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5Zn在宽叶香蒲体内的吸收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核素~(65)Zn标记物示踪方法研究宽叶香蒲Typhalatifolia对~(65)Zn的吸收和分布,发现宽叶香蒲对锌有效强的吸收能力。锌主要由宽叶香蒲的根和地下茎吸收积累,只有小部分(2.5%~1l;8%)累积在叶中。宽叶香蒲各器官吸收锌的量是根>地下茎>叶,宽叶香蒲吸收累积锌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吸收率开始时不断增大,12h后下降。吸收率还随培养液中锌的浓度增大而增大,但当锌的浓度超过200mg·L~(-1)时吸收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用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回收率为99.80%~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0.61%;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相当标示量为98.90%~100.5%,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48%,说明线性电位滴定法分析维生素C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几种红树植物叶片和胚轴碳氢氮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红树植物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海莲、木榄、红海榄、正红树和角果木的叶片及秋茄、海莲和木榄的胚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C、H、N素的含量动态,结果表明:幼叶、成熟叶和黄叶C、H、N素的含量范围:含C量分别为418.4~496.5mg/g、442.4~501.5mg/g和450.7~542.1mg/g;含H量分别为54.O~61.8mg/g、53.9~61.4mg/g和52.8~64.1mg/g;含N量分别为11.3~39.0mg/g、10.6~30.9mg/g和5.1~18.6mg/g,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至衰老。N素含量降低,C、H含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胚轴在母树上萌生至成熟:秋茄、海莲和木榄,含H量分别提高了15.7%、11.3%和16.7%;而含N量则分别降低了44.O%、13.7%和42.8%;含C量秋茄变化不明显,海莲和木榄则分别略为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DEAE-CelluloseDE-52和DEAE-SePhadexA-50离子交换层析等提纯步骤,对解脂假丝酵母胞外脂肪酶进行了纯化,得到了层析纯样品,比活提高27.4倍,得率11%.该酶反应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5;等电点约在PH4.5~5.0之间;8℃以下存放,酶活力损失较少,30℃以上存放,酶活力有明显损失.金属离子Sr2+,Ba2+,Zn2+和Mg2+对该酶的激活作用为Sr2+>Ba2+>Zn2+>Mg2+.Cu2+和Na+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NaN3对保持酶活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食醋对15种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食醋对15种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家度。结果表明:浓度为1:20食醋(PH=4.4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40食醋(PH=4.81)对大肠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80食醋(PH=5.38)对伤寒沙门氏菌等8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食醋对15种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0-1:80,即PH值为4.42-5.38。  相似文献   

6.
对分离自冀东地区冬小麦上的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病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0~39℃,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在5~35℃内均可萌发,15~24℃范围内萌发率高且芽管粗壮;产孢的温度范围为8~30℃,20~22℃范围内产孢量最大;pH值在2~12范围内菌丝都能生长,最适pH值为6~8;产孢的pH值范围为3~10,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产孢量最大;分生孢子在pH值4~10范围内均可萌发,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光照对病菌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分生孢子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5%时不能萌发,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营养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低硒饲料(0.02×10 ̄(-6)),喂养BALB/C小鼠作为缺硒动物模型,采用富硒营养粉和亚硒酸钠溶液,以每只小鼠每d2.5μg元素硒作为补充,70d后发现:富硒营养粉和亚硒酸钠对小鼠全脑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前者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36.1%(P<0.05),后者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两者均极显著地(P<0.01)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59.8%和71%)和吞噬指数(68.5%和65.1%);提高溶血素含量,前者为65%(P<0.01),后者为41.3%(P<0.05);富硒营养粉能使运动后小鼠血乳酸含量迅速下降31.8%(P<0.01)。  相似文献   

8.
用真空蒸镀法在KBr晶体上制备半连续Ag膜,膜的复盖率由0.3至0.8.由电镜观察膜的形貌随复盖率p的变化:当p很小或很大时为均匀膜;当p接近临界阈值pc时为不均匀膜.测定了膜的形貌参数随p的变化.及试样在2.5~12.5μm波段的透射光谱.当p<pc时,透射率随波长增加而增大;当p>pc时,透射率则随波长增加而下降.当ppc时,透射率与波长无关,即出现光学逾渗效应.最后,讨论了沉积与凝聚对膜几何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案的确定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使用的锅炉为两台中压汽包燃煤锅炉(型号:SG35/39-M439,压力3.82Mpa,蒸发量为35t/h),其给水原采用软化水,控制指标为:Ht<0.015mmol/L,At=0.5~1.0mmol/LPH>7。炉内采用加磷酸三钠处理,控制指标锅炉内:At<12.5mmol/L,PO43-=5~15mg/L,PH<10,相对碱度(NaOH/溶解固形物)<0.2。公司一期软水系统改造完成后,锅炉给水采用一级除盐水,其各项指标如表1。表1一级除盐水水质指标测定项目HtAtNa+Cl-SiO32-PH电导率μmol/lμmol/lμg/lμg/lμg/lμs/cm测量数据1.775474067.680.8由于锅炉给水已采用了除盐水,炉内处理还采用过去的方法——磷酸三钠处理,即不合理也不经济,这是因为:①给水的碱度已经下降到0.1mmol/L以下:炉水碱度如要控制在原来的水平,必然要大量投加Na3PO4,这既不经济,也很难保证相对碱度<0.2。②除盐水中盐离子含量的大量减少,蒸汽已不可能携带大量的杂质,而大量投加的磷酸三钠将成为影响蒸汽品质的主要杂质来源。③给水硬度...  相似文献   

10.
樟树落叶棕黑色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樟树落叶中提取得到的棕黑色色素在PH4.0-8.0的水溶液中对光、热稳定;在PH3.5以下易于析出;PH高于6.5的溶液呈橙红色;PH低于6.2为橙黄色。这种棕黑色色素对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及毛霉等6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春抑制菌浓度为100-400μg/mL。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实现对科技项目进行管理并提供项目实施决策信息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的过程,以及软件的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效能的价值判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外化。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精确把握其科学涵义和精神实质。本文试图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动力及源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精神对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培育企业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用对向靶反应溅射法制备了α″-Fe16N2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透视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α″-Fe16N2的结构、磁性以及结构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随火温度的升高,α″-Fe16N2相逐渐分解为α″-Fe和γ″-Fe4N两相,对磁性的分析表明,造成饱和磁化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与其内在的结构差别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场应力和煤结构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讨论了采场应力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煤的物理性质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研究表明:煤的灰分、挥发分含量直接影响着煤体瓦斯压力、含量及煤与瓦斯的突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主采运系统的可靠性教学模型和求其可用度的模拟模型,着重定量分析了煤仓对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作用。此模型可用于现有主采运系统的分析以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通过提出改进措施及其效果预测,为矿井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图6,表5,参3。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六种具有不同阳离子结构和不同配阴离子的铁芳烃络合物光引发剂.测定了氧化环已烯聚合中的活性中心浓度,发现活性中心浓度随聚合时间线性增加,而随聚合温度增加有一极大值.引发剂芳环取代基给电子性愈强,引发活性愈大.阳离子结构相同的引发剂,以六氟锑酸根为配阴离子的引发剂活性比六氟磷酸根为配阴离子的引发剂活性大.测定了环戊二烯基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的紫外光谱.  相似文献   

19.
“器械感”这一专门化知觉在投掷教学与训练中有着现实意义.因此,器械感的练习设计及原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就天津市工业行业的技术实力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模型。根据天津市统计局提供的14个支柱产业的可靠数据,上机进行了运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