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两种类型薏苡杂交,F_2代在植株高度、生育期、果实性状等方面表现了广泛的性状分离,为选育薏苡新品种创造了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本文首次报道了薏苡柱头颜色的遗传表现为两对基因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麦 C_(2618)×Fergus 杂交组合进行穗部两对相对性状(二棱与六棱、曲芒与直芒)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性状均属单基因控制,二棱是显性,六棱是隐性;曲芒是显性,直芒是隐性.F_1表现二棱曲芒,F_2四种表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属自由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3.
籽瓜瓜子皮色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后代的表现情况,研究籽瓜瓜子皮色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籽瓜瓜子皮色是由多基因控制,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的皮色性状在表现上存在一定的显隐性关系,其中,黑色对红色和白色都为不完全显性。不同皮色的亲本相互杂交后,后代中都有一定的中间颜色类型出现,并有明显的母性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4.
银鲫人工杂交试验中雄核发育现象的RAPD实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为手段,对生野鲫,雄性异育银鲫及其杂交FI代(选择性状接近父本的5%F1代),父本回交F1你进行了遗传多态分析,从150个随机序列引物中筛选得到9种引物,并用它们可得到36个用作遗传标记的RAPD多态性条带,其中的22条父本显性条带均遗传子代,而14条母本性条带则均未被遗传子代,对两亲本和子代中的RAPD标记条带的分布情况及相似系数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均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五种不育细胞质型十二个不育系与“7623”恢复系杂交F_1、F_2、F_1B_1以及其中[BT]型五个杂交组合的F_3、部分F_4、F_5等各代共3.286株植株的花粉育性表现及遗传分析结果。发现在“7623”恢复基因作用下,十二个组合的F_1代育性部分恢复;F_2代能育株:不育株量15:1的分离,F_1B_1代量3:1的分离,估计“7623”恢复系具有两对在孢子体水平上广泛作用于各种不育细胞质型并能部分恢复花粉育性的显性恢复基因;[BT]型F_2代单株花粉育性与F_3代相应株系平均花粉育性之间显著相关,证实这两对恢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累加效应;[BT]型F_3代中符合3:1分离比株系平均花粉育性差异不显著。表明这两对基因具有同等恢复能力;各代能育株育性变异幅度较大,认为在不育细胞质遗传背景下,恢复基因所表现的恢复度有很大的反应规范。讨论了选择具强恢复力同质恢复系的可能性以及了解恢复基因遗传对新恢复系选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旱黄瓜单性结实性遗传规律,基于旱黄瓜强单性结实自交系6457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6429,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对旱黄瓜单性结实性进行了6家系世代(P_1,P_2,F_1,B_(1∶2),B_(2∶2),F_(2∶3))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旱黄瓜单性结实性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符合D-0遗传模型,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10.31和7.73。B_(1∶2),B_(2∶2),F_(2∶3)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44%,39.65%,24.62%;B_(1∶2),B_(2∶2),F_(2∶3)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3.31%,0.00%,35.21%。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蚕豆重要数量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及遗传规律,以云122和TF42为亲本构建F_2遗传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F_2代的株高、荚数、粒数、初荚节、茎粗、分枝数等6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符合Model B-6遗传模型,为两对主基因控制的等显性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52%。荚数、粒数、初荚节3个性状均符合Model A-1遗传模型,为1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8.53%、38.93%、70.56%,其中,初荚节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率。茎粗和分枝数未检测到主效基因,为微效多基因遗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蚕豆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显隐性关系,对进一步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进行挖掘、定位。  相似文献   

8.
用9号白叶枯菌株接种9个杂交水稻组合的亲本。F_1、F_2和F_3代的结果表明,VT_(34-1)具有2对显性互补的抗病基因;IR_(26)和3624—33都具有3对显性互补的抗病基因;早36具有2对显性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9.
水稻谷粒裂壳性状与不裂壳性状品种间杂交,F_1稻谷表现不裂壳;F_2不裂壳:部分裂壳:裂壳的分离比例为9:6:1,正反杂交后代表现相对一致.裂壳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积加作用的结果,属于细胞核基因遗传,无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6~2007年在齐齐哈尔市园林处苗圃进行了丁香属植物种间(内)杂交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差异很大,得到了发育正常的杂种F1代种子,但结实率不同,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而以重瓣洋丁香为母本,白丁香为父本的杂交组合,杂种F1代结实率、亲和力显著下降。②丁香种间杂交可以获得成功。杂种F1代长势旺盛,花色变异丰富,瓣性遗传性较强,已发现若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