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犯罪”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争议性。本文从分析经济犯罪自身质的规定性出发,提高“经济犯罪”的内涵,行为人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通过破坏法律所保护的经济秩序这一外在程序壁垒,从而侵害法定经济关系内核,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犯罪将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经济侦查工作应高度关注“四万亿”投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商业贿赂犯罪;加强防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更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严厉打击证券市场在“大小非”解禁和“创业板”推出后,以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为主的违法犯罪;警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涉港澳台地区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3.
经济严打即对经济犯罪实行的严打。在经济严打期间追究的经济犯罪案件增多、判刑从重,经济严打的开展表明严打刑事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严打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依然尖锐,它违背了罪刑法定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处罚不均衡的刑罚的刑法价值理念以及正当程序的要求。应该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严”取代“严打”,在立法上实现有区别的刑罚配置,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的概念虽被提出和使用很久,但至今仍未统一定论。我国的刑事政策决定了经济犯罪的客体,经济犯罪主要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整体经济的秩序。本文在对域内外经济犯罪概念进行的聚讼与争鸣分析后,认为经济犯罪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人和法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施违反经济法规,侵害经济管理秩序和经济协调关系,情节严重,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经济犯罪概念的认定与特征的"限制"性释义取得规范,不仅易于了解经济犯罪的特殊性,也可使刑法的效能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国家工作人员经济案件明显呈上升趋势。本文仅就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五个特征,即犯罪客体的多重性,犯罪主体的独特性,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复杂多样性,犯罪的“窝案性”及犯罪的“反侦查性”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析"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今国内建筑设计中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 《甘肃科技》2007,23(4):184-185
如今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怎样审视“适用、经济、美观”这一设计原则。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这一原则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这些内涵还需要建筑设计人员通过专业的理解与认识,反映在建筑作品当中去。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调查表明,近几年国有企业经济犯罪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原因主要有认识上的错误、管理上的混乱、缺乏监督制约机科和法律打击不力这几方面。要控制、打击企业经济犯罪,必须“对症下药”,从提高对企业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措施,严格执法、加天打击力度等诸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经济犯罪也随之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如何预防企业经济犯罪已成为国家、社会公众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企业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应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立法和司法建设、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等措施。从根本上遏制企业经济犯罪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颖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75-175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新老古典经济学都是构筑在其基础之上,这充分说明“经济人”假设的重要性。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起源出发,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经济人”。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存在制度缺失等因素,导致经济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在处理经济犯罪案件中所应坚持和贯彻的刑事政策,即要坚持宽严相济和"抓大放小"的刑事政策,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