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明加害人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在现代城市时有发生,但《中华人们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由可能侵权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侵犯了公民的自由和法律的可预见性。国家应通过积极的事前预防等措施来履行其对于公共安全的责任,而不应过分扩大侵权法的适用,使无辜的公民承担他们无力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统一了高楼抛坠物损害责任,即由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侵权责任法》第87条还明确了该类侵权责任的适用原则,避免了司法实践适用上的混乱,使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有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加以适用,从而能更好地引导、预防、规范大学生(已成年)避免此类侵权行为的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3.
侵权人不明建筑物坠物致人损害的案件屡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了受害人有向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补偿请求权,但该条规定对于无辜的可能加害人不公平。在对受害人救济的同时,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并且往往救济力度不够。在分析现行立法的不足及理论界相关观点的同时,试图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承认要约邀请可能构成侵权行为,有利于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要约邀请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将构成侵权行为.要约邀请构成侵权责任,应包括要约邀请中存在违法行为、要约邀请导致了损害、受害人的损害与要约邀请存在因果关系、要约邀请人主观上有过错等四个构成要件.要约邀请中侵权行为的具体形态有:要约邀请侵害知识产权;要约邀请侵害人身权;要约邀请侵害合同债权;要约邀请侵害合法权益.要约邀请构成侵权责任时,应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侵权是高度风险社会新型侵权方式之一,在我国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形下研究这种侵权行为迫在眉睫。界定大规模侵权的概念要解释和描述其案件受害人人数、因果关系、赔偿数额、处理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核心特征以及同质性的受损原因。大规模侵权除核心特征外,还具有受害主体呈潜在性和缓释性、救济困难、损害后果严重、案件处理复杂等特点;应当建立无过错原则占有主导地位、过错原则处于从属地位兼有过错推定原则的多元化归责体系;其主要分布在产品责任、医疗责任、环境与生态保护责任、证券欺诈与虚假陈述等领域,在适用时先把自然灾害、矿难以及侵权特别法有明确规定的情形排除之外,再考虑受害人人数和损害数额因素。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4,(4):43-47
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机动车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长。在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中,确定责任主体是案件的关键所在。《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几种情形下机动车致害责任的主体,但相较于复杂的机动车事故,这些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还应当包括多辆车导致一起交通事故、汽车掉落物致害责任、职务行为、机动车承包、机动车挂靠等情形下致害责任主体的确定及责任承担方式。这些问题均有待法律及司法解释予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以能够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一方的权益,进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7.
责任人不明确的高楼坠物致人伤害案件实务中一直争议不断,《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有明确的规定,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该条弊端凸显:理论上存在缺陷,法律适用上存有隐患,细推敲也有不合情理之处。笔者倡导以多种救济渠道对受害人进行救助,而非让《侵权责任法》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8.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第一次明确地对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作出规定。依照该条的规定,建筑物抛掷物侵权在无法确定具体加害人的情况下,如果适用现行侵权法理论中的任何一种单一的归责原则,均会存在明显不足。本文正是从侵权行为适用的归责原则入手,通过分析得出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适用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9.
《侵权责任法》已于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第87条关于不明抛掷物、坠落物损害的责任规定,为建筑物中抛掷物责任承担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加害人不明的情况下,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给予补偿,这一规定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反对者往往认为此条违反公平原则。选择哪种救济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并且能够给予受害人最好的救济?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解决建筑物抛掷物、坠落物不明责任这一问题的最好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电子人"侵权责任能力在侵权法上表现为"电子人"侵权责任,对该责任的把握与认定,对于"电子人"侵权损害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电子人"侵权责任应实行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其阻却事由除不可抗力以外,尚有受害人对损害之发生存在故意、第三方有过错且是唯一可归责方、"电子人"沦为工具等情形。"电子人"侵权责任系自己责任,由电子人自主负责,在赔偿方面遵循"个体责任为主、社会化措施为辅"的原则。"电子人"侵权案件事实查明与一般侵权案件无异,加害行为及损害后果由原告方举证,实行推定因果关系,被告方可举证因果关系不存在而免责。  相似文献   

11.
共同危险行为制度是现代侵权行为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正确界定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合理确定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赔偿责任,高度重视执法的良好社会效果,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共同危险行为制度是现代侵权行为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正确界定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合理确定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赔偿责任,高度重视执法的良好社会效果,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烟灰缸”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具有侵权人不明确的特征,无法适用共同危险行为理论、建筑物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在我国现行法律中难以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民法典草案·侵权行为法草案》第56条的规定不尽合理,而依据公平原则确定相关人的民事补偿责任更有利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多车致一人损伤事故情形下,应将受害人的权利救济作为考量的首要因素。部分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认定交强险保险人和投保义务人的责任方式,应考虑交强险的功能定位;部分机动车不承担事故责任,认定交强险的责任主体,可突破事故的关联基础事实。对于超出或不属于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的部分,认定多侵权人的责任方式,应区分多人侵权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严格责任是英美法中的概念,由于严格责任制度损害人权,英美法严格限制其适用的领域。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无罪过责任,所以所谓"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是否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对我国刑法中责任主义的解释立场问题。我国刑法存在不少违反责任主义的规定,但不存在绝对责任。我国刑法应该承认公害犯罪特殊场合下的"推定责任"的合理性,并应在刑事诉讼中根据推定责任的规则来界定行为人的证明责任,它是在风险社会背景下责任主义松动的表现。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的严格责任,存在原因并非责任主义松动所致。  相似文献   

16.
股东的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而股东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条件在于公司人格独立。但公司股东利用法人制度赋予的法律优势,从事不法行为,攫取不法利益,巳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司问题”,本文从法理切入,对现实中各种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从法律制度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产品责任法应以保护处于弱地位的消费权益为出发点,对产品定义作出扩大解释;损害赔偿范围可借鉴英美法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责任主体的范围也应突破原先只有生产和销售才承担严格责任的规定,并指出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责任主体的具体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环境侵权     
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致生环境介质的污染或破坏,并进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侵害环境权是指侵害自然人享有的适宜其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权利,依法应当承担各种法律责任的行为.两者的概念、性质及其救济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建立两个法律体系分别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9.
浅析转化犯     
转化犯的概念,应包括罪与罪之间的转化,非罪与罪之间的转化以及罪(非罪)与拟制罪之间的转化.转化犯构成必须具有前行为、后行为以及实施该行为过程中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要求,且行为应符合法定的转化条件.在转化犯的分类上,不应将拟制的转化犯脱离转化犯范畴,否则会造成司法实践和转化犯理论上的混乱.判断转化犯的标准应以转化犯的构成要件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情形下,死者近亲属应享有自己固有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受害人致残或遭受其他严重伤害时,法律亦应对受害人近亲属所承受的精神痛苦给予有效的救济,在一定条件下受害人近亲属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