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惠帝纪》中的"耳孙"一词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颜师古《注》引用了前人三种看法,或以为曾孙,或以为来孙,或以为仍孙。仔细梳理《汉书》中的相关文献,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材料,可以看出"耳孙"一词当为"曾孙",即第四代子孙,而不是仍孙。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全程测量,发现了波长测量误差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传动比为20∶1的机构",并指出了提高现有仪器波长测量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汉元鼎六年,司马迁奉使巴、蜀以南,亲履今四川西昌、汉源一带,以后根据见闻在《史记》中记载了西南夷。《汉书》大量抄录《史记》相关记载并有所补充。综合汉代及稍后史籍相关零散记雋,对武帝时期雋、昆明的迁徙活动,雋、昆明被西汉、滇国打败,以及武帝开通博南山道路及经营哀牢地区的史实做了细致考证,可知《史记》遗漏了发生在元鼎六年之后西南夷的若干史实,原因是事件发展过程尚未结束,司马迁对情况了解有限;而《汉书》则失栽武帝中后期西南夷的若干史实,主要原因是沿袭《史记》的说法,对相关史实疏于考证。  相似文献   

5.
《集韵》征引文献材料异常广博,具有极高的文献学、语言学等方面的价值。以《集韵》训释中明确征引有“汉书”书名的韵字为研究对象,共梳理出62条记录,一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疏证。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对《集韵》明确征引其他文献材料的研究,分析、总结并得出了《集韵》明确征引文献材料的原则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所存“十六国”史料中,保留了十六国君臣引用“汉朝故事”及在实录后加入“如汉朝故事”之类的记载,这是十六国史官为构建“华夏化”政治体形象编排的“史相”,而“史实”是两汉以来经史分离,史学地位提高,《汉书》因特殊的历史地位而被广为传播,十六国君臣引“汉朝故事”为现实政治服务。这使“史相”与“史实”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利用汉朝的政治资源促进了十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  相似文献   

7.
用GSZF-4型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He-Ne的激光波长时,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迈克耳孙干涉仪传动装置的传动比不为一恒定值.通过对该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新的改进方法,使传动装王的传动比为一恒定值.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对于现有仪器,该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减小系统误羔,提高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8.
从条纹的性质、条纹的规律、条纹的动态变化等方面讨论了迈克耳孙干涉仪圆条纹和牛顿环的差异,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是东汉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汉书·艺文志》将儒家列于《诸子略》十家之首,可见刘氏父子和班固对儒家的重视。文章就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儒家、孔子与六经之关系逐一梳理各家之言,择善而从,兼发己论。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约孙”中明文提出要保护鹰、蛇、鼬等野生动物,符合生态学的种群动态调节理论和生态系统食物链理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价值,而且对于现代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使用Mathematica描绘牛顿环与迈克耳孙干涉条纹,形象地讨论了两条纹产生机理、环纹中心、环纹级次、非单色光环纹及在测量波长时方法等的差异,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加速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迈克耳孙干涉仪测气体折射率”实验结果及过程的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计算公式进行了补充,消除了误差,使实验结果变得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将迈克耳孙于涉仪的一个反射镜改装为球面镜,可以得到与牛顿环实验等效的光路,平行光照明时可制作波带片.反射镜移动时条纹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移动时随着等光程位置的改变,可使彩色条纹为不同大小的圆环.  相似文献   

14.
从多谱勒频移的方法,利用伽里略变换,对迈克耳孙干涉仪进行了全新的分析,从频率变化的角度对迈克耳孙干涉仪进行了新的认识,为我们利用该干涉仪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5.
《汉书》论赞中体现的是杂糅谶纬、强调忠顺的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树正统和饰主阙以及自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同时,还显示了作者一定的思想矛盾性。这种思想立场及表现特征的形成与家庭熏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官修史书的压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在民族史的撰述上有杰出的成就。《史记》在体例上有开创  性贡献 ,为我们研究这些民族的史事留下了最早最有权威性的历史资料 ;《史记》反映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  史观。《汉书》继承《史记》对民族史的重视 ,也为各民族立传。班固在史观、史识方面比不上《史记》 ,但仍  取得了很多成就 ,在整齐体例、扩充材料等方面 ,大大丰富了民族史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焦作方言中的动词耳有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可以称得上万能动词,它具有强大的句法功能和丰富的语义内涵:单独充当谓语,带宾语,带补语等等;表示批评、吃喝、偷、抓、送、买、抹擦、挣钱、索要、开始动手等多种语义。并且,耳的使用人群独具特点。  相似文献   

18.
《汉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古往今来,注《汉书》的人不少,颜师古《汉书注》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颜师古《汉书注》的成绩巨大,但也有疏漏之处,文章对颜注中的一些失误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9.
班固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身在经学时代的他,所撰著的《汉书》中大量征引五经文字,其中对《诗经》的征引亦不在少,《纪》《表》《志》《传》都有征引。征引范围涉及风、雅、颂,其中以雅诗为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班固正统的思想。《汉书》所引之《诗》固是汉代版本,将其与今流行本勘比,自有其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晚明市民文学作者将平民读者(即本文之“里耳”)视作主体读者群,以其理解力为作品通俗的标准,对市民文学创作意义深远。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乃是明代心学的平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