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讨论了当代科学哲学关于观察与理论关累的经验主义、否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观点,在肯定波昔“理论先于观察”和经验论者关于中性观察作用等有关论述各自的台理性的同时,也指出了他们以偏概全的缺陷,认为科学认讽过程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而不是单线的决定关系。因此,多种科学认识模式的并存有其客观必然性。而瓦尔托夫斯基等人的历史认识论则比较合理地阐述了观察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现代科学哲学意指的是科学哲学发展中的后现代趋向,而不是任何确定的“组织形态”或贴有标签的“理论模式”。事实上,它是一种“无形的”思想倾向或方法论趋向,它的存在性恰恰就在于这些倾向或趋向之中。本文将从对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现存性、趋向特征及其未来走向的分析和阐释中,揭示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地位、发展趋向和本质。  相似文献   

3.
我们面对21世纪的发展,回眸本世纪科学哲学的历程时就会发现,在哲学运动的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及修辞学转向的过程中,科学哲学的进步有着两个极其鲜明的特征:其一,它所提出、求解和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难题,均在一定意义上与语境问题本质地相关,即试图从不同的语境视角去重构或重解这些难题;其二,通过“再语境化”的途径,以朝向后现代性发展的趋势,抛弃一切单纯形式的。经验的、范式的或框架的依托,而转向将所有科学之历史的、社会的、语言的和心理的层面统一到一个不可还原的、整体的语境基点上去。由这两个特征所形成的后现代…  相似文献   

4.
语境分析方法是语言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末“修辞学转向”的必然结果和后现代科学哲学发展的自然选择。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映射,是语境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互动的很好案倒。本文首先介绍隐变量理论的诞生、基本思想、目的和核心内容,然后以历史为线索,讨论隐变量理论的三种类型——非语境隐变量理论、语境隐变量理论和定域隐变量理论,展示了隐变量理论形式体系逐步语境化的过程,清晰再现了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形式语言上的映射,案例性地理解语境分析方法在量子理论中的应用,是语境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深入渗透的体现,也是语境分析方法推广应用的案例性补充。  相似文献   

5.
范·弗拉森的反实在论是当今科学辩证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处在现象主义和激进反实在论之间的科学哲学;从性质上看,它融汇了建构主义与经验主义;从方法上看,它把语义方法与工具主义统一起来。在认知策略上,范·弗拉森采取了既反左也反右的方针,从而坚持了符合论原则,利用了工具主义的长处。他的思想在当今科学实在论争论中起着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热寂说"疑案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百多年来,“热寂说”曾引起广泛而持久的争论,甚至许多人误以为它早已有了结论。但无从科学上看还是从哲学上看,以往的批判讨论均未能切中要害,缺乏说服力。大爆炸宇宙模型“炸开”了这一疑难,对它的讨论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向。本文通过对“热寂说”产生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阐述了“热寂说”提出后在科学上和哲学上所引发的主要争论及其意义,并指出,大爆炸宇宙论虽然宣告了经典热力学、热寂说”的终结,但并不能避免宇宙未来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热寂”。“热寂”危机仍然存在,“热寂说”并未来真正终结。  相似文献   

7.
弦论属于当前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前沿。在理论建构上,它内含了许多非传统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它切入到科学哲学形而上的核心争论之中。本文将系统考究弦论所牵涉的经验可证实性、理论唯一性、亚决定性原理、科学实在论、科学隐喻和科学统一等哲学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科学价值论转向过程中“科学→价值”的科学进步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这一模式所面临的困境,首先是“科学进步”概念的混乱;其次是这一模式从科学认识论到社会价值论的不可通约;再有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被动性及其价值的隐性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和专家不能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后果负责。这种转向过程中所面临的疑难不仅迫切要求科学哲学走出传统狭隘的认识论研究视野,还应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史学、科学社会学等元科学进行合理的裁剪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信息主义”的原初含义是描述当代社会的技术特征的,但由于各个学术领域中研究方法和观察视野上普遍存在的“信息转向”,无疑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去分析人类认识成果中的新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兴起了一种信息主义的趋向。一方面,这种趋向来自于科学哲学所反思的对象——科学研究中信息主义的兴起。另一方面,科学哲学内部自从“语言学转向”和“语言主义”兴起后,也表现出走向信息主义的趋向。从这样一种视域去重新审视科学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可以启发我们获得新的认识,开阔科学哲学反思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从人工智能看科学哲学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人文智能的历史发展出发,通过对科学哲学中几个主要学派的分析比较,发现了用这些理论在传统科学的语境中进行探讨时比较难以察觉出来的某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反思和重新评价,认为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些理论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已日趋弱化。因此,为了回应新兴科学的挑战,笔者认为科学哲学应该转换自己的研究背景,经常回到新兴科学的历史中去,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演绎的两种语言模型和整体论都对观察和理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海丝在这种讨论的基础上对语言中的描述性谓词进行重新考察,提出“原初识别”的概念,既否定了观察谓词的独立稳定性,又否定了绝对理论谓词的存在,从而为我们探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徐竹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29-32,45
由于误读前后期维特根斯坦不同的意义观,汉森对“观察渗透理论”命题的论证包含着深刻的逻辑张力。而对这一命题的批判考察进一步导向了一种与科学实践的具体情境紧密相关的“经验”概念。这一概念可以从具体情境下解释用具意义的实践活动、经验结构内在的解释学循环和实践参与者与情境的关系这样三个角度得到阐明。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事实的关系:从哈金的实验观点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渗透理论的论题是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共同特点,也是导致历史主义中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最重要根源。哈金的实验观蕴涵着个新的关于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笔者从哈金的论点出发,试图发展出一套新的观察理论,并得出如下结论:观察不是被理论和范式所决定,而只是受它们的一定程度的影响,事实有它自主的力量,跨范式的观察和理解都是可能的,历史主义者夸大了范式的完整性和自我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aim of this work is to contribute tothe elucid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by comparing thre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ismatter: the view of Fred Dretske's semantictheory of information, the perspective adoptedby Peter Kosso in his interaction-informationaccount of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thesyntactic approach of Thomas Cover and JoyThomas. We will see that these views involvevery different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eachone useful in its own field of application. This comparison will allow us to argue in favorof a terminological `cleansing': it is necessaryto make a terminological distinction among thedifferent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in order toavoid conceptual confusions when the word`information' is used to elucidate relatedconcepts as knowledge, observation orentropy.  相似文献   

15.
Argo——成功的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日等国科学家发起的国际Argo计划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由3000多个自动剖面浮标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也已于2007年10月末正式建成,成为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重要支柱,迄今在全球海洋0—2000m深度范围内获取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剖面资料总数已达56万余条,并正以每年10万条剖面以上的速度增加。随着Argo资料数量的快速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它们在海洋和大气等多个领域科学研究和业务活动中的应用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正有效地改变着人们对许多重大自然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重大海洋和天气事件的预测预报能力。我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该计划,已经初步建立起我国的Argo大洋观测网,并在Argo资料的接收、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无论在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急需整合资源和力量,强化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建设及其资料的应用研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为什么是不够的?——以观察报告为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特定的语言观导致了语言是不够的这样的担忧,认为语言需要一种来自外部世界的制约,否则将沦为一场概念游戏。罗伯特.布兰顿认为观察报告正是这种制约在经验方面的体现,他将可靠性推论作为观察报告认知性的来源,然而却认为报告者本人不需要掌握这一推论。塞拉斯不同意这一点,认为报告者本人必须能够掌握这种推论。他强调将观察报告放在理性的逻辑空间也就是语言中,对其实际地位做出描述。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观察报告的特殊地位以及语言的制约所在。一种更深刻的语言观从中显现,而语言是不够的这样的担忧也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7.
《石氏星经》观测年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开元占经》中所保留的《石氏星经》数据的观测年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利用三种方法进行的推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西汉初到元封年间(即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00年)期间观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18.
Putnam's ``model-theoretic' argument against metaphysical realism presupposes that an ideal scientific theory is expressible in a first order language. The central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at Putnam's ``first orderization' of science, although unchallenged by numerous critics, makes his argument unsound even for adequate theories, never mind an ideal one. To this end, I will argue that quantitative theories, which dominate the natural sciences, can be adequately interpreted and evaluated only with the help of so-called theories of measurement whose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urpose is to justify systematic assignments of quantitative values to objects in the world. And, in order to fulfill this purpose, theories of measurement must have an essentially higher order logical structure. As a result, Putnam's argument fails because much of science turns out to rest on essentially higher order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bout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9.
奎因通过“语义上溯”,在“观察句”和“观察陈述”层面上建立外部刺激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证据联系来解决知识论问题。奎因认为,由于观察范畴的假并不提供结论性的反驳,因而在理论和预言矛盾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指出某些引起这些矛盾的句子,相反,科学理论始终是作为整体的系统要么受到怀疑,要么被修正;科学认识中没有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也没有还原论的确证路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一条破船上航行,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20.
汉代石氏星官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首次利用傅里叶分析法对《石氏星经》星表的观测年代进行了研究,认为星表观测年代为公元前78年。并在此基础上复原了汉代的石氏星官,为进一步研究汉代星空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