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位势流模型下,研究了超音速气流过二维斜坡的弱激波解的存在唯一性.该问题的关键是证明其相应线性问题的先验能量估计.先通过部分速度图变换,将拟线性双曲方程的自由边值问题化简为固定边值问题,然后通过待定系数法,选择适当的积分因子,进行分部积分,结合问题本身的边界条件,获得了相应线性Goursat问题的能量估计.从而用相对简单的方法获得了与文献[1-2]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设G=(N,A,u)是一个顶点集为N,弧集为A,始点为s∈A,终点为t∈N,有限容量向量u={u_(ij):(i,j)∈A}及正整数K的网络。一个基本K-通道流是从始点到终点t∈N的发送K个单位流,使得在每个弧上的流是0或1。一个K-通道流是一个从s到t的流,使得这个流可以表示成基本K-通道流的非负线性组合的流。因此,K-通道流问题是求解从s到t不仅要满足顶点平衡(s和t除外)和弧的容量限制下通常的最大流问题,而且这个流必需满足沿着K条弧不交的s-t路发送。给出了另一个解决K-通道流问题组合算法,分析了这个改进算法的时间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生产网络流是一种广义的网络流模型,是基于复杂的生产过程,重新建立的一种新模型.本文主要讨论了生产网络流的最小费用问题,在研究该问题的基本结构及其对偶性质的基础上给出了该问题的网络单纯形法.  相似文献   

4.
从流体动力学的Euler方程出发,结合气体的绝热方程,讨论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时流速与横截面之间的关系,给出亚声速流和超声速流的重要区别的物理阐释,进而讨论可压缩流体喷管出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鉴于网络理论在人力物力分配方面和物资调运方面等具有重大的应用意义,特对其中的网络流问题作出如下二个注释及有关算法的改进:1.最大流问题及有关算法的改进;2.最小费用的最大流问题及有关算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深度优先搜索最大流问题的简单算法,本算法具有容易理解、形式规范的特点,无论用于教学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各种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最大流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简述了网络最大流问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求解网络最大流与最小截问题的算法.此算法使得计算网络最大流变得简便,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Agent方法应用于应急系统等新领域,在对该类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它们的公共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设计出一种MAS系统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应的任务可调度问题.利用网络流模型对可调度问题进行了建模,证明了最大流算法可以求解该可调度问题,由此说明该问题是可多项式时间求解的.并且对于给定该问题的一个可调度实例,利用最大流算法还可在系统中找到一组Agent完成所有任务.通过对该网络流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并且证明了任务可调度判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利用这个结论可以快速判断当前任务是否可调度.  相似文献   

9.
G=(N,A,u)是一个有始点s和终点t的有向网络,每条弧的容量限制为uij.多通道流问题是求解从始点s到终点t不仅要满足顶点平衡(始点和终点除外)和弧的容量限制下通常的最大流问题,而且这个流必需满足沿着K条弧不交的s-t路发送.它对通信领域、网络领域、军事领域和科学领域有许多重要意义,是计算机科学和运筹学领域的研究内容.经20多年来的研究和发展,多通道流问题已经形成几种不同的算法,本文主要对这几种算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0.
大位移长水平井开发的后期,存在着大摩阻的问题,严重制约钻具向更远目标的快速钻进,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水力振荡器是油井开发后期降摩减阻的重要工具.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涡轮式水力振荡器.该水力振荡器通过静阀与转阀流道口之间的相位变化将钻井液的动能转化为周期性脉冲压力,有效地解决了钻井过程中出现的托压和自锁问题.分别...  相似文献   

11.
对公共场所中的室内人行道来说,人流的相向运动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不合理的设计会引起通道的经常性阻塞甚至在疏散中导致踩踏事故.如何确定人行道的最大人流量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不同人流比率下行走速度和人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得出了不同人流比率下的最大人流量、低密度状态下的自由行走速度以及最大人流量下的行走速度.根据模拟结果,对人流比率与人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函数关系可以用于对各种状态下(从自由流到阻塞流)的道路状况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相向流比率对最大人流量和最大人流量下的行走速度都有影响,而对自由行走速度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用于人行道的设计和规划及疏散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2.
多孔介质中单相对流换热分析的流体渗流模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自然界和工程上常遇到多孔介质的渗流流动和传热传质,具体的研究分析总要涉及渗流的模式问题.本文对经典达西流和Forchheimer扩展达西流、Brinkman扩展达西流以及Forch-heimer-Brinkman-Darcy流模式作了简明、系统的整理和综述,分析其适用的场合,供理解和研究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粘度的流体为液相,在垂直管中研究了液体填塞流(包括弹状流,块状流和泛出流)的持液率和压力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粘度的液体,填塞流的持液率都随无量纲气流体积通量的增大呈对数规律减小,总压力降随气流体积通量也近似呈对数规律变化,研究同时发现,液体填塞流的摩擦阻力压力降为负值且存在极值点,摩擦阻力压力降在总压力降中所占的百分比与气流体积通量的关系存在拐点,拐点处在应于弹状流向块状流的流型转变。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环隙科特流理论导出了滑动轴承偏心环隙的单位宽循环流量公式 .在以空气为介质的实验中 ,证实了Sommerfeld边界条件 ,即在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处的压强等于环境压强 .并分别对无限长轴承与有限长轴承建立了断面流量与坐标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了这种偏心轴承可能产生的极限承载能力和最小承载能力 .并第一次提出了在最大压强、最小压强处的坐标和通过该断面的流量与相对偏心量有函数关系的观点 ,以及有限长轴承中界面上的压强分布与无限长轴承压强分布成比例 .  相似文献   

15.
以水和空气为介质,在不同倾角的水平段和悬链线段组合中,研究气液两相流可能出现的流型及其特点,其中流型主要通过肉眼观察结合压力波动检测的方法来进行辨别.同时针对实验范围内出现的部分流型,研究该流型下管段压力和压降随气液速度以及角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悬链线管段为段塞流和严重段塞流时管内含气率、气泡长度、气泡速度、气泡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共出现9种组合流型,4种组合区域所占区域最广;气液流速的变化对管线压降有一定的影响,水平管段的角度对压降的影响远小于气液速度的影响;液速一定时,段塞流和严重段塞流含气率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加,气速一定时,段塞流和严重段塞流含气率随液速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个实验装置的原理和研制了一个可供血管入口流动问题的实验研究的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既适用于等圆截面直血管的模拟实验,也适用于圆锥形直血管和其他异型截面直血管的模拟实验.功能较全,为血管入口流动问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套效果良好的装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气液两相流一维波模型建立分层流向段塞流转变的判别准则,对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出现段塞流时的各相临界表观速度进行了理论预测,并对流型转变进行了分析.理论计算中,主要考虑了两相流体和管壁之间的摩擦和气液相界面之间的摩擦对流型转变的影响,并结合分层流理想化模型分析了发生流型转变时的临界参数.在内径分别为40 mm和50 mm的水平管道油气两相流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流型转变实验,所获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影响流型的管径、流速等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预测管内分层流向段塞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电子膨胀阀节流机构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膨胀阀流量特性的研究成果,指出电子膨胀阀节流机构流量多元影响因素的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液环法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实验台分析了出口压力、入口压力、入口过冷度、阀开度、入口密度和出口干度对电子膨胀阀质量流量及流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对电子膨胀阀的流量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开度是改变质量流量的主要因素,并反映出阀的调节特性.  相似文献   

19.
涡轮流量计与旋涡流量计的流量系数随被测流体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变化。基于这个原因,在流量计投入使用之前,应测取实际的流量系数。本文根据相似理论推导出涡轮流量计与旋涡流量计的流量系数表达式,其结论是:流量系数仅是雷诺数的函数。据此可绘制出流量系数图(表)。如果此结论被采用,使用流量计时,就不必测量实际的流量系数,而是直接从流量系数图上查出流量系数。这样,可保证有较好的测量精确度。  相似文献   

20.
泡沫型多孔介质中非达西流立方框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泡沫型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提出了一种正立方几何框架模型和相应的数理模型,模型中既考虑了固体介质表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也考虑了介多丝形状阻力引起的惯性效应,得到适用于泡沫型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流关系式及主要系数的计算式。直接由结构参数即可求得泡沫材料的渗透率K及非线性F-W流动关系式中二次项系数F,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这类多孔介质中的应用中对流动特性的理论预测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