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朱喜超 《大自然》2021,(5):78-80,封3
什么是"牛"? 说到牛,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会是黄牛、水牛、牦牛或奶牛等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为人们提供肉、奶、役(耕地或拉车)用的家畜.从专业的分类学角度来阐述的话,"牛"是指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的一大群动物,全球有约8亚科50属143种,包括常见的家牛、绵羊和山羊,除了牛亚科的牛族统称为牛、羊亚科的羊族统...  相似文献   

2.
乙未话羊     
<正>2015年农历乙未。羊在十二生肖中居第八位,与十二地支配属"未",易卦以"兑为羊",2015年按传统十二生肖纪年属羊年。羊(Ovis),属哺乳动物真兽亚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食草反刍动物,是人们普遍饲养家畜。羊的祖先最早出现在距今4000万年前始新世地质年代的野羊。羊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山羊、绵羊、黄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91,(2)
在国内所有珍稀动物的研究中,大熊猫和丹顶鹤的研究队伍阵容庞大,且成果斐然.然而对塔尔羊(Hemitragus)的研究恐怕还是一个空白,因为尽管它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但至今人们连它的数量都无法大概估计.塔尔羊其实是三种野羊的统称.它们成群栖息,两性都有向后弯曲侧扁的短角.三种中最小的是阿拉伯塔尔羊(H·jayakari),肩高约60厘米,体灰褐色,毛质脆,较短;主要分布于阿曼山区,估计约2000头左右,虽然它受到当地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的岩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岩羊(Pseudois nayaur)又称石羊、蓝羊和青羊,属偶蹄目牛科。它形似绵羊,体型中等,其雄性体重大约50公斤,雌性大约30公斤。岩羊是典型高山动物,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锡金、克什米尔和蒙古等,国内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岩羊分为两个亚种,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岩羊属中国亚种,我们于1996年4—5月对贺兰山的岩羊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赛加羚羊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又名高鼻羚羊,在分类上属偶蹄目牛科。体形似黄羊,体重37—60公斤(雄)、29—37公斤(雌),体长104—144厘米,肩高70一80厘米(雄)、63—74厘米(雌)。头大而粗,耳小,眼突出;鼻部特别膨大而隆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故名“高鼻羚羊”。仅雄兽具角,长达28—37厘米,基部约3/4具环棱,呈琥珀色,微黄,半透明,是名贵的药材。这种羚羊尾很短,腿细;体毛浓密,较短,背部仓灰色,下颌及颈下有长毛栉,腹面和四肢内侧带白色,冬毛灰白色。  相似文献   

6.
盘羊属于偶蹄目牛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藏、四川、青海和新疆等省份。雄性盘羊的体重在100公斤左右,雌性盘羊的体重约为雄性的三分之一。盘羊雌雄都具角,但雄性的角特别粗大,且弯曲成360度,为螺旋状,非常壮观。在国际上,盘羊已被列入禁运动物的名单,受  相似文献   

7.
藏羚羊属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并被列为《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中,是世界范围内严格保护和禁止贸易的物种。藏羚羊生活于海拔4100~5200米之间的高寒荒漠草原和荒漠草甸环境中。主要食物为禾本科和莎草科以  相似文献   

8.
黄羊(Procapra guttrosa),又名蒙古瞪羚,属偶蹄目牛科原羚属。主要分布在原苏联、中国及蒙古。在二三百年前,黄羊分布很广:西起俄国阿尔泰山东南部秋伊草原,东到蒙古东  相似文献   

9.
蒙原羚受危     
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又名蒙古瞪羚、黄羊,与普氏原羚、藏原羚是近亲,同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羚属,是著名的植食性野生有蹄类经济动物。1989年蒙原羚被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蒙原羚列为易危种。前几年藏羚羊遭受的大规模盗猎现象蒙原羚于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又名扭角羚,属偶蹄目,牛科。它的形态、结构介于牛羊之间,在我国有两个亚种,即秦岭亚种和四川亚种。羚牛是我国特有的高山珍贵动物,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的吻,鼻宽大而裸露,前额向上隆起,双角扭曲奇特,所以在动物园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对动物学的研究也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羚牛在野外分布地区狭窄,数量不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衍后代难度很大,至今仅有几家动物园饲养和繁  相似文献   

11.
牛也咬人?     
牛生物学上将其划分为哺乳类、偶蹄目、牛科。其性温良易驯服,怎么会咬人呢? 今年7月19日,陕西省潼关县安乐乡确有一头怀胎9个月的秦川牛主动攻击牛主人,撞倒人后,咬伤身体十余处,幸亏村民们及时相救,才从“牛口”中夺回牛主  相似文献   

12.
羚牛(Burdorcus taxicolor Hodgson 1850)俗称野牛、白羊、犁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称之为勒依勒(彝族)、弄绒(贡嘎山藏族)、捷门呀(西藏东南部)、波谨(门巴族)等,产于中国、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及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因此它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在分类上,羚牛属于偶蹄目、牛科,是北美麝牛的近亲。这种动物1岁时开始长角:2至3岁时角直伸,似羚羊的角;3至4岁时开始扭转。先转向外,然后转向后。因此也被俗称为“盘羊”(当然与 Ovisammon 是不同的种)。随着年龄的增长,两角的基部越来越靠拢,角尖转向外后侧,故这种动物又得名“扭角羚”。  相似文献   

13.
<正>椴木,意杨,毛竹等试材用三种水溶性混合木材防腐剂(CCA、FBBCr、ACB)处理后,对杂色芸芝进行了毒性试验。以试材失重率的大小,表示药剂的防腐效果。试材失重率和吸药量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计算。如以CCA药剂为例,椴木、意杨、毛竹三种试材失重率(Y)与试材吸药量(x)的回归方程为: Y_椴木=-2.75x+37.77 Y_意杨=-3.04x+35.03 Y_毛竹=-1.44x+24.95 以椴木、意杨、毛竹为试材,CCA对杂色芸芝的毒性极限分别为11.92公斤/米~3、11.52公斤/米~3、17.34公斤/米~3,FBBCr对杂色芸芝的毒性极限分别为3.15公斤/米~3、4.64公斤/米~3、5.36公斤/米~3;ACB对杂色芸芝的毒性极限分别为39.96公斤/米~3、24.60公斤/米~3、38.92公斤/米~3。  相似文献   

14.
海南草地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收割样方法,测定了海南草地的现存量.矮草草地地上现存量(干重)0.18~0.42公斤/米~2,地下现存量约0.24公斤/米~2;中草草地地上现存量0.46~0.90公斤/米~2,地下现存量约0.49公斤/米~2;高草草地地上现存量0.81~1.40公斤/米~2,地下现存量约0.49公斤/米~2.草地现存量和土壤、气候及生物因子有密切关系.P C A及回归分析表明,在生物因子影响相近的情况下,现存量主要由土壤肥力决定,尤以速效钾、氮的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知识快餐店     
正牛、羊、鹿、犀牛、变色龙、独角仙,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答案就在它们的头上——都长着角!尽管大小粗细和弯曲程度各不相同,但牛、羊、羚羊等牛科动物的角都是不分叉的形状,它们的角被称为洞角,终生不更换,能不断生长。牛科动物通常只有一对角,但有些品种因为基因变异等原因能长出好几对角来。  相似文献   

16.
我省现有20多万公顷鱼塘.是城乡各地重要“菜篮子”,但鱼塘单产悬殊很大,凡鱼塘常年水深1米左右。年1/15公顷产为250公斤;水深1米半,1/15公顷产量为500公斤,水深2米以上,每1/15公顷产1000公斤,在这基础上加上微流水或其他机械增氧措施,则1/15公顷年可产1500公斤.目前,我省中低  相似文献   

17.
金雕(Aquila chrysaetos)是一种性情最凶猛、体态最雄伟的猛禽.成鸟体长近1米,翼展2米,体重4-5公斤.羽色上体棕褐,下体黑褐;尾羽根部及双翼下面有白斑,在空中翱翔时明显可见.金雕俗名鹫雕、金鹫、黑翅雕等,商业名称洁白雕,是国家一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金雕分布较广,遍及欧亚大陆及北美.我国金雕有两个亚种,即东北亚种(A.c.kamischatica)和华西亚种(A.c.daphanea).东北亚种仅见于东北西北部呼伦贝尔盟博克图、巴林等地区(繁殖  相似文献   

18.
用8种限制酶分析了5种牛科动物,羚牛、黄牛、水牛、绵羊和山羊的线粒体DNA的多态性。依据数学模型计算这5种动物间的遗传距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UPG和NJ两种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羚牛与牛和羊的分化时间分别为4.02Ma和3.72Ma,因此将羚牛归入羊亚科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企鹅     
企鹅是没有飞翔能力的一个海鸟类群,在分类上属于企鹅目企鹅科,全世界现存6属18种.其中体型最小的是小蓝企鹅(Edyptes minor,也称小鳍脚企鹅),体长只有40厘米,体重约1公斤;体型最大的是帝企鹅(Aptenodyfes forsteri)体长超过1米,体重可达40公斤.各种企鹅在外形上基本相同,上体均为蓝灰色或蓝黑色,下体多为白色.雌、雄两性在羽色上没有明显差别.不同种类企鹅的鉴别特征,主要在于头部和上胸部,例如  相似文献   

20.
前言罗伯逊易位是牛科核型进化的主要机制,而其结构变化,如:倒位、相互和串联易位等情况则较少见。除了罗伯逊易位外、麂属(Muntiacus)内出现的多次串联融合可能是小麂(M.reevesi)46条端着丝粒染色体演变为赤鹿(M.muntjak)6—7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原因。迄今为止,仅在牛科的库多羚羊(Tragelaphus Strepsiceros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