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工匠型人才有别于其他人才的基本维度结构,其培养面临着课程体系设置有待明确、企业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强化、工匠制度保障有待跟进等困囿。工匠型人才培养迫切需要优化编制课程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工匠制度体系,实现校政行企相济,体现形式和内容并重,探索搭建协同育人教育矩阵,进而增强高职院校的内生动力,促进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托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课题组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路进行了探讨,重新设计了基于创新创业课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创业模块为途径开展培训,以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窗口提供服务,提出了结合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第三方评价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职业素养”三位一体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各种类型与不同背景的众创空间。在此期间众创空间的发展经历了高潮与平静,很多问题也随着发展的步伐涌现出来。当下研究及探索能解决这些问题办法,变得异常重要。对国家创新创业的政策更好落实与创新创业者的实际帮助以及对众创空间下一步的发展都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以人的行为需求理论为基础,揭示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中创客行为需求特征的异同。研究表明:创客行为需求具有共性规律,一般包括对交通、餐饮等基础的生活需求以及基本的社交需求;创客对众创空间内部环境的一般需求集中表现为共同协作办公、互动交流与商议沟通,对空间外部环境的需求较为大众化;创客对众创空间内部、外部要素的需求程度、种类有差异,对软环境的需求比物理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对外部要素的需求较内部更有针对性;广州众创空间及其创客团队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空间营造和建设应满足创客最基本的行为需求特点。  相似文献   

5.
众创空间作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新趋势、有效满足网络时代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通过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本文通过梳理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瓶颈,提出进一步推动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众创空间作为创客活动的物理层面的载体,其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为研究我国众创空间区域分布格局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197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为样本,使用Geoda95i软件绘制了四分位分布图,计算了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使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众创空间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众创空间空间分布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第二,不同区域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各省份Moran指数和相邻省份Moran指数平均值,可将31个省份划分为众创空间的"高地""洼地""贫瘠地"和"孤岛"4种类型;第三,经济层面的GDP和技术层面的有效专利指标是推动省域众创空间发展的重要动力,政策层面因素对省域众创空间发展影响并不明显;第四,各省市众创空间建设应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以避免盲目发展,应加强区域协同以提升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应顺势而行,开拓众创空间,加速服务转型。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构建众创空间的相关情况进行现场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对河南省高校图书馆构建"众创空间"的原则及要素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新形势下双创人才培养及高校图书馆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众创理论与众创空间的基本概念阐述,结合国内外关于众创理论研究的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区域特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河南众创空间去在如何建立和完善提高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深化与拓展高校专业教育的客观需要,是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现实要求。文章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从新工科建设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依托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平台,提出了基于众创空间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制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自顶向下的课程体系设计和分层多平台实施,设计专创深度融合的三层次实现途径,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机制等全方位对品质、意识、知识、能力、思维、精神六个维度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价。实施的结果表明,毕业生质量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众创空间是以互联网为前提的一种全新创新理念与模式,为广大日益增长创业者以及自由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与平台。文章中主要以兰州市众创空间的建立为前提,重点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优化建议包括从专业化向社会化转型、与其他功能空间的深度融合、借助民间力量强化组织机制,并且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市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应将工匠精神中蕴含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创新态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营造育人氛围,打造学校以文化人新业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聚焦内涵建设,形成面向职场人才培养新常态;坚守需求导向,孕育服务区域发展新形态,将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机耦合,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围绕市场人才需求导向,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引领,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意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围绕产业发展明确目标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强化人文素质提升等,努力培养出适应文化产业岗位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论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精神的缺失,使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调整价值观念,拓展师者内涵、构筑人文知识体系、构建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同步发展,建立完善制度保障是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职业伦理精神包括,诚信美德、责任意识、竞争精神、合作意识及敬业精神等。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要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精神入手,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践行、培养和巩固职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必须服务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技能型人才的内涵特征,搞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俊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152-153
高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要求高职教育者应把握高职教育的特色,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明确了创新目标,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进行解析,得出了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切合实际、特色鲜明、促进内涵为出发点,坚持把和谐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从而为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打牢思路基础,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由传统手工业者具备的价值取向,扩展至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敬业奉献精神、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以及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价值观培育相契合,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要求相切合,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要求相一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包括推进课程改革,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该文阐述了在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下,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线,加强实践技能环节教学,重视双证融通,设计和安排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