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418-423
采用Chemoffice 2004中的MOPAC-PM3算法对吡喃酮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并将筛选后的量化参数作为吡喃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描述符。采用分子结构描述符对吡喃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活性预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径向基网络建立分子结构描述符与生物活性间的相关模型。当sp=0.41时,结果显示网络训练集预测均方差MSE几乎为0,而网络仿真预测MSE为0.0066,总MSE为0.000 7。结果表明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高数值逼近能力,提高了对吡喃酮类化合物结构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硝基苯化合物生物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
为深入认识硝基苯类化合物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精度较高的QSAR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中提取了3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5种结构参数、5种量子化学描述符及1种分子指示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了变量的压缩和选择.进而实施了多元回归分析,并由所得结果进行了硝基苯类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毒性关系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拓扑指数在烃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扑指数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结构数学描述符,在烃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QSPR)研究中占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烃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和色谱保留指数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拓扑指数在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纪彩虹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4):47-49
用启发式方法(HM)预测了57种抗疟化合物的活性.通过分子结构计算得到的5个分子描述符,建立了最优的QSAR 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的R2=0.8121,得到的模型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简要回顾了经典的Hansch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4种典型的3D-QSAR方法,即分子形状分析(MSA)、距离几何学方法(DG)、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和假想活性位点阵(HASL)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3D-QSAR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和遗传算法对13种芳烷基羟肟酸类捕收剂的锡石-萤石浮选分离选择性指数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旨在预测羟肟酸捕收剂对锡石-萤石浮选分离的选择性能.采用快速分子描述符和量子化学描述符建立了两种选择性指数的二元因子模型,选择性指数1的模型5和选择性指数2的模型6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68和0.796,R2cv分别为0.779和0.590.使用留一法对两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85和0.615,使用测试集对两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所得两模型的平均预测绝对误差分别为0.095和1.939.指数1模型具有真实有效性和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有效预测羟肟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8.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线性回归方法对6种新合成的芦竹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与防污活性研究,发现该类防污剂的防污活性由HOMO轨道的能量决定,并且辛醇-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化合物活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2D-QSAR,3D-QSAR,MD-QSAR),为开发新药及化工、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量构效关系是目前国际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定量构效关系的发展历史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常用方法等,其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中广泛应用的CoMFA方法.综述了定量构效关系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以及在农药、医药设计中的应用,并对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3,38(16):1364-1364
12.
13.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4组卤代苯酚和取代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分别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各组化合物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的数学模型.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48种卤代苯酚结构与其抗菌活性(lgPC)关系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验证.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相关系数R=0.960,标准偏差SD=0.248,留一法交互检验RCV=0.947,SDCV=0.287,外部样本检验Qext=0.946.14个溴代苯酚结构与其抗菌活性PC关系结果:R=0.969,SD=0.296,RCV=0.904,SDCV=0.516;11个取代苯酚结构与其水生生物急性毒性(-lgLC50)关系结果:R=0.969,SD=0.219,RCV=0.941,SDCV=0.301;6个氯代苯酚结构与其水生生物急性毒性(-lgLC50)关系结果:R=0.998,SD=0.076,RCV=0.954,SDCV=0.409.对各组化合物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所得结果与多元线性回归所得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MEDV能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信息,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秦正龙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2):45-47
定义表征原子生物活性的特征值Ai,由Ai建构新的价连接性指数 nH=∑(Ai*Aj*Ak…),其中0阶指数 0H=∑(Ai),1阶指数 1H=∑(Ai*Aj).0H、1H与取代苯甲醇对黑曲霉素的生物活性及氯代苯对鲤鱼、呆鲦鱼和发光菌的急性毒性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本文所需参数易得,计算方法简单,预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氯代苯酚类衍生物对水生物发光细菌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PM3量子化学方法和分子连接性指数拓扑理论,进行了氯代苯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物发光细菌的半致死量之间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QSAR模型表明,化合物分子体积效应对毒物靶分子的作用呈一定的相关性,体现在其与^1X^v和分子的平均极化率α呈正相关性,而与分子的最低空轨道ELUMO呈负相关性,所得的最显著的相关模型为-logEC50=-1.82532 0.04678α。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成键原子的结构特征,定义其生物活性的点价为Ai,由Ai建构自相关拓扑指数^tF,用其0阶指数。^0F、1阶指数^1F研究取代芳烃对斜生栅列藻(Scenedsmus obliquus)、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急性毒性,并给出相关方程,其二元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和0.933,均优于相应的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光度计/计算机联机系统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递算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对五组分有机物混合体系的紫外光谱数据和芬太尼构效关系数据同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反向传递模型具有良好的定性分类能力和定量预测能力;偏最小二乘算法的定性分类效果稍差,但定量预测能力优于反向传递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