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7,(10):1708-1715
以秦岭金丝峡景区作为研究区域,从减灾知识、减灾态度和减灾行为3个方面构建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和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指数模型定量计算风险感知指数,最后对游客风险感知能力和个体差异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金丝峡景区游客减灾知识缺乏,减灾态度积极,减灾行为还有待提高,游客综合风险感知能力较差;受生活阅历、教育程度以及受灾经历的影响,面对暴雨灾害时,游客的风险感知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秦岭华阳古镇景区游客对暴雨灾害风险感知情况。方法基于多学科视角,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构建游客风险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在定量计算游客风险感知指数基础之上,对游客风险感知进行类型与差异化评价,并用有限性理论进行验证。结果游客对灾害风险的综合感知能力较差,在诸多指标上存在个体化差异,减灾知识和减灾行为方面十分欠缺,应对灾害的能力不够。结论秦岭华阳古镇游客对于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较差,应该在减灾知识、应灾准备、应灾措施方面有所强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暴雨灾害感知视角下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以期为该区旅游决策制定和旅游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结果发现: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受文化程度影响较大.两个景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的理性行为与游客对暴雨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防灾减灾态度间呈正相关关系.利用不同文化程度游客对暴雨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防灾减灾态度可以较好地模拟游客的理性行为,该模型可以为秦岭其他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7,(5):829-836
遴选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暴雨频发区,从游客角度进行暴雨灾害风险感知实证研究.以秦岭山地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获取感知数据,利用序关系分析、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测评指标体系;确立指标权重;分析和评价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最后对游客风险感知能力个体差异和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面对暴雨灾害风险,游客在应灾态度方面表现最出色,应灾倾向性行为次之,在暴雨灾害知识方面还需加强;游客风险感知能力在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月收入、家中受灾情况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借助SPSS软件、李克特量表和旅游感知评价模型,对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不同游客的满意度进行测算与评价,并通过其游览满意度分析,以期对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景区持续发展及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方面没有满足游客的需求,与游客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翠华山的旅游产品开发还没有做到很好地与游客需求相匹配,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秦岭为研究区域,应用16个县、市的DEM地理、气象、社会经济等数据,运用克里格插值法、层次分析法(AHP)和极差标准化等,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建立陕西秦岭地区暴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利用GIS软件中的自然断点分类法、去量纲化和栅格计算器分析等方法,进行陕西秦岭地区暴雨灾害风险指数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市、石泉县、安康市和商南县处在暴雨灾害高风险区,宝鸡市、商州市处在低风险区;将暴雨灾害风险综合指数图与近10年陕西秦岭地区暴雨灾害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与实际基本吻合,风险评价精度较高,为陕西秦岭地区暴雨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主城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对减轻城市灾害损失以及提高防洪抗灾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出发,在已有洼地积涝提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内涝灾害频发的杭州主城区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最终生成以30m×30m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大部分区域(面积比约为83.12%)风险等级为中等及以下,小部分区域(面积比约为16.88%)风险等级较高,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以上城和下城等老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风险等级逐渐降低的特点,其中富阳区内局部地区由于受地形影响导致风险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国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三大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上,全面回顾了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全球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进展.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上,从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的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智能化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化和标准化、蓝天保卫战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和机制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主要成绩.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上,从新时代我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顶层设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4个方面介绍我国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业务、研究和理念上对我国未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属性的调节作用,本文以崆峒山旅游景区为例,收集389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期望差异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游客期望、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期望负向影响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宗教文化属性对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度有显著调节作用.建议在崆峒山景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重视普通游客(弱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期望管理,满足特殊游客(强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信仰需求,打造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旅游项目来提升游客满意度.本研究对崆峒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从游客体验、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构建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基础数据,对昆明游客特征和旅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AMOS对昆明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模型:游客体验对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对游客忠诚度、游客体验和游客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均具有正面影响,并且游客体验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更大.(2)测量模型: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景区基础设施对游客体验有着较大影响;总体评价是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推荐意愿是游客忠诚度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