多名词+名词结构.并且其分布和构成也和普通英语有很大区别。最后,对名词+名词所表现的语意关系进行分类总结,使得科技英语和普通英语中名词+名词特点更加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5.
魏薇 《咸宁学院学报》2014,(11):110-111
在复句中,影响连体修饰节对主名词限定关系的各个因素之间究竟如何相互作用。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进行考察。经分析发现,首先,当主名词位于同一格位置时,也就是当格位置的不同不能对限定关系产生影响时,复句的前后件关系依然对限定关系产生影响,而此时主名词的性质则对限定关系的作用减弱。其次,同一前后件关系复句中,由于主名词格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主名词限定作用的影响减弱,此时主名词性质的影响作用也减弱。  相似文献   

16.
将序半群在偏序集上的作用推广到格半群在格上的作用,提出了S-格的定义并讨论了S-格同态和S-格同余的性质,得到了格半群的表示定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格序半群S的格序同余生成定理,讨论了格序同余和格序同态的一些性质,并且将格序群同态基本定理推广到格序半群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证明关于拟格的两条已知基本定理的等价性,并证明它们是拟格成格的充要条件。此外,还给出了一些更为深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给出了半格理想的一组性质,证明了半格理想的无限交仍是该半格理想。在某种条件下,半格理想的无限并亦是该半格的理想。引入关于半格理想的极小条件、极大条件、降链条件与升链条件等有限条件,并证明了文章中所给出的有限条件在同态映射下的不变性。  相似文献   

20.
过去许多职务妇女是不能担任的。因此在俄语中表示的职业、职务、身份、社会地位时所使用的名词只有阳性名词,而无相对应的阴性名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妇女参加了以往专属“男人干的”工作,担任了各种社会职务。语言本身也通过不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已出现向共性名词靠拢,担当其特殊职能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