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铸晋 《科学通报》1958,3(2):52-52
国产萝芙藤学名 Rauwolfia verticillata Baill.,俗名山马蹄,土名羊屎子,产于两广桂江沿岸一带,与印度的蛇根草(R.serpentina Benth.)系同属异种的植物。民间用以治疗大疮、痨症、痧症、跌打损伤等病。  相似文献   

2.
夏炳南 《科学通报》1957,2(6):182-182
广东所产萝芙藤,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鉴定为 Rauw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其叶及根干燥后,分别制成水浸剂和酸性酒精浸剂,经静脉注射给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狗都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每公斤100—150毫克(生药)的剂量使血压立即降低60—120毫米汞柱,作用维持1小时以上。在降压期  相似文献   

3.
罗潜 《科学通报》1957,2(12):376-376
关于广东产籮芙藤(Rauwolfia verticillata (Lour)Baill)之研究,最近国内已有报导。本教研组一年来亦致力于此項工作,希望通过药理試驗,以肯定广东产蘿芙藤有無临床应用价值。現将初步研究結果簡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金国章 《科学通报》1959,4(16):529-529
我国出产的蘿芙木(Rauw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已有过化学和药理的报导。刘铸晉等从广西蘿芙木全硷中获得一种生物硷,称之为山馬蹄硷(samatine),它是一种季胺类型的强硷。根据其化学結构和药理的关系,作者研究了它的外周作用,特別是对N-胆硷反应系統的作用,以期闡明全硷的一些作用机制。材料和试验山馬蹄硷(C_(20)H_(25)O_3N_2Cl)盐酸盐易溶于水,是刘铸晋等从广西蘿芙木根部經离子交換剂(zeo-Karb226)获得的結晶品。猫用乙醚或氯醛醣麻醉,从靜脉注射山馬蹄硷3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79,24(12):574-574
肌肉松弛药,在我国当前开展的中药复合麻醉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从国产植物所提得的一些肌松药,大都不够理想。中国人民解放军187医院及崖县人民医院,在研制防己科植物海南岛产的毛叶轮环藤(Cyclea barbata Miers)及海南轮环藤(Cyclea hainanensis)的过程中,发现其总碱的碘甲烷化合物,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肌松作用。我们进一步从  相似文献   

6.
中国蘿芙藤     
赵承嘏 《科学通报》1957,2(2):51-51
蘿芙藤(RauwoLfia)为現代治疗高血压症最风行的藥物之一,品种甚多。国外已做过此較詳細藥理及化学等研究工作的有7种,其中最著名而应用最广的为印度蛇根草(Rautoolfia serpentina Benth),为我国患高血压症者所乐用。制剂多由国外进口,往  相似文献   

7.
陈劲春 《科学通报》1984,29(6):384-384
Ti质粒是高等植物基因工程中最有希望的载体。由它转化的植物细胞能够合成一类称之为Opine的特殊的氨基酸衍生物,如(鱼章)鱼碱和胭脂碱。检测Opine对于鉴定Ti质粒类型和筛选T-DNA转化的植物细胞克隆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冯新华 《科学通报》1987,32(8):613-613
致瘤农杆菌感染创伤的双子叶植物后,由于创伤激活了细胞体内的特异性信号分子,诱导Ti质粒毒性基因(vir)的调节和转移DNA(T-DNA)中间物的产生,从而使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之中。T-DNA中致瘤基因(onc)的表达导致冠瘿瘤的形成;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或章鱼碱合成酶基因(oct)表达产生胭脂碱(nopaline)或章鱼碱(octopine)。这类胍基衍生物(opine)的检测就能为T-DNA是否在植物细胞中表达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因此,人们能够以nos或oct为标记基因利用农杆菌的Ti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载体,从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9,4(8):271-271
苦树(Celastrus angulata Maxim)屬卫茅科、南蛇藤屬,攀援灌木,产河南、陝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的山岳地区。根皮有杀虫作用,俗称苦树皮。試驗結果,苦树皮粉对于昆虫(試驗材料为对药剂有較强忍受力的三四龄粘虫)有忌避,胃毒及微弱的触杀作用。忌避和胃毒作用都很强烈,昆虫取食微量后即呈昏迷麻痺狀态。苦树皮含有微量挥发性的植物碱、石油醚溶解的植物碱和难溶于石油醚的植物碱。后者为胃毒作用的主要成分,粗植物碱为白色粉末狀物質,熔点为116—118℃,在一般常用的有机溶剂中不能結晶,可能为一混合体,尚待继续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77,22(10):458-458
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又名六方藤、火把花、紫金藤等,它和雷公藤(T.willordii Hook)均系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资源丰富.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根据群众的经验,用昆明山海棠的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做了较多的临床观察,对止痛、消肿和功能恢  相似文献   

11.
杨成源  马呈图 《自然杂志》2001,23(6):365-365
本文提出了省藤不是雌雄异株 ,而是雌雄同花的观点 ,这一观点对指导植株杂交有指导意义 .  省藤是一种特色经济植物 ,它们的去壳藤茎 ,俗称“藤蔑”或“藤条” ,表皮呈乳白色、柔韧性好、抗拉强度大 ,是藤器编织的上好材料 ;果实富含营养 ,可作为水果 ,亦可酿酒 .另外 ,作为热带指示植物 ,省藤还具有很高的园艺价值[1 ] .可是 ,因为省藤自身坚硬、锋利的刺太多 ,给藤林的经营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探求培育少刺或无刺藤种的可能性 ,首先就是要确定省藤花的性别 .为此 ,最近我们对小省藤 (CalamusgracilisRoxb)、宽刺省藤 …  相似文献   

12.
异三尖杉酯碱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鑫复 《科学通报》1982,27(17):1048-1048
异三尖杉酯碱(Isoharringtonine)系三尖杉属植物(Cephalotaxus)所含具有抗癌活性的四种酯碱之一。迄今未见合成成功的报道。本文介绍一条合成异三尖杉酯碱(4)的成功路线,如下列方程式所示:  相似文献   

13.
氧化两面针碱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元柱 《科学通报》1989,34(19):1473-1473
一、引言 在1980年黄治勋等人从两面针植物中分离得抗癌有效的氯化两面针碱C_(21)O_4N~(?)H_(18)Cl~(?)和抗癌无效的氧化两面针碱C_(21)O_5NH_(17)。最近我们把氯化两面针碱粉末与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并在空气中加热反应数小时后得到了氧化两面针碱,在乙醇中重结晶,晶体用于单晶结构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援朝 《科学通报》1984,29(11):703-703
异三尖杉酯碱(Isoharringtonine)为三尖杉属植物(Cephalotaxus)所含具有抗癌活性的四种酯碱之一。我们曾报道过一条合成异三尖杉酯碱(3)的成功路线[见本刊,27(1982),1048],本文再介绍一种应用交叉Pinacol反应一步合成异三尖杉酯碱(3)的新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已报道,我所对三尖杉属植物海南粗榧(Cephaloaxus hainanensis Li)中的抗肿瘤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药理的研究。临床观察表明,三尖杉酯碱对各种白血病尤其是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和单核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了供应临床的广泛应用,我所又进行了三尖杉酯碱的半合成。天然三尖杉酯碱的绝对构型已有报道。合成的三尖杉酯碱(Ⅰ)和  相似文献   

16.
李裕林 《科学通报》1986,31(13):997-997
异三尖杉酯碱(1)为三尖杉属植物所含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种酯碱之一,其本身的合成已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先后获得成功。据报道,异三尖杉酯碱(1)能明显延长患白血病L615的小鼠的生命,而异三尖杉酯碱酸(2)却无效。这一结果说明侧链酯基的存在是这类化合物具  相似文献   

17.
混合三尖杉酯碱是三尖杉或同属植物中提得的生物碱,为含有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两种抗癌成分的混合物。临床证明该混合物具有同样疗效,且工艺简单、得率高、成本低,便于推广为工厂生产。其含量测定及薄层分离  相似文献   

18.
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永强 《科学通报》1992,37(3):266-266
二氢沉香呋喃型倍半萜是卫矛科植物(Celastraceae)的主要化学成分。由于卫矛科植物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农用杀虫植物,因而这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文献[6,7]报道了从小白沙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中分得的三个倍半萜,它们的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和X-晶体衍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的生物活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75,20(9):437-437
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系三尖杉属植物(cephalotaxus)所含生物碱之一。我所药理室对其进行动物移植性肿瘤的实验治疗,结果表明,三尖杉酯碱对小鼠白血病L_(615),L_(7212),L_(615)耐6-MP株以及肉瘤180,瓦克癌256等  相似文献   

20.
万柱礼 《科学通报》1985,30(19):1574-1574
马尾杉碱甲(Phlegmariurine A)是从产于我国江西、福建等地的石松科植物华南马尾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_(16)H_(23)O_2N,分子量为261。据记载从马尾杉属的近缘石松属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能用于治病。例如地蜈蚣,又称铺地虎的主要成分为石松碱,能祛风湿,用于治疗风湿麻木和关节疼痛。又如铺地蜈蚣,又称舒筋草的主要成分为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