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提高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排除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隐患,通过工作面预抽瓦斯试验以及建立预抽期评价模型,确定合理的预抽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抽放效果。试验表明预抽率随时间延长有整体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小并趋于零。当钻孔间不存在抽放效应重叠时,不同间距的钻孔组有各不相同极限抽放率,孔间距越小,极限抽放率越大。合理预抽参数的确定对于提高瓦斯抽放效果,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优化改造后的高压水射流装置应用于四川芙蓉白胶煤矿,进行预抽放瓦斯前的煤体切割,使预抽放钻孔之间形成一系列人造裂缝,然后再进行防突预抽,结果发现切割后的煤体,其瓦斯的预抽放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预抽放时间也大大缩短,效果很好,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煤体预裂爆破的机理及深孔预裂爆破抽放瓦斯的工艺试验研究,对预裂爆破抽放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深孔预裂爆破强化抽放瓦斯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煤层瓦斯抽放效果,实现快速抽放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高压水射流技术在煤矿预抽防突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优化改造后的高压水射流装置应用于四川芙蓉白胶煤矿,进行预抽放瓦斯前的煤体切割,使预抽放钻孔之间形成一系列人造裂缝,然后再进行防突预抽,结果发现切割后的煤体,其瓦斯的预抽放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预抽放时间也大大缩短,效果很好,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掘进工作面瓦斯预抽率较低以致突出危险较高的问题,以某矿(K1、K4)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深孔预裂爆破试验,对预裂爆破前后钻孔瓦斯抽放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预裂爆破后有效的钻孔瓦斯抽放半径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K1煤层预裂爆破后瓦斯预抽率仅需10d就能达到37.13%,缩短抽放时间60%;而且效果检验5个循环才出现瓦斯解吸指标超标。K4煤层预裂爆破后瓦斯预抽率仅需12d就能达到34.28%,缩短抽放时间60%;而且效果检验3个循环才出现瓦斯解吸指标超标,预裂爆破对瓦斯抽放效果有明显的提高;爆破后K1和K4煤层瓦斯有效抽放半径分别为4.5和5.2m。这对于现场预裂爆破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在煤巷掘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若直接采用钻孔抽放瓦斯,则存在抽采效果差、抽放时间长、抽放率不高的问题。为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效率,达到预防瓦斯突出的效果,运用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在同华煤矿K1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力压裂能够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单孔瓦斯抽采浓度和流量,减少防突施工对掘进工作的影响,提高预抽瓦斯效果,减少掘进面生产期间的安全隐患。使掘进面瓦斯日抽采量增加120%以上、日掘进进度增加80%以上。  相似文献   

7.
瓦斯抽放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煤矿瓦斯抽放效果,保证安全生产,根据某煤矿瓦斯抽放的实际条件,对钻场的钻孔数量与抽出量、钻孔预抽时间与抽放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与优化,得出了该煤矿每个钻场的钻孔数量应为30个左右、最佳抽放时间在18个月以内。该结果对提高煤矿瓦斯抽放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瓦斯抽放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和模式,提出了瓦斯预抽、抽放效果评价、强化瓦斯抽放管理等措施,促进瓦斯抽放。  相似文献   

9.
瓦斯抽放在低瓦斯矿井瓦斯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高产高效工作面多瓦斯涌出源、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结合矿井的地质开采条件,提出了实施综合瓦斯抽放方法,即开采煤层瓦斯采前预抽、卸压邻近层瓦斯边采边抽、本煤层抽放瓦斯、采空区瓦斯抽放等多种方法在一个工作面的综合应用。此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上为瓦斯抽放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将钻孔抽放与巷道抽放结合起来,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放率,从而降低瓦斯抽放成本,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埋藏深、低透气性、动力现象显著煤层工作面的瓦斯预抽效果,对工作面瓦斯抽放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矿山压力分布规律和工作面前方煤体受采动影响卸压后透气性显著提高、煤层压力显著降低的特点,研究了卸压区短孔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抽放技术可行、系统可靠,能有效提高超前排放钻孔瓦斯排放效果、显著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这对解决低透气性、高地应力煤层的快速、安全掘进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灾害,本文根据矿井通风理论以及图论基本原理,在得到矿井瓦斯涌出现规律的前提下,建立了计算瓦斯在煤矿井下巷道中运动时,瓦斯流量分布情况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数理性质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到该模型用于现场瓦斯治理的方法。最后,通过在现场实际验证,表明了文中所述方法对于现场瓦斯防治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基于本模型如何进行合理监测矿井瓦斯浓度,指导现场科学防治瓦斯灾害。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巷道瓦斯涌出量的灰色模型,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预报。采用残差识别方法修正GM(1,1)模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预测精度更高。利用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对某矿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煤矿瓦斯涌出量灰色预测模型,并对矿井瓦斯涌出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各种方法,结合七台河煤业集团桃山矿427回采面的具体情况及瓦斯涌出实际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治理回采工作面瓦斯的方法——利用降段煤垛与移动抽放相结合的方法,并在桃山矿应用,实际测试数据标明,瓦斯抽防效果良好。由此得出,降段煤垛与移动抽放相结合的方法是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研究了瓦斯涌出特点,采用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含量比值法及瓦斯地质相关因素分析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为矿井深部的开采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特性与瓦斯抽采技术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和裂隙分布以及远程卸压瓦斯的渗流流动特性,提出了符合远程卸压瓦斯流动特性的远程瓦斯抽采方法。通过淮南潘一矿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试验证明,底板巷道网格式上向穿层钻孔远程瓦斯抽采方法可以区域性地消除卸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有效地降低卸压煤层的瓦斯含量,实现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6.
MGM(1,N)模型用于瓦斯涌出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是新建矿井和改扩建矿井通风设计、安全管理、制定合理的瓦斯防治措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加强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研究,正确预测瓦斯涌出量,对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瓦斯涌出量受多因素综合影响,且各个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文中提出一种新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MGM(1,N)模型预测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瓦斯涌出量的各个影响因素,预测精度较高。其结果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模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提出了用模糊数表示工作空间瓦斯浓度过程量的方法。实现了用离散型模糊数表示瓦斯浓度过程的连续量.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瓦斯浓度的长期全态预测.为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星峰 《科技信息》2012,(35):410-411
制定先进、合理、科学的煤矿瓦斯治理材料消耗定额,对于提高各煤矿瓦斯治理效能,有效防治瓦斯及突出事故,加强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考核,从而促进矿井安全管理能力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基于传统的最终产品和基于作业的定额制定方法不同,本文给出基于生产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步骤,该步骤首先划分作业生产工序,确定生产工艺,分析材料消耗动因,最后根据材料消耗的特征确定具体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矿山压力变化的采场瓦斯涌出特征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瓦斯厚煤层开采后,矿山压力变化对采场瓦斯涌出规律有决定性作用。根据靖远煤业公司魏家地矿110综放面以及韩城局桑树坪矿3307综采面的矿压观测和瓦斯监测结果,得到了基于矿山压力变化的采场瓦斯涌出特征,并提出设置顶板瓦斯排放巷是周期来压时管理采场瓦斯的重要方法,为有效防治瓦斯事故以及合理抽取利用瓦斯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Gray-FAHP集成法在矿井瓦斯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推理速度慢、精度较低等问题,从影响瓦斯安全性的各种因素出发,建立以瓦斯状态、矿井通风、监控监测、安全管理、引火源为主要因素的矿井瓦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矿井瓦斯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运用该集成模型对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5个煤矿进行矿井瓦斯安全评价。结果显示,5个矿井瓦斯安全性均处于良好水平,按其程度排序,依次为煤矿1、煤矿4、煤矿5、煤矿3、煤矿2。该研究为煤矿瓦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