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大熊猫的研究,经过120多年已深入到各个方面,然而关于它的分类地位,迄今仍未取得共识,概分三派.一派认为它是高度特化的熊类,另一派认为它更接近于浣熊,再一派认为它应独立成为一类.古生物学家根据所发现的始熊猫化石,讨论了大熊猫的演化.但大熊猫的祖先到底是属于哪一类始熊,尚待进一步对古今熊类研究,方能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分类的近期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大熊因分类上属于浣熊,熊或独自一科,仍持纽着120年以来的争论,自OBrien等于1984-1985年进行蛋白持分子与DNA系列的研究后,到90年代,多数西方学者都同意将大熊猫隶属于熊科。但在中国,从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分子水平的研究,多数学者是仍坚持把大勇猛熊猫独立为一科。  相似文献   

3.
张乃军 《科技潮》2000,(6):32-33
大熊猫是极稀有的大型动物,有些人把它划为浣熊的亲缘动物(浣熊科),也有人认为它是熊科的一个特化分支。大熊猫产于我国四川的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的西南部。它喜欢生活在高山有竹丛的树林里。以竹子为食,也吃一些草根、植物嫩叶、花、鸟卵和小动物。它的前脚上有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全身骨骼(图版Ⅰ:1A)的研究中,我们已报道大熊猫腰带骨的特点(杨安峰、房利祥,1981)、大熊猫的脊柱和胸廓(杨安峰、房利祥,1982)。本文包括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头骨与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头骨的比较研究。 研究材料是1976年北京自然博物馆从四川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收集来的,共有6付完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古往今来一直把它视为一种极其稀有珍贵和神秘的异兽。它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学术价值。自1869年被西方世界发现以后,更是誉满全球。它们的生存现状,更引起国内外亿万人们的关注,尤以不少学者,更是由宏观到微观从不同学科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其规模之广,研究之深,成就之大颇为壮观。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大熊猫及食肉类4个科的动物——小熊猫、黑熊、家猫、家狗等的血清作材料,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对血清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各个区带含量,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处理,比较其差异程度。从所得到的数据表明,大熊猫既不同于浣熊科,也不同于熊科,而应该单独列为一科——即大熊猫科的见解。同时从亲缘关系来看,大熊猫与浣熊科的小熊猫较为亲近。  相似文献   

7.
1990年出版了第二届国际大熊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6月在华盛顿和1993年在成都召开了第三,四届国际大熊猎学术研讨会,1991年在哈尔滨与1994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三届熊类学术熊类学术研讨会。在几个国际会议的推动下,大熊猫的研究在形态分类,古生物,生态,遗传,生理生化,饲养繁殖,兽医和保护管理等多学科领域都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自1869年以来,争论己愈百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与小熊猫应独属一类;形态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1986年北京动物园等的专著告其大成;生态、生化和细胞遗传的研究,发表的论文近百篇,以1985年发表的《卧龙的大熊猫》一书在国内外最为系统;饲养繁殖、兽医与预防发表论文190余篇,五十余年先后有41家,曾饲养了240只大熊猫,其中有13处,共繁殖66胎,产仔100只,存活半岁以上的33只,现在国内外还约饲养有100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9.
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的大熊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举世闻名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是我国所特有的珍贵稀有动物。它现在仅分布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山地及其相邻的陕南、甘南部分地区。但在更新世中、晚期,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并且向北延伸到陕西、山西和北京的周口店一带。更新世以后,大熊猫无论在分布范围或个体数量上,都大大地缩小或者减少了,开始逐渐走向衰亡。进入更、全新世,大熊猫怎样从分布广泛逐渐变化到现在分布区的,本文试从历史动物地理的角度,以历史文献为主,结合动物学、古动物学、考古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资料,辅以湘西北部分地区调查,初步探索了近五千年来豫、鄂、湘、川间大熊猫的分布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与各种动物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熊猫(Ailuropda melanoleuca)的混合血清免疫家兔,获得兔抗大熊猫血清。用兔抗大熊猫血清作抗体,分别以黑熊、小熊猫等动物的血清作抗原,进行免疫扩散实验和对流免疫电泳实验.又作了大熊猫、黑熊、小熊猫及家狗的血清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结果表明,兔抗大熊猫血清与各种动物血清的沉淀反应从强到弱排列如下:大熊猫、黑熊(Selenarctotthibetanu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家狗(Canis familiars)、家猫(Felis bengalenis domestica)、黄鼬(Mustela sibirica)、大鼠(Rattus norvegicus)、山羊(Cepra hircus)。比较各类动物血清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可以看出大熊猫的血清蛋白质与黑熊最相似。  相似文献   

11.
收集雄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24小时尿,采用化学测定法,经抽提、显色反应及分光光度计比色等步骤,最后计算出尿17—酮类固醇的准确排出量。结果表明:1、雄性大熊猫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的排出量是3.22—8.55毫克,平均为5.82毫克。2、雄性大熊猫24小时尿中17—酮类固醇的排出量,虽与季节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明显,高峰值出现在3—5月份,最低值出现在6月份。3、年龄的大小与生活环境及食物,对雄性大熊猫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的排出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明显。4、我们认为,雄性大熊猫机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量低,是大熊猫在发情期内表现性欲低落的主要原因,建议在人工饲养中,增加含胆固醇量较高的食物的比例,同时在发情期前适当注射一定量的雄性激素。  相似文献   

12.
收集雌性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24小时尿,采用化学的测定方法,经水解,多次提取、皂化、甲基化及层析等过程,将尿中雌酮、雌二醇及雌三醇分离出来,经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比色,计算其准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一)、大熊猫24小时尿中雌激素总排出量是18.8—42.87mg,平均为31.32mg,其中雌酮为9.6—16.45mg,平均是12.81mg,雌二醇为3.0—8.7mg,平均为5.85mg,雌三醇为5.78—19.63mg,平均是12.67mg。(二)雌激素的总排出量及雌酮、雌二醇、雌三醇的排出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高峰值在三月下旬至四月初,十月份出现最低值。(三)雌激素的总排出量及雌酮、雌二醇、雌三醇的排出量与生态环境及食物有一定关系,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的三种激素的排出量均高于动物园饲养的大熊猫。(四)雌激素的排出量与年龄有关,高峰值在8—12岁。  相似文献   

13.
从大熊猫的生殖生理情况看,它具有每胎1-3仔的繁殖能力.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由于实施了人工授精,大熊猫的双胞胎率较高.从1978-1987年的资料看,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雌性大熊猫共产23胎,其中有10胎为双胞胎.令人遗憾的是,截止1991年,全世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双胞胎仅成活一例.造成双胞胎成活率低的原因,人们一般认为由于母乳量有限,不能满足双仔需要,造成幼仔体弱,难以抵御疾病.另外,对野生大熊猫双胞胎哺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1994,(2)
1.马来熊(Helarctols malayanus)食肉目、熊科,是熊科动物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1米左右,重45—50公斤,生活在热带、南亚热带雨林中,食性很杂,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及缅甸、印尼等地。2.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也称猫熊、大猫熊等,食肉目、大熊猫科,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大熊猫是“世界级”的珍贵动物,又是古老的孑遗动物,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目前野外生存仅一千只左右,所以特别珍贵。我国政府和科技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它们进行保护;许多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佛坪国家级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与同域分布的兽类物种活动节律,于2021年12月—2022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三官庙保护站冬、夏两季的兽类物种活动进行了调查。共布设44台红外相机,两季度累计4 363个相机工作日,获得1 150张兽类独立有效照片,共鉴定出18个兽类物种,分属4目11科。计算了冬、夏两季兽类物种相对丰富度(RAIs)。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兽类物种冬、夏两季的活动节律,并将大熊猫与同域分布,且存在生态位重叠的兽类的活动节律进行了重叠分析。研究结果可为佛坪保护区的大熊猫与同域分布动物的时空生态位分化,栖息地利用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的动物,对它的发展史的探讨有理论意义,因此,写了这篇短文,供讨论时参考.一、大熊猫的祖先大熊猫的祖先,在第三纪时,至今尚无所知.从一定的牙齿来看,与它有关的,可能有鬣熊、印度熊等,但在我国都是发现在北方的;而且它们的齿形,也都与大熊猫的不同,看来它们也不是它的直接祖先.就我们现在已知的化石来看,最早的大熊猫是更新世初期的大熊猫的小种.它已经是大熊猫属.从牙齿的性质来观察,它跟现代的大熊猫来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体形较小而已.一般的古生物,它最初发  相似文献   

17.
周梦江先生((叶适与永嘉学派》一书,从史学、哲学及其他方面评价叶适与永嘉学派。评介者冈元司先生认为“本书对于提携后学者研究永嘉学派来说,它毫无疑问占据着必读的领先研究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公路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生长状况的影响,2014年在四川省九寨沟县大熊猫栖息地内的公路网中,设置距公路不同距离的调查样方,测量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成竹的株高、基径、密度及环境因子等.研究结果显示:在距离道路垂直距离0~500m范围的5个梯度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无显著差异,但密度差异显著;在0~100m的5个距离组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华西箭竹株高、基径、密度与距公路距离均无显著相关性.华西箭竹株高主要与草本高度、苔藓层盖度和腐殖质盖度显著相关,基径主要与苔藓厚度显著相关,密度主要与上层植被盖度和草本层高度显著相关,即箭竹的生长状况主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虽然公路运营对华西箭竹生长状况无显著影响,但公路建设对道路旁的竹类损毁严重,包括人为砍伐、家畜啃食与践踏等.  相似文献   

19.
阿慧:老博,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我听说它的数量越来越少,如何保护大熊猫这个种群延续下去,科学家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博:全世界只有我国出产大熊猫,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达维德从中国带回一张大熊猫皮,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不久,一些动物园就纷纷派人到中国来寻找大熊猫,所以说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阿慧:我国的大熊猫一直是这么稀少珍贵吗?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生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数学者认为,大熊猫由于食物的高度特化,天敌,疾病,以及生殖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濒于绝种边缘。我们从野外获得10—15岁龄,正在发情的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研究,结合成都动物园人工繁殖大熊猫的观察及有关资料,认为大熊猫濒于绝灭的主要原因,是生殖能力的高度特化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至于食物的高度特化,天敌,疾病等则是第二位原因。拯救大熊猫单靠自然保护来繁衍后代,局限性极大,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日增,冷竹类的开花死亡等原因,更会加速大熊猫的绝灭。应当重视人工饲养繁殖,人工授精,人工喂养初生幼兽,以及外源激素引起的超数排卵,同期发情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