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豫剧三团排演的《朝阳沟》,自1958年搬上舞台之后,就引起了研究界的广泛关注,相继出现了大批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豫剧《朝阳沟》研究的发展轨迹与研究成果两方面,对已有成果进行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1876年签订的<朝美条约>是清政府为维护传统的中朝宗藩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新的外交政策(即李鸿章将传统的以夷制夷和西方的均势外交相结合的政策)的产物.通过分析李鸿章对朝政策出台的背景,及这种新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和<朝美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来阐释清政府这一时期对朝政策的矛盾心态,客观认识、评价这一时期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3.
南昌起义在政治认同问题上的不足提醒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改变不合时宜的策略,吸取南昌起义的教训,通过张扬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旗帜,以及鼓吹土地革命的意义,促进工农士兵群众的政治认同。虽然在南昌起义中,作为暴动主要动力的正规军事力量表现并不完美,但是为暴动后人民革命军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南昌起义在经历遣散期的洗礼后,最终完成了开辟土地革命新道路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以所持有的大一统国家观念,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藏族人民在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中,国家主权和疆土不容侵犯的近代国家观念逐渐萌生。正是藏民族国家观念的这种演变,使藏民族能够在与英帝国主义与少数亲英分子的斗争中,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梦皋所撰道光《拉萨厅志》是清代西藏唯一的一部厅志,《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等已著录.文章对民族文化宫抄本、中央民大抄本及几种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了道光《拉萨厅志·杂记》内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通过对《杂记》内容及资源来源的分析,可发现其作伪证据,证明其应为后人伪作.  相似文献   

6.
萨克雷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名利场》全景展示了一幅英国上流社会的“浮世绘”,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体现出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文章从萨克雷的人生经历和阶级立场出发,探究萨克雷的阶级局限性产生根源,结合小说《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生活经历,分析萨克雷矛盾的阶级道德观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完成对萨克雷阶级道德观的深入探究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琵琶记》作为一部悲剧,具备一个“二律背反”式的极富张力的戏剧冲突,然而,它最后的意义走向却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本潜能不大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缺憾。本文以分析《琵琶记》悲剧冲突的特性为基础,探讨了其潜在的意义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缺憾生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知识分子的生存目标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借司马谈之口所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在描述一个个或得意或失意的人生历程时,司马迁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知识分子要求充分张扬生命意志的性格与集权政治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雷雨》是新文化启蒙时期的产物 ,在全剧的矛盾冲突中 ,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关键冲突 (即 :主题冲突 ,借此冲突提示该剧主题 ) ,以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为线索冲突 (即结构冲突 ) ,以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为背景冲突 ,以周萍与四凤的冲突为命运冲突。深刻地反映了宗法思想对人性的戕害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朝中期开始,满语文在满族内部各阶层人士中走向衰微,此种情况在《清实录》的相关记载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满人逐渐丧失本民族的语言,是多重因素促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理性对人类本能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当生命中的情感与理智发生抵触时,人们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两难境地。在封建社会,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面对礼教伦常的束缚,对情与理的选择迥乎不同。二月河笔下一个个出色的女性形象,演绎了在这种两难境地中的反抗与挣扎,展示了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觉醒,体现了女性生存的力量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1781年以后,根据清政府"善后处理"的情况来看,撒拉族失去了元明时期在朝廷当中的辉煌历史,朝廷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社会的监管,代之而起的是受到了清政府更加严厉的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在国家权力的强势压迫下,撒拉族的传统社会结构被迫重组。总之,这些打击与旨在同化的政策,并没有真正缓解撒拉族与朝廷之间的仇恨,反而激起了撒拉族的斗争勇气,在此后的多次起义都证明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道光年同,浙派在江浙词坛继续沃跃着,但时代的动荡剧变使浙派词人在词学在观上呈分化的趋势,一方面,以戈载为代表的吴中词派,依然鼓吹审声守律,持守清空雅正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以孙麟趾为代表的浙派追随着,在摸索变革浙派词学的最佳出路,呈现着向常州词学靠拢的态势,而常州词派的后继者--董士锡、宋翔凤、周济,也在不断修正张惠言选词太严和论词拘泥于比兴的审美偏向,在坚持尚意的宗旨下吸纳了浙派词学重格的合理成分,试图为人们设计一条最佳的学词路径,这标志着浙派词学和常州词学由对立趋向融合。  相似文献   

14.
博弈均衡表明:创业过程中由利益分配所导致的权力斗争是客观和不可避免的,基于对创业项目边际贡献来进行利益分配的激励措施并不能有效的调和关键参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对创业项目的边际贡献却是权力配置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权力配属和利益分配矛盾无法在创业组织内部,单纯依赖边际贡献原则解决。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创业组织外部资源和力量的介入,利用转移支付或其他科层内部命令控制系统来协调。  相似文献   

15.
回疆法文化与大清法文化的冲突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疆法化与大清法化同属中国传统法化的组成部分。两彼此独立,又相互冲突和整合。本首先对学界颇有争议的法化概念作了界定,阐明了两种法化的关系;其次,对两种法化的差异和冲突进行了列举性对比和分析;最后探讨了二在对接、冲突中的整合,揭示了不同法化之间的包容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点学术界早已有了共识和定论。但对其辩证统一关系具体内容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分歧绝大多数哲学教材和论著的理解中存在前后矛盾,即在一定的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相对的同一性不可能存在而只存在绝对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不可分离相矛盾。科学的理解应是同一性的相对与斗争性的绝对指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实现,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不可分离指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在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上,不可不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和实现加以区别,而不能简单地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等同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是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的。艰苦奋斗精神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实践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的勇于克服艰难困苦、顽强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精神,包含着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挑战的行为方式和甘于奉献的人生境界。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使艰苦奋斗精神得到了最充分、最完备、最典型的诠释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来温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主要有循道会的苏慧廉、苏路熙夫妇和孙光德,以及内地会的曹明道等。在饮食、服饰和婚嫁习俗这三个方面,英国传教士与温州民俗都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碰撞和冲突,同时,这些传教士在不放弃基督教文化以及对基督教文化充满优越感的前提下,努力调适自己的心态以适应温州民俗。这些传教士对温州民俗的妥协和适应主要是出于其生存需要和传播福音的功利性动机,而非对温州本土民俗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心悦诚服的接受。  相似文献   

19.
八大山人乃朱明宗室,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伟大画家。其生平坎坷复杂,习性狷介成迷。本文通过考查,认为清初满洲人控制江西地方方式的变更对八大山人的人生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