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民俗文化创新与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的存在状态体现着民族国家的综合实力。文章探讨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与利用,如何面对这种冲突,探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来找寻一条城市文化转型的原创之路。传统与现代结构性转型表现在:城市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碰撞;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的诠释、变通两个方面。未来城市建设要把握好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自现代主义建筑传入中国后,建筑师对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探索之路。在此基础上,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展开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途径。提出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并从空间与形态入手,潜心钻研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方式,以抽象手法在彰显民族象征性的同时取得国际认同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一条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周翔 《工程与建设》2022,36(1):77-78,8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与历史底蕴的滋养下,中国传统建筑异彩纷呈,形成了各具特色、别出心裁的建筑形式.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优秀案例的解析,开展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三个角度分别对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构件设计、现代建筑色彩、现代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现代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以本结构为主,这种建筑形式蕴含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木结构更易于与传统环境相融合.易于传递传统文化和地域信息.然而,传统木结构使用的天然木材存在很多缺陷,在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木结构进行研究,拓展其应用范畴,不论是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我国现代建筑技术的丰富,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论述了建筑形式的袭旧与创新问题,指出建筑形式作为建筑进步的衡量标准之一,既要摆脱“传统手法”、”民族形式”的束缚,又不能一味的模仿西方风格,而应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中的精华综合起来,适度地配置,构筑适合中国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为基础,提出了应该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思想,在阐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和要点的基础上,提供了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开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法,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建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共存联系等措施,希望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创新和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步走出了传统的厂房建筑设计,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对建筑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工业建筑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的新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筑材料与建筑空间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对材料的文化价值提供新的理解。为此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建筑中有关材料与建筑空间艺术表现的关系,剖析了现代建筑中材料的运用对建筑空间艺术表现的重要性以及建筑材料发展的动力。并探讨了有关材料与建筑空间艺术表现的新视角和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琢 《今日科技》2005,(2):43-45
数千年的漫长岁月,图书馆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封闭式的单一的藏书楼时代、近代三位一体的半开放时代、现代多元化完全开放式的时代。现代图书馆建筑是对古典和传统图书馆建筑的扬弃与超越,为适应人们快捷、方便地获取大量信息的需求,适应数字化信息、网络化信息发展,适应当前高科技发展水平,促使图书馆建筑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使现代图书馆建筑具有了许多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魏莹 《甘肃科技》2013,(24):131-133
建筑设计的理论体系,不仅仅是专业的思想表达,某种程度上也是价值观的传达,面对众多建筑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追随与坚守之间存在矛盾。从传统价值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人手,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观,展开了甘肃现代建筑设计建立自己地域建筑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的复杂性,往往需要设置转换层。而转换层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功能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本文以博泰威尼斯4#、5#、6#楼为例,简单介绍了板式转换层的计算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此工程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下游干扰体对上游高层建筑风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用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方法对比研究两个方形高层建筑模型干扰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距离较近时下游干扰体对上游建筑的干扰影响.以广州合景大厦为背景,用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平均风底部剪力的比较,得出当干扰的高层建筑处于下游或斜下游时,上游合景大厦的静风力比不受干扰时显著增大.说明在高层建筑密集、下游或斜下游建筑体量较大时,对上游建筑干扰后的静风力会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住宅建筑体形系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物体形系数的控制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提出了最佳层数及最佳体形系数的同时,并对建筑长宽比,底层宽度及层高与体形系数关系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21年5月18—20日,深圳赛格大厦发生罕见异常振动。对造成此次异常振动的可能成因和赛格大厦周边可能存在的环境不利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梳理。首先,依据振动的方向、方式以及群体振动或单体振动等特征区分在空间上是远因还是近因。其次,将频度较高的环境不利因素及其长期影响与建筑物突发振动之间可能存在的动力学和静力学关系作为主要线索,由此推断赛格大厦此次振动的可能成因。最后,建议重点关注建筑结构是否存在因风载和地层振动引发的疲劳内伤,以及大楼底部及相邻地层中是否存在局部水土流失并导致地基承载力的局部弱化。同时,给出了排查各个影响因素的具体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处西北太平洋地区,年均有7~8次台风登陆,台风大风经常给沿海建筑物造成损失,特别是缺乏抗风设计、质量较差的低矮房屋受风灾影响严重.分析加固措施、建筑材料、施工质量对房屋构件抗风性能的影响,建立沿海农村低矮房屋的易损性曲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风工程研究经验,首先设定了一种沿海典型低矮农村房屋的结构及其风结构特征参数;其次,开展了低矮房屋结构易损性的蒙特卡洛模拟,分别得到不同加固措施、不同容重、最不利条件下的屋面易损性曲线,以及不同砂浆强度、不同砌体容重和最不利条件下的墙面易损性曲线;然后,通过将房屋看作屋面、墙体等构件易损性曲线的组合,得到房屋不同破坏状态的易损性曲线,并基于不同破坏状态下的房屋平均损失率及构件在不同风速下的破坏概率得到房屋整体易损性曲线.沿海低矮房屋风灾易损性评估结果,可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筑体形系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体形系数反映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大小,对建筑能耗有直接影响.根据建筑体形系数定义了形状因子f,并基于形状因子分析不同建筑底平面形状特征与极限体形系数和最佳楼层数的关系,结合形状因子分析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提出计算最佳建筑体形系数和确定最佳节能楼层数、最佳底面形状的方法.推荐采用形状因子小的建筑底平面形状,并且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最佳节能楼层数以降低体形系数,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17.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涉及对业主共有部分物权的处分,同时又可能侵害专有部分物权。由于《物权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事项未作出明文规定,增设电梯涉及的权利主体、表决规则、损害补偿等诸多问题无章可循,引发了一系列纠纷。今后立法应当根据增设电梯的具体情形来划定有表决权的业主范围,采取全体业主一致同意的表决规则,建立科学的损害补偿制度.建立以调解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前人介绍涵芬楼—东方图书馆情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涵芬楼—东方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并借此阐述了以张元济为代表的近代图书馆学人的时代情怀。  相似文献   

19.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与集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智能建筑的多技术系统综合集成的特点,讨论了建筑化系统的结构框架,主要由BAS、CAS、OAS、PDS和BMIS组成,同时讨论了智能建筑系统的建筑环境与技术基础,智能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项目规划,设计,实施中应注意把重点放在系统集成上。  相似文献   

20.
建筑物轮廓线提取与规则化是房屋3维重建等处理中的重要步骤,目前大多方法面向多边形规则建筑物轮廓线的提取,而无法适用于包含圆弧轮廓线的不规则建筑物轮廓线提取.针对城市中这一类复杂不规则建筑物,提出一种结构化提取特征点的方法,并判断特征点的属性,对直角处的特征点进行条件平差,优化特征点的位置,而对圆弧处的特征点之间的边界点分段拟合圆弧,以得到平滑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轮廓线.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包含圆弧的建筑物轮廓线,最后通过上海陆家嘴地区的建筑物LiDAR(机械激光扫描)数据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