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5—位取代的2—甲氧基—1.3—苯二甲醛与乙二胺、丙二胺在无水乙醇中缩合,非模板法合成了九个新的[2 2]大环Schiff碱。所以化合物均经IR,’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2-[1-(2-吡啶)乙氧基]乙酸2-取代胺基乙酯衍生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使用2-乙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Whol-ziegler反应得到2-(1-溴乙基)吡啶(2),再与羟基乙酸乙酯的醇钠盐缩合得到2-[1-(2-吡啶)乙氧基]乙酸乙酯(3),化合物3与2-取代胺基乙醇在二丁基氧化锡催化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2-[1-(2-吡啶)乙氧基]乙酸-2-取代胺基乙酯(4~12)。采用通道式水迷宫法测定了化合物(5,6,10)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化合物6和10对400 mL/L乙醇所致小鼠学习记忆再现困难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3.
利用2-羟基萘醛、三乙撑四胺与ZnSO4·7H2O或NiCl2·6H2O的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Schiff碱的配合物,即[ZnII(L1)(H2O)](1)(H2L1=N,N’-二-(2-羟基萘甲叉基)乙二胺)、[NiII(L2)]Cl·H2O(2)(HL2=9-(9-萘甲叉基,3,6,9-三氮杂壬基)-3,4;7,8-二-(1,2-萘并)-2,6-二氧,9-氮-二环[3,3,1]-3,7-庚二烷)和[NiII2(L3)(Cl)2](3)(H2L3=N,N′-二-[(2-羟基萘甲叉胺)乙基]吡嗪).晶体结构分析揭示:这些配合物中的Schiff碱配体都经历了由金属离子主导的重构,从而例证了金属离子的模板作用.此外,荧光分析表明:1具有光致发光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王莉 《甘肃科技》2012,28(21):71-73
合成Salen型Schiff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研究它们盼l生质及应用,对配位化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笔者用5-硝基水杨醛分别与4种新型二胺反应,共制备出4个对称的Salen型双肟化合物。它们分别为:4,4’-二硝基-2,2’-[1,2-亚乙二氧基双(氮次甲基)]二酚(H2L1)、4,4’-二硝基-2,2’-[1,3-亚丙二氧基双(氮次甲基)]二酚(H2L2)、4,4’-二硝基-2,2’-[1,4-亚丁二氧基双(氮次甲基)]二酚(H2L3)和4,4’-二硝基-2,2’-[1,5-亚戊二氧基双(氮次甲基)]二酚(H:L。),通过溶解性实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试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可为双肟化合物的深人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与乙酸乙酯混合发生缩合反应,得到2,6-二乙酰吡啶(DAP)Ⅰ,将Ⅰ与2,6-二甲基苯胺发生缩合反应,获得2,6-二乙酰吡啶缩2,6-二甲基苯胺双希夫碱化合物Ⅱ.并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Ⅱ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两个芳环与吡啶环没有通过两个亚甲胺基(CN)形成π键共轭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2-吡啶甲酸,水合肼和5-溴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N'-(5-溴-2-羟基苄基)-2-吡啶甲酰肼Schiff碱,通过IR、MS、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该化合物,并对其紫外吸收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醛和对甲氧基水杨醛分别与2,2’-(邻氨基苯胺基)丙烷缩合得到2个由柔性烷基链桥连的双Schiff碱配体C29H28N4O2[H2L1]和C31H34N4O4[H2L2]·Schiff碱配体H2L1与Ni(CH3COO)2·4H2O作用、H2L2与Co(NO3)2·6H2O作用,分别得到镍(Ⅱ)和钴(Ⅲ)的Schiff碱金属单核配合物[Ni(L1)](1)和[Co(L2)]+·NO3-(2).用FTIR、元素分析和UV-vis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具有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8.
选择2,4-二氧代戊酸甲酯与4,5-二甲基环己烯、甲叉基环己烯或者甲叉基环己烷进行了[2+2]环加成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环加成产物可以选择性重排成多羰基化合物.同时,对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所得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9.
以4-三氟甲基苯甲醛、4'-硝基苯乙酮和醋酸铵为原料,在冰醋酸介质中,通过改进的Chichibabin反应得到了二硝基化合物4-(4-三氟甲基苯基)-2,6-二(4-胺基苯基)吡啶(TMPBNPP),继而用Pd/C和水合肼将TMPBNPP进行还原,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吡啶环和三氟甲基侧基的芳香二胺4-(4-三氟甲基苯基)-2,6-二(4-胺基苯基)吡啶(TMPBAPP),2步反应总收率为48;,并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4种氨基醇取代吡啶酰胺分子吡啶-2,6-二[N-(1'-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2'-羟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甲基-2'-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的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比较分析了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并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Zn(Ⅱ)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4种锌(Ⅱ)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相同,均为1∶1型(ML),其中酰胺键的N原子和吡啶环的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金属离子Zn(Ⅱ)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硅钨酸盐担载的有机无机复合物[Zn (2,2'-bipy) 3 ]1.5 [SiW12O40Zn(2,2'-bipy)2 (OH) ]·0.25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SiW12O40Zn(2,2'-bipy)2 (OH) ]^3- 杂多阴离子,1.5个[Zn (2,2'-bipy) 3 ]^2+ 阳离子和0.25个结晶水分子.在[SiW12O40Zn(2,2'-bipy)2 (OH) ] ^3- 杂多阴离子中,Keggin阴离子 [SiW12O40]^4-通过一个端氧原子与[Zn (2,2'-bipy) 2 (OH) ]^+共价相连.TG-DTA热分析曲线表明多阴离子的骨架在618℃分解.  相似文献   

12.
以4'-正-烷氧基联苯基-4-甲酸和2,5-二羟基苯醌为原料,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品性2,5-双E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1)和2,5-双E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酚(化合物2).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品行为用示羞扫捕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2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品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于数增加,化合物2的熔点(Tm)和液品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一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Co(II),Ni(II)的氯化物和2-乙酰吡啶、乙醇胺为原料合成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一锅煮"法合成得到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23H22N4OCoCl2].(CH3CH2OH)(1)和[C23H22N4ONiCl2].(CH3CH2OH)(2)。结果根据结构分析推测,2-乙酰吡啶、乙醇胺在金属离子模板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反应,形成了新的Schiff碱配体。结论配合物的结构测定表明,新的N4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其中有3个N原子与金属配位,另有2个抗衡阴离子Cl^-参与配位,配位单元呈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MN3Cl2]。  相似文献   

14.
针对2-[(1’S,2’R)-(2’-羟基-1’,2’-二苯基乙基)氨基]-3,4-二酮环丁烯硫醇钠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它与常见金属离子的作角。实验表明,该化合物是一个优良的手性配体。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吡啶-2,6-双酰胺分子吡啶-2,6-二[N-(1'-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2'-羟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的镉(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确定配合物的组成,比较分析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Cd(Ⅱ)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3种镉(Ⅱ)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相同,均为1∶1 ML型,配体中两个酰胺键N原子和吡啶环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16.
利用^1H NMR技术,考察了新近合成的改性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与5,5’-二甲基-2,2’-联毗啶(55’)、N-卞基-3-羟基吡啶(f9)、2-苯基-咪唑[4,5-f],10-邻菲咯啉(SCI)以及N,N’-二卞基-4,4’联吡啶(fx)等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为客体的相互作用,解析、推测和归纳了这些作用产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2-巯基苯并咪唑经溴化反应得到2-溴苯并咪唑.然后与ω-溴代苯乙酮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进一步得到中间体.最后通过Cu(Ⅰ)催化偶联关环得到产物2-苯基噁唑[3,2-a]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13CNMR得到了证实.初步考察了溶剂、碱、配体对Cu(Ⅰ)催化偶联关环得到产物2-苯基噁唑[3,2-a]苯并咪唑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巯基苯并咪唑经溴化反应得到2-溴苯并咪唑,然后与ω-溴代苯乙酮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进一步得到中间体,最后通过Cu(I)催化偶联关环得到产物2-苯基噁唑[3, 2-a]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13CNMR得到了证实。在本文中,我们也初步考察了溶剂、碱、配体对Cu(I)催化偶联关环得到产物2-苯基噁唑[3, 2-a]苯并咪唑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开链冠醚:2,6-二(8′-喹啉氧甲基)吡啶,并研究了其与CdCl2·2.5H2O的配位反应,得到标题配合物:[Cd(C25H19N3O2)H2O](μ-Cl)[Cd(C25H19N3O2)Cl][CdCl4],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由两个配阳离子[ClCd(C25H19N3)]^+,[ClCd(C25H19N3)H2O]^+和一个配阴离子[CdCl4]^2-组成,两个配阳离子中,中心离子Cd^2+除与开链冠醚中的N、O原子配位之外,还分别与Cl^-、H2O配位,配位几何构型均为变形五角双锥.两个配阳离子之间通过Cl桥键相连.配阳离子与配阴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中性分子.  相似文献   

20.
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化合物[C10N2H10]2[H2P2Mo5O23]·2H2O,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线单晶衍射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表征.晶体数据结果表明,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0.99515(11)nm,b=1.12367(13)nm,c=L758I(2)nm,a=73.454(1)°,β=84.036(1)°,γ=68.002(1)°,V=L7473(3)nm3;Z=2;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3=O.0305,wR2=0.0773.标题化合物由两个质子化的4,4’-联吡啶和一个杂多阴离子[H2P2Mo5O23]4-组成.循环伏安法显示该化合物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能,电子转移数为1,相关电对为Mo(Ⅵ)/M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