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希腊出土了一具引人注目的女性骨架。这个死亡时仍然年轻的女性大约死于公元300年,奇怪的是她的头骨上有一个大洞。经过探察,考古学家于近日宣布这个大洞其实是开颅手术的痕迹。据推测,这个不幸的女子在被实施这次失败的手术之后很快就死了。科学家说,尽管希腊古籍中不乏有关此类复杂手术的描述,但迄今为止发现的实证仍属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2.
沙漠化对青藏高原冻土地温影响的新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上发育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漠和冻土,然而,沙漠化对冻土地温产生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沙漠化的发展,这个问题愈加令人担忧.为此,作者在青藏高原红梁河建立观测实验场,利用热敏电阻地温探头,通过野外同步对比观测方法,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对不同厚度沙层下的冻土地温进行了1个完整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沙层对下伏多年冻土有保护作用,表现为厚沙层下地温在多年冻土上限附近以下深度全年均低于天然地表,降温幅度大约稳定在0.2℃,夏半年5~9月最大处降温分别达3.40,3.72,4.85,3.16和1.88℃;薄沙层下地温在上限附近全年都低于相应的天然地表,最大处降温幅度全年平均达0.71℃.其初步结论不仅对探索青藏高原沙漠与冻土之间的关系具有科学意义,而且为青藏高原工程建设地区的冻土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7,(9):27
据悉,一艘名为"詹姆斯·库克号"的英国科考船将扬帆远行,进行其处女航,开启科学家所称的"地球之窗".此次科考任务是受到了法国科幻作家朱尔斯·凡尔纳探索精神的鼓舞."詹姆斯·库克号"将航行6周时间,到达大西洋海脊,对海底一个裂开的大洞展开测量.多年以来,这个神秘之洞的形成原因一直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他们试图解开这一地带的地壳消失之谜,同时对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地层--地幔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正paleontology古生物2016年7月,一名北美金矿工人在挖掘冻土时发现了一匹狼的遗骸。通过放射性碳测年、DNA取样等研究手段证实,这匹狼的死亡时间是5.7万年前,死亡时它只有7周大。科学家曾以为,北美古狼主要吃野牛和麝牛,但X光成像显示,这匹狼主要以水生生物为食。科学家推测,这匹狼是在洞穴坍塌时被压死的,遗骸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相似文献   

5.
《科学24小时》2010,(5):52-53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表示,北极海底正在释放大量甲烷气体。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海底永久冻土是一个庞大但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的温室气体来源。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6.
2007年,希腊出土了一具引人注目的女性骨架。这个死亡时仍然年轻的女性大约死于公元300年,奇怪的是她的头骨上有一个大洞。经过探察,考古学  相似文献   

7.
“如履薄冰”的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200千米,其中有600千米属于高海拔寒冷区冻土地质。高原寒冷区冻土层地基的稳定性是铁路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也是一个世界难题!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盖楼房需要打好地基,铺设铁路也需要稳定的路基。现在路基在冻土上面,就仿佛在冰上行走。随着温度的变化,冻土具有“顽皮好动”的特性。在寒季,冻土像冰一样冻结,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被膨胀的冻土顶得凸起;到了夏季,冻土融化体积缩小,路基和钢轨又会随之凹下去。冻土的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地…  相似文献   

8.
英国科学家最近指出,海洋底下和永久冻土中的大块冰态气体融化,将可大幅加快21世纪的全球暖化速度。  相似文献   

9.
寇有观 《科学通报》1980,25(8):363-363
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冰川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多年冻土也十分发育。为了研究冰川冻土形成、发育和演变的热量条件,从六十年代起,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就开展了太阳辐射和地表热平衡观测研究。二十年来,在我国西部高山冰川和多年冻土区一共进行了18个点的观测。1975—1976年在青藏铁路冻土研究中,首次获得了青藏高原地表面能量转换的周年资料,促进了高原冻土和高原热力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吴硕 《科学24小时》2010,(12):16-17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发射的环境勘测气象卫星艾莎3号和7号在北极拍下了被地球空洞论支持者视为北极"大洞"的照片,由于照片中央漆黑的圆十分显眼,故使人们联想起它是通向地球内部的大洞。北极果真有大洞吗?  相似文献   

11.
<正>一项大胆的计划正在成形,它可能将让飞行器造访太阳系之外离我们最近的行星。任何渴望一睹太阳系以外行星世界尊容的人,去年可以说收获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礼物。科学家2016年8月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颗环绕半人马座毗邻星运行、与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这颗行星具有潜在可居住性(即可能存在生命)。半人马座毗邻星距离地球4.22光年,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相似文献   

12.
穿洞云奇景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3-13
<正>11月3日下午1点,澳大利亚维吉普斯兰岛的居民有幸欣赏到了罕见的"雨幡洞云"奇景,天空像塌了一个大洞一般,洞口还有彩虹出现。据当地的气象专家解释,天空出现的这种圆形云洞叫雨幡洞云,又叫穿洞云,其形成通常与飞机穿越高空云层有关。研究表明,在特定高度的高空云层中,会有很多低于0℃但仍处于液态的过冷水滴,当它们受到飞机的扰动时,过冷水滴会迅速冷却下落变成冰晶体,从云层中坠落下来,从而在云层中形成一个圆形的大洞。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冻土初步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幼吾 《科学通报》1963,8(2):60-60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多年冻土最发育的地区。1960年,中国科学院冰川积雪冻土研究所筹备委員会与鉄道部及一些高等院校組成冻土队,在青藏公路沿綫进行了冻土綜合考察研究,通过三年实地考察,对該区冻土面貌有了初步认識。  相似文献   

14.
广西崇左三合大洞新发现的巨猿动物群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猿动物群是晚新生代十分重要的动物群之一, 深受科学家的关注. 最近在广西崇左生态公园三合大洞发现了包括似人似猿、巨猿、猩猩、长臂猿、中华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凤岐祖鹿、双齿尖河猪及小猪等8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组成的巨猿动物群. 迄今, 它是我国境内地理分布上纬度最南的巨猿动物群. 依动物群性质及地层对比显示其时代属于早更新世. 动物群中由于出现较进步的武陵山大熊猫、貘类和巨猿等体型明显增大的动物, 表明其时序应晚于早更新世早期的重庆巫山和广西柳城巨猿动物群, 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 磁性地层年代测定约为距今120~160万年. 该动物群基本上由猩猩、树鼩、南蝠、猪尾鼠等几乎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组成, 缺少北方类型, 应属于典型的热带森林动物群; 这表明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 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的发现对划分我国的巨猿动物群的分期, 探讨其起源、演化特点、趋势和动因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条件下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降温效果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 并对传统道碴路基和抛石路基在未来50年青藏高原气温上升2.0℃情况下的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在年平均气温大于 -3.5℃或天然地表温度大于 -1℃的地区, 传统道碴路基以下5 m内的冻土将会融化, 路基将产生很大的融沉, 对铁路造成很大的破坏. 而抛石路基除了能抵消气候变暖的影响外, 还能对路基下的冻土制冷, 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 不至于使冻土融化. 因此大力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 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相似文献   

16.
<正>你害怕牙医吗?那滋滋作响的电钻和弥漫着消毒水味的冰冷器械令不少人望而生畏。那么想象一下,用石制工具和沥青来补牙又是什么感受?两颗在意大利出土的、至少有1.3万年历史的人类门牙化石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这两颗牙齿是在卢卡城附近一处遗址发现的,每颗牙都有一个深及牙髓的大洞。牙齿上的划痕显示  相似文献   

17.
程国栋 《科学通报》1990,35(19):1441-1441
1988年,中国雪、冰、冻土图(1:4000000)正式出版。该图是中国区域冻土研究近三十年来工作的总结。业已查明,中国多年冻土面积占世界第三位,其中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因而中国的区域冻土研究,特别是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提出的一些见解和理论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聶荣臻 《科学通报》1957,2(22):673-673
一自从中共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这个期间,中共中央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发展科学艺术的方针,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学术思想已渐趋活跃;国家在1957年对科学事业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中国科学家们在制定了十二年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之  相似文献   

19.
人生有时要固守寂寞,才能有所建树。青藏铁路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张鲁新悉心研究冻土技术,在寂寞的冻土世界里坚守32年,他的研究成果最终影响了青藏铁路的走向,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被授予青藏铁路功臣的称号,荣获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70年8月,张鲁新从唐山铁道学院地质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市铁路局加格达奇分局的一个线路队。1973年冬天,在齐齐哈尔一次多年冻土研讨会上,张鲁新第一次了解到青藏高原冻土世界的神奇,他暗暗立下志愿,要成为冻土学家,必须走向高原。而此时毛主席在接见尼泊尔外宾时说的“青藏铁路要修”这句话,…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26日,英国《卫报》曾公布一项调查报告,对60位科学家进行了调查,排列出一个"科学家最喜爱的科幻电影"排行榜.在囊括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直至90年代的10部科幻电影当中,最早问世的一部是1951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现在看来,这部早年的科幻片特技似乎惨不忍睹,但其主题思想却具有极为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半个多世纪之后,20世纪福克斯公司又重新翻拍了这部经典科幻影片—— 《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