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时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属于非平稳信号,目前大多专用商业软件采用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对其进行分析.STFT存在时频分辨率不高的缺点,因此研究其它时频分析方法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分析中的应用很有意义.以一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回声定位叫声为例比较了几种时频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为编写蝙蝠回声定位叫声信号分析软件选择一种合适的时频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蝙蝠听觉和回声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蝙蝠在中国的种类丰富,共有7科31属117种,对其特殊的回声定位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从回声定位蝙蝠的捕食策略,声通讯,听觉系统特化;回声定位和蝙蝠行为状态,生态位,体形,性别的关系;以及听觉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组织化学方面,对中国蝙蝠听觉和回声定位研究进展做了综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连续小波时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小波变换用于分析蝙蝠回声定位叫声,通过对小波尺度的适当选取,解决了传统语谱分析的分辨率固定、计算量大、信息冗余量大的缺点.MATLAB仿真证明,小波变换分析结果并未丢失原有信息,是分析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一种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5.
利用超声波监听仪(D 980)在同一研究区域内记录到5种蝙蝠63个个体自然飞行状态下回声定位的叫声138次.依据声谱图可分为(FM/)CF/FM型(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和FM型(绯鼠耳蝠Myotis formosus、伊氏鼠耳蝠Myotis ikonnikovi、水鼠耳蝠Myotis daubentoni和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马铁菊头蝠的声波能够比较容易地从5个种类中辨别出来.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其他4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6个参数进行了判别,结果显示,蝙蝠种类判别正确率为84.1%.表明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在蝙蝠种类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检验研究区域内依据体型鉴定蝙蝠种类的准确度,也可为预测蝙蝠对生境的利用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回声定位蝙蝠听觉系统在脑干水平对发声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声定位蝙蝠由于其听觉系统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可以反馈地调节后继所发声信号的声学特征。在中枢,这些反馈调节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脑干尤其是中脑,包括旁外侧丘系被盖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中央听觉束核以及上丘等区域及核团,它们分别对回声定位声的不同方面进行了重要的调控。这种调控对蝙蝠的特殊捕食行为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回声定位蝙蝠由于其听觉系统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可以反馈地调节后继所发声信号的声学特征.在中枢,这些反馈调节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脑干尤其是中脑,包括旁外侧丘系被盖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中央听觉束核以及上丘等区域及核团,它们分别对回声定位声的不同方面进行了重要的调控.这种调控对蝙蝠的特殊捕食行为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5种共栖蝙蝠的形态和回声定位声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5种共栖蝙蝠的形态和回声定位声波特征,研究了它们空间生态位分化问题.结果发现: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是共栖蝙蝠中体型最大的物种,适合在开阔的树冠或空地上方快速飞行;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和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体型中等,中菊头蝠和皮氏菊头蝠适合在树冠下捕食,大耳菊头蝠适合在较复杂的树林中、枝叶间捕食;大卫鼠耳蝠(Myotis davidii)是我国特有种,也是5种共栖蝙蝠中体型最小的种类,适合在复杂树冠间、枝叶间和灌丛中捕食较小的昆虫.所以,同域共栖5种蝙蝠的空间生态位显著分化.  相似文献   

9.
蝙蝠科六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与体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测定了6种蝙蝠科蝙蝠:长尾鼠耳蝠(Myotis frater)、南蝠(Ia io)、大鼠耳蝠(Myotis myotis luctuosus)、水鼠耳蝠(Myotis daubentoni)、毛腿鼠耳(Myotis fimbriatu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以主频率f主表示)及体型参数(体重、前臂长、头体长)。用SPSS 10.0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回声定位声波频率与体型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蝙蝠科蝙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与体型大小成明显的负相关,同时给出回归方程,明确地表示出声波频率与体型之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的因素,并对频率与体型相关关系产生的机理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毛腿鼠耳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毛腿鼠耳幅(Myotis fimbriatus)为中国特有编幅、在飞行及悬挂状态下发出的回声定位叫声为调频声.叫声主要包括2个谐波,其中第1谐波较强,飞行时第1谐波调频范围为39—93kHz,第2谐波调频范围为70—122kHz;叫声的持续时间10.6ms.结合回声定位叫声的声波特点分析,推断毛腿鼠耳幅多生活于阴暗潮湿、通风良好的山洞中,飞行速度轻侵,灵活性较差;多在树林的边缘或上空、农田、草地或水面上等不太复杂的近距离环境中捕食,捕食方式可能为空中捕食或掠食,捕食对象是中等大小的静止猎物,主要是双翅目的昆虫.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取骨髓蒸汽固定法对河南省蝙蝠科3种蝙蝠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大棕蝠的染色体数为2n=50,N.F=48,与南蝠有较为近似的核型;普通长翼蝠的染色体数为2n=46,N.F=50;毛腿鼠耳蝠的染色体数为2n=44,N.F=52.本文研究的3种蝙蝠中,毛腿鼠耳蝠为河南省新记录,大棕蝠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张劲硕  马杰 《科技潮》2003,(12):50-51
每当夜幕降临,笔者常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手持一种名叫detector(探测仪)的接受声音的特殊装置,聆听着寂静的夜空里大自然的声音。每当探测仪传出“哒、哒、哒……,哒、哒、哒、哒……”的信号音时,我就知道那一定是蝙蝠在捕食昆虫时发出的超声波被仪器截获了。这种生活在我家周围的蝙蝠学名叫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俗称家蝠、夜蝙蝠、檐蝙蝠、盐老鼠。这种蝙蝠在我国分布特别广泛,从南到北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身体细小,体背黑褐色,腹面灰褐色。伏翼是与我们人类生活最接近的蝙蝠种类,尤其喜欢栖息在旧式房屋的屋檐下或古老房子的顶棚里,有时无意间你还可以在房屋的犄角旮旯处窥见它们。其实在北京还生活着普通伏翼的兄弟——萨氏伏翼(P.savii),但这种伏翼很难在城市里见到,只有在延庆县的松山自然保护区有过记载。  相似文献   

13.
杨佳磊 《科技信息》2007,(11):239-240
本文针对企业VOIP业务出现的通话回声问题,从回声产生的机理入手,分析了网络中产生回声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Software-Defin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SDWSN)模型中分布式传感器存在能量消耗大以及网络寿命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海豚回声定位算法的SDWSN路由算法,该算法的目标是考虑利用节点的剩余能量来选择节能路径,利用海豚回声定位算法优化SDWSN...  相似文献   

15.
冯江  刘颖  陈敏  李振新  张喜臣  周江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2):1247-1252
研究了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及捕食策略,并研究了其幼蝠的声波特征.结果表明:普通伏翼蝠成蝠回声定位声波为声脉冲时间长度中等的FM型,一次完整的声波包括1~2个谐波,在不十分复杂的环境中掠食中等大小的静止昆虫;幼蝠发出频率较低、声脉冲时间较长、结构不固定的不连续叫声.利用SPSS11.0软件对成蝠与幼蝠声波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成蝠与幼蝠叫声存在较大差异,幼蝠的不连续叫声亦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且主要存在于异母所产的幼蝠个体间.讨论了成幼声波差异产生的个体发生学原因,幼蝠个体间声波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普通伏翼蝠母婴交流行为中的主要作用.为深入研究蝙蝠幼蝠声波与母婴交流行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电网故障定位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定位速度慢且准确度低的缺点,结合群智能平台设计了一种交互式二进制蝙蝠算法(interactive binary bat algorithm, IBBA),部署在群智能计算节点(computing processing node, CPN)上的IBBA通过CPN自组织、自协作方式与邻居节点交互蝙蝠位置等信息,提高了算法搜索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建立适合多电源配电网的编码方式,引入防伪正系数和假定故障数量的评价函数,增强了算法适用性;搭建IEEE14节点配电网模型,模拟配电网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和信息畸变等多场景下单点、两点故障状态,通过实验验证了IBBA的有效性。与传统二进制蝙蝠算法、二进制粒子群以及交互式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相比,IBBA的收敛性能和容错能力更优,定位准确度较二进制粒子群、交互式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分别提高6%和10%。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采自中国贵州安龙县的鼠耳蝠属(Myotis)的一种: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为翼手目贵州省新纪录.提供了外形、头骨和牙齿的特征描述和比较,并介绍了大足鼠耳蝠的分布和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18.
4种蹄蝠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与体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黄大蹄蝠,三叶蹄蝠,大蹄蝠与小蹄蝠四种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蹄科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组成,频率,波长及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特征,简要分析了回声定位声波特征与捕食区域的关系,选定头体长,前臂长和体质量为体型参数,采用Pearson方法的对蹄蝠科蝙蝠休型和回声定位频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蹄蝠的体型与回声定位声波呈明显的负相关,作出主频率-前臂长回归线,更直观地描述频率与前臂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趋势,并对相关性分析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蝙蝠核型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蝙蝠核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已发表的22篇研究论文中,报道了39种蝙蝠的核型,中国尚有约60%以上的蝙蝠种类未进行核型分析.针对已发表研究论文中存在部分种类鉴定有误、图表欠准确合理和研究方法待改进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研究方法等建议,对提高我国蝙蝠研究水平和核型研究论文的质量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了中国长白山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大耳蝠 (Plecotus auritus)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结果表明,二者的回声定位声波均为微弱、不稳定的多谐波宽频带短调频型(modulated frequency).长白山大耳蝠回声定位声波由1~4个谐波组成,主频(45.4±9.6)kHz,能率环(5.1±2.5)%;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大耳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由2~4个谐波组成,主频(48.0±9.7)kHz,能率环(7.0±3.1)%.二者的最高频率、最低频率、带宽、能率环以及声强均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地理差异或性别差异等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