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苯基氧化磷及亚磷锂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HN(CH3)2和LiBun反应制备LiN(CH3)2,然后与对苯二腈加成及随后与一氯二苯基膦反应生成化合物C6H4{1,4-C[N(CH3)2](=NPPh2)}2,再用氧化剂H2O2与此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了离子型超分子化合物C6H4[C(NH2)(NCH3)2]2 2·2[Ph2PO2]-(1)和配位聚合物Li2(Ph2PO2)2[Ph2P(O)H](2),对2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锂离子的配位多面体是四面体型,锂离子和氧原子交替连接形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讨论了化合物2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氨基三甲叉膦酸(NTP)为有机配体,在温和的水热体系中与金属盐反应合成了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金属膦酸配位化合物,Cd[NH(CH2PO3H)3](H2O)3(化合物1)和Mn[NH(CH2PO3H)3](H2O)3(化合物2).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均结晶在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No.14).以化合物1为例分析结构,NTP结构中的两个膦基氧原子与金属Cd原子螯合配位形成一个八元环的结构单元,再通过膦基氧原子的桥连作用连接成一维链.在化合物的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元素分析对化合物1和2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氨基三甲叉膦酸(NTP)为有机配体,在温和的水热体系中与金属盐反应合成了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金属膦酸配位化合物,Cd[NH(CH2PO3H)3](H2O)3(化合物1)和Mn[NH(CH2PO3H)3](H2O)3(化合物2).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均结晶在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No.14).以化合物1为例分析结构,NTP结构中的两个膦基氧原子与金属Cd原子螯合配位形成一个八元环的结构单元,再通过膦基氧原子的桥连作用连接成一维链.在化合物的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元素分析对化合物1和2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化合物[Co(bdpp)(NO3)2](bdpp=二(3,5-二甲基吡唑)丙烷)是在乙醇溶液中通过Co(NO3)2.2H2O和bdpp反应制备而成。钴离子与一个二(3,5-二甲基吡唑)丙烷和两个硝酸根离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其键长和键角与同类化合物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热技术成功合成了两个Co(Ⅱ)配合物[Co(H2L)(bpyBr)2]·2H2O(1)和[Co2(H2L)2(bpyBr)2(H2O)3]n(2)(H4L=5,5'-(丁基-1,4-二氧)间苯二甲酸;bpyBr=4,4′-二溴-2,2′-联吡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为单核配合物,2为一维链状配合物.两个化合物均含...  相似文献   

6.
化合物[Co(bdpp)(NO3)2](bdpp=二(3,5-二甲基吡唑)丙烷)是在乙醇溶液中通过Co(NO3)2·2H2O和bdpp反应制备而成.钴离子与一个二(3,5-二甲基吡唑)丙烷和两个硝酸根离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其键长和键角与同类化合物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用2,2-联吡啶和二羧酸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硝酸镉反应,制得配位聚合物[Cd(FAC)(2,2-bpy)·H_2O]_n(1)和[Cd(BDC)(2,2-bpy)·H_2O]_n(2)。对这两个配位聚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和2都是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两个七配位Cd(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两个新型单核镉配合物[Cd(NTB)(η1-NO3,)(SCN)(H2O)](1)和[Cd(NTB)(η2-OAc)(N3)]·CH3OH·H2O(2),其中配体NTB为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配合物中镉离子均为七配位变形五角双锥配位构型,其中四个氮原子来自配体NTB,另外三个配位位置由小分子辅助配体填充.两个配合物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氢键.此外,对化合物1和2的光谱性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柳氮磺胺吡啶(H3-Su lf)与氢氧化镁反应得到化合物[M g(H-Su lf)(H2O)5](H-Su lf).5H2O。用元素分析、U v-V is、荧光、IR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该化合物进行表征。化合物的化学式:C36H46M gN8O20S2,M r=999.24,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5 16(13)nm,b=1.544 71(19)nm,c=1.604 71(19)nm,=α115.654(2),°β=107.909(2),°γ=91.861(2),°V=2.326 4(5)nm3,Z=2,Dc=1.426 M g/m3,R 1=0.130,wR 2=0.259(I>2σ(I)),S=1.048。化合物为离子型化合物,由阳离子[M g(H-Su lf)(H2O)5] ,阴离子[H-Su lf]-和5个结晶水组成。其中心金属M g(Ⅱ)离子采取六配位变形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周围被5个H2O和1个来自柳氮磺胺吡啶的单齿配位的羧基O所包围,羟基和吡啶N均未参与配位。化合物通过复杂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种未见报道的配合物[Cd2(bpp)2(DNBA)4](1)和[Zn(bpp)(DNBA)2](2)[bpp=1,3-二(4-吡啶基)丙烷,DNBA=3,5-二硝基苯甲酸],通过元素分析、TG、IR、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双核镉配合物,相邻的双核单元通过π-π堆积作用拓展为1D超分子.化合物2为1D螺旋链状配位聚合物.此外,固态标题化合物在室温下表现出蓝色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