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UV/H2O2降解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在紫外光照射下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的情况,研究了H2O2质量分数、紫外光照射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乙酸质量分数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结合降解产物FT-IR光谱推测了紫外光与H2O2协同降解壳聚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下,用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反应的最优条件:H2O2质量分数2.5%,乙酸质量分数1.5%,壳聚糖质量分数1%,光照时间1h.在该反应条件下,制得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万左右的水溶性壳聚糖. 相似文献
2.
锌离子增强荧光光谱法测定谷胱甘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金属离子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邻苯二甲醛(OPA)体系荧光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2+对体系的荧光信号有增强作用,而且Zn2+能够提高GSH-OPA体系的稳定性,据此建立了一种以Zn2+作为荧光增强剂,快速简便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新方法.GSH在1.3×10-8~1.4×10-6mol/L的范围内其浓度与体系相对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10-8mol/L.本实验方法比较适合生物样品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聚吡咯H^ 选择电极.利用红外光谱探讨了掺杂不同阴离子聚吡咯膜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聚吡咯电极在pH缓冲溶液中的阻抗谱特征及pH响应机理.比较了各种电极的能斯特斜率、转换系数和温度效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未掺杂的聚吡咯(Pt/PPy)对H^ 响应的能斯特斜率、转换系数较掺杂T5O^-离子[Pt/PPy(T5O^-)]和HCO3^-离子[Pt/PPy(HCO3^-)]的要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阿莫西林的荧光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直接测定药片中阿莫西林含量的荧光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的浓度在0.25~0.5和0.001~0.200mmol/L范围内与荧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34μmol/L和5.5μmol/L.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9.6%~100.1%,相对标准偏差为0.16和0.18,用于阿莫西林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性能建立了评价及预测模型。对文献中及作者试验过的37种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效果作了拟合评价,结果表明,有33种添加剂的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合,准确率为89.2%.此外,还对油酸钠和聚乙烯醇两种添加剂强化沸腾传热的能力作了预测,结果也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蜂窝状筛网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蜂窝状筛网催化剂应用于以NH3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反应中。蜂窝状筛网催化剂的高开孔结构,使其较粉末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压力降,较蜂窝状堇青石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传质系数。对峰窝状筛网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考察,同时与粉末催化剂、蜂窝状堇青石催化剂的活性加以对比,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蜂窝状筛网催化剂在低温下(T<493K),反应主要受化学动力学控制,传质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下(T>513K),反应受传质控制,此时蜂窝状筛网催化剂(传质系数的平均值为8.13s^-1)较蜂窝状堇青石催化剂(传质系数的平均值为5.14s^-1)具有更高的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7.
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游离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了牙膏中的游离氟.讨论了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的组成及用量,氟电极在测定后快速恢复到空白值,以及不同空白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游离氟的浓度在0.1000-9.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000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2.5%,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8%~104.7%,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8.
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技术仅能应用于黑白图像,而传统伪彩色图像处理技术不能处理图像中的一些细节信息.基于以上两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相调制图像密度伪彩色编码的图像增强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丰富的层次,其算法的清晰度要比传统方法高出10%,这能为处理更高分辨率的黑白图像提供效果更好的伪彩色方案.这种方法可将信息熵率提高70%.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镀膜光纤探针仿真模型,模拟锥形镀膜光纤探针针尖处剖面状态,实现对纳米微粒的非接触操作,以空气为操作环境,分析光纤探针镀膜厚度和光纤探针出射孔径的逐渐变化,找出其对近场光强的影响.同时对光纤探针发射激光照射AFM探针的角度变化、光纤探针与AFM探针之间距离的改变以及两者对AFM探针尖端场增强的影响规律做出了定量分析,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进一步发现最大场增强因子,为完成纳米级物体操纵实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负载或非负载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体系上,富氧条件下NO的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性能及反应机理.着重讨论了还原剂种类、催化剂结构与化学性质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的耐水性和耐SO2性能.探讨并总结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体系上NO的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