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是城市理想的居住地.文章将从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绿色生态住宅的的设计及建设,生态小区规划的误区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本文论述了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武龙 《科技资讯》2010,(6):141-142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  相似文献   

4.
一、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谐性的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二、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一)生态小区规划的方法运用生态规律,以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它是我们住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态的城市设计通过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成为城镇空间物理环境优化的重要途径,是城市设计理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分析城市设计与生态学的相关性及其自然观、环境观和生态观演变入手,在概念与认识、方法与技术、程序与成果3个层面讨论了结合生态的城市设计理论框架.提出适应、保护、补偿3种设计途径,以及由环境评价推动的城市设计实践程序.提倡建立一个借鉴生态学相关原理、方法的交叉研究平台,并针对具体城市设计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生态小区的规划以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浅谈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以及城市生态小区的设计原则,深入了解生态城市内涵,指导城市建设,引导城市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是走向生态城市小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峰片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条件,结合山水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从生态规划、文化塑造以及空间营造三方面来建设片区滨水活动空间,使得城市人工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为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一个富有山水特色的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生态设计会涉及更广泛、更深入的内容.生态设计的理念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关注人与周边环境(自然、人工)的相互关系,这是进行生态设计的根本.本文从生态视角下探讨当前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人居环境生态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住区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运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住区的人居环境进行生态设计,提出符合该城市的住区类型.阐述了现代生态小区的概念与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任志杰 《科技资讯》2007,(20):184-184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爆发全球性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与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应运而生。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集聚和自然环境因素高度稀缺的统一体。随着人们对住宅环境污染日益重视,生态住宅小区也开始出现。本文将从声环境、气环境、水环境等方面阐释怎样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至今,生态城市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是作为一个生态城市理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与周围城市郊区及有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开放系统,是区域内部、区域之间相互交换的结果。2.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空气、水体、土地、绿化、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等,而且也与城市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状况有关。它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3.生态城市既要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攀枝花市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同时,要切实保护城市自然环境,加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论证;加快生态园林建设,按生态学原理建立人工植物群落;努力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真正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与生态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健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分析,提出了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指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识、体会、协调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校园的山地生态适应性规划理念注重顺应环境、塑造环境、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山地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质的同时降低维护费用,期望构建一个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型校园.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巴南校区总体规划充分发掘了山地自然环境和艺术文化的潜力,秉承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理念,通过"一轴、一环、五空间、六分区、八景点"的功能区规划,以及对总体规划、景观环境、路网构建、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生态适应性应用研究,在山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及校园文化的塑造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 实现持续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 所谓生态经济城市,就是一个具有经济型特质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物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相互依存,同时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形成的一个动态系统.一座城市,就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换句话说,城市是人工改良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打破了过去城市生活的宁静,许多大城市的居民已纷纷离开城市迁居到市郊,人类渴望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如何处理好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使居住环境更利于当代人的身心健康,是我们当前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回顾济南自春秋战国到清代末期巧用自然环境、构建特色风貌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发展历程,从有机结合景观环境的城市泉水水系、由泉而生的适宜人居环境以及趋利避害的城市防灾措施三方面,分析了农耕时代济南先民因利自然的聚居环境营建理念和趋利避害的朴素生态智慧实践。反思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济南的聚居条件带来了的负面影响,通过梳理近年来济南生态环境重建工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指出系统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古城营建生态智慧与新型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是当代城市建设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尺度自然环境进行城市设计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优秀传统.以西安历代城市设计与终南山关系为例,分析了古代城市设计在处理城市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关系的具体手法.提出了通过建立城市重点建筑、城市结构与大尺度自然环境的特殊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人工空间与大尺度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处理与大尺度山水关系的基本手法的观点.这对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名城保护以及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论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