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SOS/Umu遗传毒性检测方法,检测五常市河水及傍河地下水遗传毒性物质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价;表征不同季节傍河地下水遗传毒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五常市河水和傍河地下水中均存在遗传毒性物质,河水遗传毒性水平较高,傍河地下水遗传毒性水平显著低于河水,说明傍河取水(riverbankfiltration,RBF)对河水中的遗传毒性物质有一定去除作用,去除率最高可达99.6%.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河水及傍河地下水存在致癌风险,风险水平最高可达5.53×10-6;河水及傍河地下水遗传毒性季节变化特征显著,融冰期致癌风险值高于平枯水期和丰水期.表明温度和水量对河水和傍河地下水中遗传毒性物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健全水源地安全管理,优化饮用水处理技术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酵母菌作为指示生物,研究了有机化学品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在酵母菌毒性检测试验中,选择了5种有机溶剂及其混合溶剂进行了酵母菌抑制试验和对有机化学品溶解性试验.结果显示,V二甲亚砜“V甘油=6.6:3.4混合溶剂对酵母菌抑制最小,同时对大多数有机化学品具有较好溶解性能.应用二甲亚砜-甘油混合溶剂试验了几种有机化学品对酵母菌的生物毒性,并根据最小产生清晰抑菌圈浓度Cmiz评价了这几种有机化学品的生物毒性、该方法为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奠定了生物学检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丙烯酰胺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存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引起国际上对其毒性的关注。世界各国科学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丙烯酰胺神经、生殖、遗传及致癌毒性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所进展。虽然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丙烯酰胺的各种毒性,但食品中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不良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体外试验方法替代动物体内试验进行新药及各种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可以减少动物用量 ,降低实验成本 ,提高检测效能。用于确认化学物质致癌性的长期动物致癌试验因需数百只啮齿类动物终身染毒和观察而成为安全性评价实验中成本最高、耗时最长的困难试验 ,亟需研究寻找有效的体外试验替代方法。 80 %的人类肿瘤都是起源于上皮细胞的癌症 ,本研究设想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系统替代长期动物致癌试验来检测化学物质的致癌性。研究以国际癌症研究署 (IARC)确认的药物致癌原塞替派 (Thiote pa、TE)处理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Im…  相似文献   

5.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对存在松花江水中的有机化学品的毒性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有机化学品对酵母菌毒性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预测误差较小.另外,采用所建立的有机化学品对酵母菌毒性和对呆鲦鱼毒性的相关性方程预测了松花江水中有机化学品对呆鲦鱼的毒性,结果显示,有机化学品对酵母菌的毒性与对呆鲦鱼的毒性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826),从整个有机化学品对呆鲦鱼毒性大小的趋势上看,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因此,得出采用低等微生物—酵母菌替代高等生物—鱼作为指示生物进行有机化学品毒性的评价是可行的,这一研究成果对大量有机化学品毒性筛选和进行优先污染物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响实验动物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动物的内脏器官重量和脏器系数(脏器重量/体重×100%)是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是鉴定动物遗传品质的重要依据.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还可用来衡量和反映动物的功能状态.在药品长期毒性(慢毒)试验中,实验动物主要脏器的重量及脏器系数则是必须观察和检测的项目[1].脏器系数的变化常可较好地反映化学毒物对该脏器的毒性综合情况,可旁证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可能性,也是寻找毒物作用靶器官的重要线索[2].  相似文献   

7.
针对化学品的生态毒性,以遗传毒性、内分泌干扰物效应和细胞损伤效应为重点,优化和改进现有的离体生物测试方法,同时构建新的离体测试细胞品系,发展基于生化反应和基于细胞的新的离体测试方法。针对不同生物效应,构建不同离体生物测试技术组合,实现对多个样品特定生物效应的同步检测。发展化学品的高内涵筛选技术,实现对特定化学品多效应同步检测的高内涵离体测试。针对我国实验生物的多元化和代表性差的特点,以我国土著生物为核心选择包括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土壤生物以及两栖类生物的代表种,根据所选择实验生物目前背景生物学工作基础,选择性开展部分代表性实验生物的实验室培育和繁殖技术,初步实现代表性实验生物模型化,构建化学品的活体生物毒性测试技术。通过测试方法标准化研究,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品毒性测试技术体系和相关技术标准;构建能够实现特定毒性效应的高通量、多指标离体测试技术平台和以我国土著生物为核心活体毒性和毒理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国内市场广泛使用的50种以上工业化学品进行离体毒性测试,并完成相应的分类,并利用活体毒性测试方法和指标对其中具有潜在毒性作用的化学品进行系统评价,确认化学品毒性效应;通过测试方法标准化研究,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品毒性测试技术体系和相关技术标准,初步形成部分化学品毒性数据库。有关成果为我国的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评估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是由一位外科骨科专家谢旭明经27年研究发明的一种微生物代谢产物经处理制成的注射液,经动物药效、药理和毒理试验,本品确能促进毛细血管生长,加速血肿吸收,机化,骨痂形成。电镜观察证实,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能促进骨细胞增长活跃,粗面内质网扩大,胶原纤维增生,细胞间质钙盐沉着加快。促进骨折愈合,细胞再生,调控塑造修复坏死,变性组织成为正常的生理组织。经动物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异常毒性、过敏及溶血试验证实本品无毒副作用,LD50>500ml/kg。致畸胎,致突变,致癌变试验阴性。 …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COL-TAI)对动物及人体的一般毒性和遗传毒性,采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慢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实验,观察COL-TAI的一般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显示:COL-TAI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药口服途径的LD50为9.1201gkg-1(7.766g~10.7091gkg-1);慢性毒性试验显示该口服液对内脏各器官和生理指标均无任何蓄积毒性和延迟毒性反应作用;COL-TAI对小鼠骨髓微核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等均无诱变作用,COL-TAI可降低环磷酰胺(CTX)对受试动物细胞微核的发生率.COL-TAI无毒,对化学法突变剂引起的微核产生有抑制作用,对染色体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不同的中药炮制方式,降低大黄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炮制生大黄,应用鼠伤寒沙门菌体外回复突变试验(Ames)和彗星实验(Comet assay)对生大黄及不同炮制方式炮制后的大黄的遗传毒性进行研究.结果:生大黄Ames试验中TA97、TA102菌株无论代谢活化或非代谢活化皆为阳性;而除醋蒸样品在代谢非活化条件下呈阳性外,各菌株的清蒸和醋蒸大黄Ames试验均为阴性,但清炒和醋炒大黄仍为阳性.彗星实验结果显示,生大黄在1.25,2.5和5.0mg/mL浓度下,其尾长、尾部DNA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毒性呈剂量-效应关系,大黄各剂量组清蒸和醋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到了降低毒性的效果.而清炒和醋炒的样品仍具有遗传毒性.结论:生大黄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清蒸和醋蒸两种炮制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大黄的遗传毒性,而清炒、醋炒减毒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上海市冬、夏两季惠南和浦东2个位点PM_(2.5)不同组分的遗传毒性,利用SOS显色反应分别测试了PM_(2.5)在相同颗粒物浓度下的总颗粒物、有机提取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冬、夏两季惠南总颗粒物诱发遗传毒性效应的最低浓度均为2mg·mL~(-1),浦东总颗粒物诱发遗传毒性效应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 mg·mL~(-1)和2 mg·mL~(-1);惠南及浦东2个位点冬、夏两季的水溶性组分均在最高浓度2 mg·mL~(-1)下呈遗传毒性阳性;2个位点冬、夏两季的有机提取组分在0.000 2 mg·mL~(-1)至2 mg·mL~(-1)浓度范围内均未表现出遗传毒性效应.为进一步比较暴露于等体积的空气时,冬、夏两季惠南及浦东大气颗粒物的不同组分遗传毒性的相对强弱,比较了每立方米空气中以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质量表示的不同组分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上海浦东点与惠南点的大气微细颗粒物的遗传毒性呈现季节性规律,冬季颗粒物的遗传毒性显著高于夏季,而且冬、夏两季总颗粒物及水溶性组分中具有遗传毒性的化学成分及其浓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现有研究中上海地区多个位点微细颗粒物中污染物浓度或含量冬季普遍高于夏季的研究结果,推测上海各地区的大气颗粒物遗传毒性均具有类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有机提取组分的遗传毒性效应不明显,大气微细颗粒物的遗传毒性可能主要来自于水溶性组分.上海的郊区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相同季节浦东市区与惠南郊区的污染水平相当,遗传毒性也处于相近水平,推测相同季节上海浦东市区与惠南郊区大气颗粒物中的致遗传毒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张建超 《科技信息》2013,(11):88-88,170
水体中的遗传毒性物质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反应,长期暴露于此会增加人们的患癌风险,因此检测水中遗传毒性物质对改善水质,促进水环境有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短期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具有简单快速、花费小、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水体遗传毒性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检测水体的常用的短期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Ames试验和小鼠淋巴瘤致突变试验(MLA)来检测单方马兜铃及复方龙胆泻肝丸的遗传毒性,评价其相关细胞毒性和复方减毒效果;为进一步建立综合的中药遗传毒性测试平台提供试验依据.分别通过对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浓度为20和40μg/mL,加S9或不加S9的条件下的两味中药的Ames法检测;以及采用MLA96孔微孔板接种法分别对单复方含马兜铃酸浓度为5μg/mL的L5178Y/tk /--3.7.2c细胞进行染毒,并进行接种效率(PE),相对总增长率(RTG)和突变频率(MF)的测定.结果表明单方马兜铃具有细胞毒性且致突变性较强,以诱导大范围DNA损伤为主;而复方龙胆泻肝丸具有较明显的减毒效果;MLA和Ames试验组合适用于体外中药遗传毒理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三苯甲烷类有机物孔雀石绿具有多方面的用途,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孔雀石绿的化学性质、抑菌、抗真菌以及杀虫等强大功效,然后展开论述了孔雀石绿由于其高残留、高毒性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毒副作用,而对水产养殖动物产生的剧毒、蓄积毒性、广泛组织毒副作用,以及对环境广泛而持久的危害,并且通过食物链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自身造成致癌性、遗传毒性以及慢性毒副作用.然后介绍了孔雀石绿在水产上的个别违规使用现象,并进行了原因浅析.最后就如何因对孔雀石绿问题,从政策、宣传教育、科研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生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发光细菌、鱼类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了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苏州河各河段底泥和河水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 (Vibrio qinghaiensis Q67)呈现出程度不等的急性毒性,其中市区河段毒性高于市郊河段,夏季毒性高于冬季,底泥毒性高于河水;野外现场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苏州河市区河段(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河段)水体对卿鱼具有较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径河段底泥浸出液存在一定的急性毒性;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径河段底泥浸出液和河水可能对动物存在肝毒性.上述结果提示,目前苏州河尤其是市区河段水体总体上不利于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16.
以二(口恶)英为主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质具有强力的致癌、致畸性、致死性,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实验使用其中毒性最强的环境污染物质2,3,7,8-四氯-二苯基-对-二(口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以下略为TCDD) 作为标准对斑马鱼胚胎进行了染毒.实验结果表明TCDD可以引起斑马鱼下颌的短下,并且这种短小是以TCDD的浓度为依存的,通过原位杂交试验表明TCDD引起斑马鱼下颌短小与goosecoid基因以及与形态发育密切相关的ptd基因表达欠缺.因此本试验预示TCDD引起的下颌短小是特异性的,以下颌的短小作为TCDD对斑马鱼形态学发育影响的一种评价指标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细胞凋亡实验和细胞周期阻滞实验分别测定了3种氯代乙酰胺(CAcAms)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同时结合饮用水中CAcAms的实际浓度水平,分析了3种CAcAms在饮用水中的毒性风险.结果表明,一氯乙酰胺(MCAcAm)在饮用水厂中的浓度低于二氯乙酰胺(DCAcAm)和三氯乙酰胺(TCAcAm),但由于MCAcAm的毒性较大,其在饮用水厂中的毒性风险高于DCAcAm和TCAcAm.相对于氯消毒,氯胺消毒后的饮用水中CAcAms的浓度较高,从而CAcAms造成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风险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皮肤外用的遗传毒性。方法: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PCE微核试验和Am es试验方法对rhaFGF进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rhaFGF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加或不加S9情况下,其CHL染色体畸变率均<5%;各剂量组的骨髓细胞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rhaFGF各剂量组(0.5~5 000μg/皿)对TA97、TA98、TA100、TA102菌珠在加或不加S9混合液条件下均无致突变作用。结论:在所选试验和剂量范围内未见到rhaFGF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酚类化学品(PCs)大多具有内分泌干扰及水生毒性效应,对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污水处理厂(STP)阶段的去除和归趋对于评估PCs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快速生物降解性、STP室内模拟试验、STP实测及模型预测方法研究18种PCs在好氧STP系统中的生物降解潜力、去除和归趋特性.结果表明:8种PCs可快速生物降解,在...  相似文献   

20.
人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检测南京市水源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N市多个自来水厂水源水中的有机浓集物进行了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各水样浓集物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以每管100mL剂量组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不同水厂源水间的遗传毒性存在较大差异,镇级水厂>市级水厂.试验结果与环保部门对各水厂水源水水质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彗星试验作为一种简便、快速和灵敏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可以引入环境监测,能有效检测饮用水源有机浓集物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