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液化气的特点   液化气(LPG:Liquid Pressured Gas),为烃类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丁烯,由于同分异构现象,实际上是8种组合.在常温、常压下,含4个碳原子以下的烷烃和烯烃为气体,含5个以上的为液体,含16个碳以上的是固体.正常情况下,液化气是无味的,但为了使人们对泄漏的液化气有所察觉,就要进行人工加臭,一般国内使用的是四氢噻吩(THT)和异硫醇(EM),这两种物质燃烧前后,均对环境和人体无害,加臭的浓度控制在45毫克/nm3左右.   ……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自合成的3种含Ln3+的二聚物晶体Nd2(CH3COO)4(ONO2)2(C12H8N2)2(A),Sm2(C6H5COO)6(C12H8N2)2(B),Eu2(C6H5COO)6(C12H8N2)2 (C)的UV-VIS-NIR光谱数据,依据Ln3+能级图以及相应光谱项和选律,对各谱带进行了分析指认,并通过与Ln3+离子和简单化合物Ln(NO3)3*6H2O光谱的对比,讨论了配位场对二聚物中Ln3+的f-f跃迁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及常规方法合成了3个双核稀土配合物Ho2(C7H4O2Cl)6(phen)2(1),Er2(C7H4O2Cl)6(phen)2(2),Nd2(C7H4O2Cl)6(phen)2(H2O)2(3).对3种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3种双核Ln(Ⅲ)的配合物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每个Ln(Ⅲ)离子均为8配位,2个Ln(Ⅲ)离子均由4个对氯苯甲酸根桥联;另2个对氯苯甲酸根均作端配体,配位方式不尽相同.重点研究了它们在近红外区的发光性能.此外,对这3个配合物的IR,UV-VIS-NIR和FP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同步辐射(SR)和分子束质谱(MBMS)研究了两种含氮燃料(吡咯和吡啶)分别在贫燃和富燃条件下的4个低压预混火焰.通过测量光电离质谱和扫描光电离效率谱(PIE),鉴别了火焰中的燃烧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在富燃火焰中容易产生乙炔(C2H2),而在贫燃火焰中则更容易形成一氧化氮(NO)/甲醛(HCHO).在4个火焰中同时观察到了HCN、C2H4、C3H4、C2H2O、HNCO、C3HN、C3H3N、C3H5N、C4H3N和C6H6等稳定中间体以及CH3、C3H3和C2H2N等自由基.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合成法, 得到了3种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 [Al(C9H8NO)3](1), AlO3; [Co(C9H8NO)3](2), CoQ3和[Cu(C9H8NO)2](3), CuQ2 . 并对3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确定了结构.3个晶体都属于单斜晶系的P2 (1)/n 空间群. 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是a=1.122 7(8) nm, b=1.301 7(9) nm, c=1.681 2(9) nm, β=95.064(9)°, V =2.447(3) nm3, Z =4, F(000)=1 024. 配合物(2)为a=1.1 240(12) nm, b=1.2 894(14) nm, c=1.666 5(18) nm, β=95.068(10), V =2.406(4) nm3, Z =4, F(000)=1 048. 配合物(3)为a=1.065 7(14) nm, b=0.861 1(11) nm, c=1.525 1(2) nm,β=102.229(2)°, V =1.367 7(3) nm3, Z =4, F(000)=716. 同时对3种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6.
在无水乙醇中,以苯甲酰甘氨酸(C9H9NO3,Benzoyl-gly)为配体,稀土钕为中心体,合成了一种稀土二元配合物,分别以咪唑(C3H4N2,Im)或苯并咪唑(C7H6N2,Bim)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TG-DTG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分别为:Nd(C9H8NO3)3·4H2O,Nd(C9H8NO3)3·(C3H4N2)·4H2O,Nd(C9H8NO3)3·(C7H6N2)·4H2O.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aus,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效果明显优于硝酸钕和配体.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荧光均源自配体,并且发生了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7.
用 Co2 (CO) 8与两个含 SPNNC五员杂环前配体 SP(C6H4 OR) (S) N(C6H5) NCMe(R=Me,Et) (1 -硫 -2 -对烷氧基苯基硫化磷 -3 -苯基氮 -4 -氮 -5-甲基杂环戊烯 )反应 ,得到三类六个含PNNC桥基和 S、P桥基配体的二核、四核钴簇 (其中五个为新物种 ) .在反应中 ,前配体中的 C-S、P-S、P=S、P-N键发生断裂 ,形成多种复杂分子片与金属原子配位 ,重新组建成三类不同的羰基钴簇 .对这六个物种进行了元素分析及 IR、1HNMR,MS表征 ,其化学式分别为 :Co4(CO) 10 (μ4 -S) (μ4 -PC6H4 OR) ( a:R=Me, b;R=Et) ,Co4 (CO) 10 (μ3 -S)〔μ-η2 -P(C6H4 OR) N(C6H5) NCMe〕( a:R=Me, b:R=Et)和 Co2 (CO) 5〔μ-η3 -P(C6H4 OR) N(C6H5) NCMe〕( a:R=Me, b:R=Et) .并用 X-ray衍射法测定了 b 的单晶结构 ,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I) /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9.0 65(4 ) ,b=1 0 .0 81 (2 ) ,c=1 6.663 (3 ) ;β=97.3 6(3 )°.分子骨架为平面三角钉型 .并对其它五个簇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夹心型磷钼簇基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C4H14N3)(C4H15N3)4{Na[Mo6ot5(H2PO4)4]2)·8H2O(化合物1)和{Ni[Mo6O15(H2PO4)4]2}(4,4'-bipy)3·H2O(化合物2,其中4,4'-bipy为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相似文献   

9.
选用7种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全电子双ζ加极化加弥散函数基组(DZP++)下,对烷基硫自由基及其负离子进行系统研究,获得它们的基态结构和电子亲合能.结果表明,B3LYP方法预测的绝热电子亲合能与实验值吻合,平均绝对误差是0.047 eV;预测的电子亲合能分别为1.838 eV(CH3S),1.925 eV(C2H5S),1.939 eV(n-C3H7S),1.961 eV(n-C4H9S),1.969 eV(n-C5H11S),2.023 eV(i-C3H7S)和2.055 eV(t-C4H9S).  相似文献   

10.
基于SF6等气体组分分析在电气设备故障/缺陷诊断中的显著作用,采用双通道气相色谱-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GC-PDHID)建立了SF6电力设备中17种常见的气体组分(CO、CF4、CH4、CO2、C2F6、C2H2、COS、C2H4、C2H8、H2S、SO2F2、C3F8、C3H6、C3H8、CS2、SO2、S2OF10)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发现,通过采用双通道气相色谱的方法将不同的气体组分切换到由0.5 nm柱和Poropak Q柱组成的通道A以及由HP-5毛细管柱组成的通道B,17种气体中除了C2H4与C2H6、C3H6与C3H8无法分离外,其余各组分均得到的良好的分离。同时,PDHID对这17种气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7种气体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检出限(LOD)为10-8(SO2F2)~10-6(CO2)。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对该15种气体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用以上的方法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气体组分进行分析,检测到N2、O2、CO2、CF4、SO2、SO2F2等。其中,SO2和SO2F2的检出说明该GIS设备内可能发生了火花放电。  相似文献   

11.
用密度泛函理论B3P86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计算沙利度胺(C13H10N2O4)手性分子第1~第8个激发态的激发能(ΔE)、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并研究外电场对C13H10N2O4手性分子激发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13H10N2O4分子各激发态的ΔE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即电子在有限外电场作用下不易被激发.  相似文献   

12.
用 P2 S5分别与萘和二茂铁反应 ,得到两种配位基前体 :C10 H7PS SSPSC10 H7( L1,C10 H7为 naphthyl萘基 )和 Fc PS SSPSFc ( L2 ,Fc为二茂铁基 ) .L1和 L2 分别与 Co2 ( CO) 8反应 ,得到两种新的含 S、P桥基的六核钴羰基簇合衍生物 :Co6( μ3-S) 2 ( μ4 ,η2 -SPC10 H7)( CO) 14 ( )和 Co6(μ3-S) 2 (μ4 ,η2 -SPFc) ( CO) 14 ( ) .L1与 Ru3( CO) 12 反应得到 Ru3(μ3-S)(μ-H) 2 ( CO) 9( )和 Ru4 (μ3-S) (μ3-PC10 H7) ( CO) 10 ( ) .通过元素分析和谱学表征 ,对簇合物 ~ 的结构进行了推测 .  相似文献   

13.
以溴化铜和溴化苄基三苯基鏻盐为原料,在含有氢溴酸的甲醇溶液中合成了1种含四溴合铜配阴离子的苄基三苯基季鏻盐[BnTPP]_2[CuBr_4]·2H_2O([BnTPP]~+为苄基三苯基鏻鎓离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季鏻盐[BnTPP]_2[CuBr_4]·2H_2O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为:a=0.871 6(1)nm,b=1.641 5(2)nm,c=1.646 8(2)nm,β=96.156(3)°,V=2.342 5(4)nm~3,Z=2,Dc=1.596 g/cm3,GOOF=1.032,R1=0.046 8,wR2=0.096 4.季鏻盐由1个[CuBr_4]~(2-)阴离子、2个[BnTPP]~+阳离子和2个水分子组成,相邻阳离子通过苯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二聚体;晶体中的C—H…Br、O—H…Br和C—H…O氢键使整个分子形成了网状结构.抗菌活性表明,[BnTPP]_2[CuBr_4]比[BnTPP]~+Br~-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2,2'-联吡啶与硝酸铜在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双核铜配合物[Cu2(C8H3NO6)2(C10H8N2)(H2O)2]·2H2O(C8H3NO6=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C10H8N2=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IR和元素分析的表征.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753 4(19)nm,b=1.046 7(3)nm,c=1.204 4(3)nm,α=87.835(2)°,β=74.911(3)°,γ=77.437(3)°,V=0.894 9(4)nm3,Z=1,Dc=1.725 g/cm3,μ=1.277 mm-1,F(000)=474,R=0.038 2.中心铜离子为五配位,配位原子在铜离子周围排列成四角锥状.呈中心对称关系的两个不对称配位单元通过Cu-O键连接形成二聚体.离散的配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和C-H…π等超分子弱相互作用力构筑并稳定了空间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含Ln3+的化合物[Er2(p-CH3 C5 H4 COO)10(Phen)2](1),[H02(p-CH3 C5 H4 COO)10(phen)2](2),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固态粉末的IR、UV-Vis-NIR吸收光谱以及近红外发射光谱,并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化合物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得到的结果表明具有刚性共轭结构的配体能够为敏化Ln3+的发光供给能量.使其在近红外区具有明显的发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酸、己二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具有3D无限结构的Pr(Ⅲ)配位聚合物[Pr2(C8H4O4)2(C6H8O4)·4H2O]n(C8H4O4=邻苯二甲酸根;C6H8O4=己二酸根).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聚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聚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不对称单元中含有2个不等效的Pr(Ⅲ)离子,配位数分别为8和9.在晶体中,Pr(Ⅲ)离子被邻苯二甲酸根和己二酸根连成了3D无限网状结构.在室温下,测定了其固态粉末的IR(红外),UV-Vis-N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以及可见区和近红外区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指认.此外,该配聚物在近红外区表现出了Pr(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应主要归功于配体的敏化作用,并且该发射带与Pr(Ⅲ)离子的理论发射带相比出现了位移现象,也与配聚物的UVVis-NIR吸收光谱可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一般金属正常的蠕变过程包含二个主要阶段:不稳定阶段(β-流动)及稳定阶段(k-流动),研究预加冷加工对蠕变性质的影响将分别研究它对二个阶段的影响。 预加冷加工对金属蠕变性质的影响曾经一系列作者研究过: E. N. da C. Andrade (1914),铅丝加冷扭(1)。 J.N.Greenwood及H.K.Worner。(1939),铅合金加冷辗(0—15.5%)(2)。 J. McKeown及 L. M. T. Hopkin(—), Tadanac铅加冷抽(0—10%)(3)(4)。 H.R.Zchokke及K.H.Niehus(1946),镍铬合金钢加冷拉(0—35%)(5)(6)。 A.J.Kennedy(1949),铅加冷拉(0—16%)(7)。 E· N. da C. A…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二价稀土金属配合物(η5:η1-C9H6CH2CH2CH2NMe2)2YbII(1),[{η5:η5:η1-(C9H5CH2SiMe2NC4H8)2}EuI2I(μ-Cl)]2[μ-η3:η5:η1:η3:η5:η1-(C9H5CH2SiMe2NC4H8)2].C7H8.(C6H6)0.5(2),and[η5:η1-C9H6CH2SiMe2NC4H8]2YbII(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活性.探索了催化剂与MMA单体摩尔比、溶剂的极性、温度对MMA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合成方法合成了2个由2,2′-联咪唑修饰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H3(biim)2](C4H8O2)2[PW12O40].11H2O(1)和[H3(biim)2](C4H8O2)3[PMo12O40].3H2O(2)(H2biim=2,2′-联咪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IR光谱和电化学分析等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化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分子间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和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Ni(C14H10N2O3)(C5H5N)3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含水杨醛缩水杨酰腙的镍的配合物Ni(C14H10N2O3)(C5H5N)3 (C5H5N为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2.043 9(2) nm,b=1.353 5(1) nm,c=2.066 1(2) nm,β=107.750(3),V=5.443 5(8) nm3,Z=8,Mr=550.25,Dc=1.343 g·cm-3,μ=0.752 mm-1,F(000)=2 288,R=0.052 6,wR=0.090 3.中心镍离子与水杨醛缩水杨酰腙配体提供的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以及3个配位吡啶的氮原子配位,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配位构型.在标题配合物中,水杨醛缩水杨酰腙三啮配体以负二价的阴离子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