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北京师范大学2×1.7 MeV串列加速器提供的质子束,采用相对测量方法测量了0.4~2.6 MeV宽能区质子在轻核Al上160°背散射截面.结果表明,对于质子在轻核Al上的散射截面,可用卢瑟福散射截面公式计算的最大入射质子能量是1.5 MeV,质子能量大于该值时,出现连续的非卢瑟福散射共振区.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由质子束轰击Mo厚衬底上的氘化钛薄膜的背散射谱得出的P-D背散射的截面数据。由于-PD散射谱是叠加在P-Mo背散射谱上的,所以通过对服从卢瑟福塔面公式的P-Mo背散射谱进行理论合而间接得出P-D背散射产额。  相似文献   

3.
在超高能宇宙线实验情况下,质子空气非弹性截面σpairin和质子质子总截面σpptot由强子流强在大气中的衰减长度Λ导出.用改进方法分析宇宙线数据.结果表明,在1015和1019eV之间σpairin随能量的增加为290E0.054±0.05mb,σpptot随能量的增加为38.5+0.41ln2(S/100GeV)mb.实验数据暗示,在膝附近σpairin和σpptot随能量的增长率可能比原认为的快.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世界各实验组在类时过程中电磁形状因子的测量状况,根据RESII上R值扫描所获取的2.0-3.0GeV各能量点的数据,探讨如何在BES上测量类时过程的质子电磁形状因子,最后结合BESⅢ给出对该实验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54 MeV/u8B+Si反应总截面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为75 MeV/u的 12C初级束轰击2 mm厚的初级Be靶,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从弹核碎片中分离出54 MeV/u的质子滴线核束8B,再注入到Si靶上,用透射法测量了8B与Si的反应总截面σR.对于8B,如果用正常的核物质密度分布代入Glauber模型中,计算得到的反应截面值比实验值小得多,而用扩展的质子密度分布代入该模型中进行计算,则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在高海拔地区通过宇宙线大气簇射过程的数值模拟,结合地面探测器阵列对簇射事例的响应,确定了直达质子事例的判选标准和判选效率.通过分析直达质子事例率,测量了1~100 TeV能区质子-空气非弹性作用截面,并结合Glauber理论计算出1~100 TeV能区质子-质子作用总截面.  相似文献   

7.
P-D背散射截面及质子在固体中的多次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质子束轰击Mo厚衬底上的氯化钛薄膜的背散射谱得出的P-D背散射的截面数据.由于P-D散射谱是叠加在P-Mo背散射谱上的,所以通过对服从卢瑟福截面公式的P-Mo背散射谱进行理论拟合而间接得出P-D背散射产额.讨论了质子在固体中的多次散射对P-Mo散射谱高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它使实验谱和不考虑多次散射效应而得出的理论谱有很大差异.并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了多次散射造成谱的升高对散射能量、散射深度、及散射角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回顾了世界各实验组在类时和类空过程中电磁形状因子的测量状况,根据BESⅡ上R值扫描所获取的2.0-3.0GeV各能量点的数据,探讨如何在BES上测量类时过程的质子电磁形状因子,最后结合BESⅢ给出该实验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现有p+60Ni核反应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自行研制的大型程序MEND从理论上系统地计算了200MeV能区内p+60Ni核反应的反应截面、弹性散射角分布、能谱和6种轻粒子(n、p、α、d、t、3He)出射的双微分截面.与实验数据及ENDF/B6评价库比较发现,文章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与ENDF/B6相比,文章增加了3He的计算,将能区上推到了200 MeV,结果更接近实验敷据、更全面.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9°~130°散射角范围,测量了22MeV质子在12C,13C上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以及在13C 核1/2+(3.09MeV),3/2-(3.68MeV)和5/2+(3.85MeV)激发态上的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对12C,13C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进行了微观光学势分析,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描述实验数据.采用全微观扭曲波玻恩近似(DWBA)理论对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小角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了13C的1/2+(3.09MeV)激发态存在中子晕结构.根据13C 核1/2+(3.09MeV)激发态的其它实验结果,对1/2+(3.09MeV)态的壳模型单体密度矩阵元(OBDME)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壳模型OBDME能较好地描述从电子散射实验得到的1/2+(3.09MeV)态的纵向和横向形状因子(form factor)以及547MeV质子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另外,作者在1/2+(3.09MeV)态的质子非弹性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微分截面位于120°附近的一个宽峰,该峰可能与核的π场效应(pion field effect)有关.全微观DWBA计算结果大体上能给出3/2-(3.68MeV)和5/2+(3.85MeV)激发态实验数据的幅度大小,但对细节的描述还不能令人满意.作者的研究还表明了对13C核作仔细的大规模壳模型计算以及基于现代核子-核子力构造低能区密度依赖的完整的有效相互作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用能量为5~20MeV,注量为1×109~7×1013cm-2的高能质子对空间实用GaAs/Ge太阳电池进行辐照,得到了其性能随质子能量和注量的变化关系,并对变化关系进行了能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注量低于1×109cm-2的质子辐照不会引起太阳电池性能的变化;当注量增加为3×1012cm-2时,5,10,20MeV质子辐照引起的太阳电池性能参数Isc的衰降变化分别是原值的80%,86%,90%;Voc的衰降变化分别为原值的82%,85%,88%; Pmax的衰降变化分别为原值的60%,64%,67%.当辐照注量为5×1013cm-2时,5,10,20MeV质子辐照引起的Pmax衰降变化分别为原值的26%,30%,36%.即随着注量的增加,太阳电池性能衰降增大;且相同注量的辐照,质子能量愈高,太阳电池性能衰降愈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标准样品比较法质子弹性散射分析(PESA)对一组采集在mylar膜上的气溶胶样品氢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在质子束能量2.5 MeV,散射角50°时,PESA测量5μm mylar膜上气溶胶中氢含量的探测限为0.26μg.cm-2,几个样品氢含量的测量结果在1.9~12.7μg.cm-2之间,大大高于探测限.  相似文献   

14.
用注量为1.2×1012~1.2×1013 cm-2的低能量(0.5 MeV)质子辐照空间实用GaAs/Ge太阳电池,电池被覆盖有4种情况:100%玻璃覆盖,5%部分无玻璃覆盖有封胶,5%部分无玻璃覆盖无封胶,100%无玻璃覆盖.研究表明,电池性能衰降随着质子辐照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性能参数I sc和U oc衰降程度4种覆盖情况是不同的:100%覆盖,电池性能衰降最弱;5%部分无玻璃覆盖有封胶,性能衰降较弱;5%部分无玻璃覆盖无封胶,衰降较强;100%无覆盖性能衰降最大.研究还表明,相同的质子辐照注量引起的Isc衰降变化比Uoc变化显著;未覆盖部分仅占5%,也会引起电池性能明显衰降.  相似文献   

15.
质子散裂反应产物截面数据是许多核应用领域的关键基础数据.不论在实验还是理论上,获得精确、完整的能量依赖的散裂产物截面都具有很大的挑战.运用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学习现有的质子散裂反应产生的同位素截面,并做出预测.BNN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截面吻合的很好,并展现出较好的模型泛化能力,可为核天体物理、加速器驱动的亚临界系统、质子治疗等领域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我们小组在1996~2004年中发表的有关质子滴线附近β缓发质子衰变的实验结果, 即运用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 +“p-γ”符合方法, 在稀土区质子滴线附近首次观测了9种新核素的β缓发质子衰变, 在A = 90核区的N = Z 线附近获得了5种核素的β缓发质子衰变的新数据. 同时着重补充了一些重要的实验技术细节. 汇总了这14种核素的半衰期、自旋、宇称、形变以及生成反应截面的实验结果, 并与流行的核模型理论预言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讨论. 从中看出: (ⅰ) 85Mo, 92Rh以及“等待点”核89Ru和93Pd 半衰期的实验值比近期Möller等人的宏观-微观理论预言值长5~10倍, 因而明显地影响天体rp-过程的核素丰度; (ⅱ) 实验指认的质子滴线核142Ho和128Pm的自旋和宇称, 与流行理论预言不符, 但用Woods-Saxon-Strutinsky方法计算得到的位能面可以解释自旋和宇称的实验值; (ⅲ) 实验估计的9种稀土核的生成截面比通用的Alice和HIVAP程序的计算值要小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7.
流道的截面形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基于流体力学计算方法搭建了三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电池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流道横截面形状、调整流道与气体扩散层接触面积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形和圆形流道生成的电流密度较大,燕尾形流道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最好;燕尾形和圆形流道有最佳的水气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高能质子核反应截面的Monte Carlo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能质子核反应的核内级联模型,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高能质子入射靶核的核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碰撞进入靶核内的质子初始位置由随机抽样得到,而初始的能量和动量通过守恒定律计算得出;靶核内的核子数密度采用均匀分布近似;被碰核子的初始动量从Fermi分布中随机抽样得到,被碰核子的初始运动方向从各向同性分布中抽样;核子-核子碰撞动力学采用相对论下的两体碰撞近似。编程计算了高能质子核反应截面、次级粒子能谱等数据,并与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收集板电离室作为吸收池研究了Ar在4.5~12nm波段的吸收截面.在5~12nm波段间,实验测得的光电离截面的相对误差范围在±10%以内,与West和Samson等的测量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22MeV质子非弹性散射实验,观测到了~(100)Gd核的若干新能级。对激发能为2.558Mev和2.607MeV的两个能级,利用集体模型DWBA计算给出了其自旋、宇称和变形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