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很多,为了寻求工作职位而迁移是主要的因素,也正是符合当前我国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因素。本文引用了国外人口分布模型。选取了适当的参数、用该模型进行了人口分布预测;通过预测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建立相应的宏观城市人口调控政策。这不仅对城市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口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以人口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方法探讨了山西省人口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并且提出了促进山西省人口空间结构合理性的几点对策,以期为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人口分布的传统分析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相结合,借助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之间人口数量差异明显;人口密度在地级市之间和不同县级行政单元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2)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各地市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的增长都十分明显;全省人口空间分布较均衡,但呈现出不断集中趋势;人口分布趋同趋势先减小后增强等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近32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对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化和郊区化进程分三个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个时段内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动和郊区化存在着显差别,具体为:(1)从13个区的人口空间增长速度看,在三个时段内各区的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差异很大;(2)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地域角度看,人口空间变动有着“中间大,两头较小”、“中间小,两头大”和“中间大,两头也较大”的演变规律;(3)从郊区化历程看,武汉市真正意义的“郊区化”并不明显,但由于过去工业化的引发作用,武汉市的近郊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同时存在较强的人口空间向心聚集力量,导致了武汉市的城市发展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还剖析了武汉市近32年来人口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纲要思想并结合部分发达城市郊区化特征,对武汉市今后5-8年的人口空间变动和郊区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口分布预测对城市人口政策制定及配套设施规划意义重大。研究基于西安市第二至第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使用人口灰色预测和城区36维空间扩展预测等方法,直观展示了2020年大西安中心市区人口分布态势。预测表明,2020年大西安核心区仍将维持人口高密度状态,城区继续向周边郊区蔓延,圈层式和飞地式扩展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周围将聚拢人口和服务性工商业,形成片、轴、圈相叠合的庞大混合功能区;大西安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新型城镇化、产业园区规划、居住和通勤改变、城市等级提升等。该研究有助于认识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论可作为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商业选址、政策制定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文根据1949年以来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广西人口分布与迁移演化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人口演化一直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并有逐步固化的趋势;人口迁移具有极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临近迁移和沿海迁移的特点,迁移目标地具有阶段性波动的特点,现阶段人口主要以城镇为迁出目标地。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人口地域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成都市各区、市、县的1991年、1996年、2001年的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年末农业人口和年末耕地面积,通过对成都市各区、市、县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基尼指数和集中指数这一系列的指标的计算,并结合洛伦兹曲线的分析,定量地表达了成都市各区、市、县的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与地形地貌、经济水平等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互为变量,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一致时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安徽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且在逐渐扩大,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巨大的人口压力及区域间较大的经济差异,还制约着安徽省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限制了安徽省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这源于安徽省尚未形成具有较强集聚能力的区域增长极,不能与沿海发达省份在人口集聚的能力上竞争.应当通过积极培育以合肥为代表的经济集聚极核,加速城镇化进程,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以缩小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一致性,各地区应当积极承接沿海地区转移的产业与劳动力,协调各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太原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太原市2011年统计年鉴及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相关数据,对太原市人口分布合理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着重研究了太原市及各其县(市、区)的自然人口合理性、经济人口合理性、自然-经济人口合理性及人口潜力.通过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进行比较,得出太原市在人口分布方面与其他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口分布合理性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基于藏、青、川、甘、滇的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与GDP数据,利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度、空间探索性分析技术,分析了2000年、2005年、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性及动态变化,探讨人口格局与经济格局的空间一致性,对各地市州经济与人口耦合性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在2000—2010年间整体上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在缩小,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相对等级变动不大,青藏高原区2000—2010年间人口、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有所提高,但人口与经济耦合性未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街道、社区为单位将长春市中心城区第五次、第六次普查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导入城镇数据,对长春市中心城区人口分布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十年以来长春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间长春市一直处于向南方发展的圈层式扩张的城市化,加幂指数模型能较完美拟合长春市人口空间变化.长春人口扩张既有历史、规划的原因,也有产业布局和轨道交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口的规模、增长、结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结合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提出了成宁市人口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及协调的对策,可为当地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腰英台地区裂缝分布规律与油气运聚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岩心、分析测试等一性资料对裂缝标定的基础上,提取裂缝测井响应特征,进而对全区裂缝进行全面系统的测井解释,然后结合钻井、压裂等后期动态资料对测井解释的裂缝作核实验证。结果裂缝的发育程度与岩性、层厚和构造因素有关,而断层作用尤为明显。结论腰英台地区裂缝性储层发育段是该区的主力含油层,从储盖配置关系来看,裂缝在油气疏导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口分布预测对城市开发区等小区域产业布局、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规划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使用历次人口普查、土地利用、主城区变化等数据,采用灰色理论预测人口和城区扩展,采用格网化方法绘制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并比例推测和预判中长期人口分布变动趋势。研究发现西安高新区2020年人口分布仍较集中且密度增大,2035年人口继续向近郊区蔓延,2050年人口分布情景取决于诸多可变因素。预测结果启示开发区应通过设计混合功能区空间模式、保障基础教育资源公平布局、建立高水准的轨道交通网络、避免冒进的土地城镇化等方式实现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为宝鸡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城市旅游规划空间布局要素分析法.结果 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要素相对完整,旅游资源种类较丰富,但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结构不科学,特色不明显,地方优势发挥不足. 结论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应从山水城市个性的体现、地方性旅游文化的强化、旅游通道游客感知度的提高、游憩商业中心(RBD)的打造和工业旅游的利用等方面进行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17.
揭示西安市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不仅为不同区域开展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还能为西安市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有力借鉴。采用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和综合敏感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ArcGIS为技术平台,从生境、水环境、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4方面对西安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和空间分布开展研究。西安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极敏感区位于西安市秦岭北坡的中高山地,总面积为2 132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1.36%。高度敏感区主要是骊山丘陵和浐河、灞河的西安市上游区段,总面积为1 936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19.40%。中度敏感区位于秦岭北麓与渭河平原过渡的缓斜地带,总面积为2 683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6.88%。轻度敏感区包括西安市建成区周围平原地区,总面积为2 344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3.49%。不敏感区主要包括西安市建成区,总面积为885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8.87%。根据评价结果,应对不同敏感区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都江堰市建筑震害调查结果,考虑城市空间演进及地震动作用空间差异影响,研究了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建筑震害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首先,根据都江堰市城市区划及震害特点,空间上将沿远离山体方向划分为内环和外环两部分;然后,考虑抗震设计规范体系演进对城市震害的空间分布影响将建筑按照典型建设时期分类,对比研究了各时期建筑的震害在空间上的分布;最后,分析了城市空间演进、地形条件、场地条件以及与断层破裂距离等因素对震害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建筑的空间演进是影响震害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都江堰市早期建筑平均震害指数最大可达新建建筑的6.5倍;地震动作用的空间差异也是影响震害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内环区域的平均震害指数可达外环的1.88倍.该研究为未来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以及震害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Xi’an City is an important city of western region, facing the mission of 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 There are many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ity, which should be solved by leg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status of the city,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was analyzed, focusing on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ys of research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选择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的长山子、磨菇台和北片的西大泉裸果木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从径级结构、冠幅结构、高度结构分析了不同生境下裸果木种群的结构特征,运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性指数和聚集指数判定裸果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结果表明:裸果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均近似呈山峰型,冠幅结构近似倒J型;长山子和西大泉种群以中龄个体为主,幼龄个体和老龄个体均较少,蘑菇台种群以幼龄个体为主,中龄个体次之,老龄个体最少;蘑菇台和西大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型,长山子种群分布呈随机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