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钙基吸收剂是CO2捕集技术中常用的吸收剂,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天然钙基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下降明显.采用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与葡萄糖酸镁(C12H22MgO14)及L-乳酸铝([CH3CH(OH)COO]3Al)作为前驱物,通过湿法混合的方法处理,制得了5种新型钙基吸收剂,试验研究了其吸收CO2的循环吸收能力及循环稳定性,分析了吸收剂组分、煅烧温度、煅烧气氛等条件对新型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此前驱物制备的吸收剂,其循环反应特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钙基吸收剂;其中,CaO/MgO(75wt%/25wt%)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吸收能力,CaO/Ca9Al6O18(75wt%/wt25%)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研究煅烧条件对这两种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到:850℃时,吸收剂表现出最佳的反应特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收剂的循环吸收能力有所下降;煅烧气氛对吸收剂循环吸收特性的影响与煅烧温度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建的热重分析仪进行分析纯CaCO3和石灰石2种不同钙基吸收剂煅烧分解的热重实验,得到温度对2种钙基吸收剂煅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考察动力学参数间的补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分析纯CaCO3和石灰石煅烧反应动力学参数随煅烧温度变化而变化,二者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但是各自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通过对反应性指数、反应速率常数以及补偿线差异的分析,得出补偿线的高低可以成为判别不同钙基吸收剂分解快慢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合山煤在O2 /CO2 方式下SO2 的生成特性 .结果表明在O2 /CO2 方式下 ,由于燃煤的燃烧特性和钙基吸收剂的煅烧分解特性不同于传统燃烧方式 ,SO2 的生成速度加快 ,生成量较空气气氛下大为减少 ,钙基吸收剂的脱硫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表明O2 /CO2 方式有利于钙基吸收剂高温脱硫  相似文献   

4.
在半干法烟气脱硫试验中,分别就水和水蒸气对钙基吸收剂脱硫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从化学反应热力学及反应动力学分析可知,与液态水活化钙基吸收剂相比,水蒸汽活化后吸收剂的脱硫性能有了比较明显地提高,吸收剂的失效时间和利用率都有所提高。钙基吸收剂的利用率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当烟气含湿量为20%时,水蒸气活化下,吸收剂的利用率可达到20%左右,比液态水的活化高10%。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煅烧法制备ITO粉体,并通过测定所得ITO粉体在8~12 GHz频率段的微波吸收率,考察制备条件和制备方法对ITO粉体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水热-煅烧法制得的ITO粉体微波吸收性能优于化学共沉淀法得到的ITO粉体微波吸收性能,最大吸收率可达-34 dB,频宽为8.8~10.5 GHz。水热-煅烧法中,水热反应温度影响ITO粉体的微波吸收性能,随水热反应温度的增加,微波吸收率先增大后降低;随煅烧温度的增加,ITO粉体微波吸收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燃煤在O2/CO2方式下SO2生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合山煤在O2/CO2方式下SO2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在O2/CO2方式下,由于燃煤的燃烧特性和钙基吸收剂的燃烧分解特性不同于传统燃烧方式,SO2的生成速度加快,生成量较空气气氛下大为减少,钙基吸收剂的脱硫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明O2/CO2方式有利于钙基吸收剂高温脱硫。  相似文献   

7.
活化粉煤灰超细粉体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温煅烧与控制C2S晶相转变来活化粉煤灰及制备粉煤灰超细粉体,用X射线衍射法对粉煤灰及活化粉煤灰的矿物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活化粉煤灰的主要矿物为硅酸二钙(C2S)和七铝十二钙(C12A7).研究结果显示影响硅酸二钙晶相转变的主要因素有钙硅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样品冷却方式等,并给出了有利于硅酸二钙晶相转变的最佳参数.通过有效消除阻止C2S晶相转变的干扰因素,粉煤灰高温烧结料自粉化率可达到100%,自粉化料平均粒径小于1.0μm.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酶解骨粉对低钙大鼠的补钙效果,经过六周低钙饲养SD大鼠构建低钙模型,连续四周分别灌胃给予低钙大鼠200、400和800 mg/kg酶解骨粉溶液.对大鼠股骨进行HE染色分析,测定股骨力学指标、骨密度、干重灰重、骨钙和骨磷含量,并测定钙的表观吸收率.实验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骨小梁显著减少,骨髓腔明显扩大.给予酶解骨粉后大鼠骨小梁数量增加,骨髓腔面积减小.高剂量酶解骨粉组大鼠的骨密度提高了14.1%,股骨钙磷含量和钙表观吸收率也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酶解骨粉能够促进低钙大鼠钙的吸收,提高大鼠骨密度,增加体内骨钙含量,或是一种潜在的补钙制剂.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高效燃烧固氟剂,通过实验研究了碱土金属化合物的燃烧固氟效果。结果表明:ⅡA族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对煤中氟的析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固定作用。且随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其化合物的固氟效果越好。根据廉价易得、广泛可取的原则,吸收剂的选取以钙基碳酸盐和氢氧化物最为合适。燃烧温度和停留时间对钙基吸收剂固氟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燃烧固氟实际中,应针对不同燃烧方式选用相应类型的钙基固氟剂或开发耐高温固氟剂。  相似文献   

10.
胺法脱碳系统模拟及吸收剂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选择性能较好的吸收剂,以一乙醇胺溶液(MEA)、二乙醇胺溶液(DEA)、甲基二乙醇胺溶液(MDEA)、2-氨基-2-甲基-1-丙醇溶液(AMP)为目标吸收剂,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各种吸收剂吸收CO2的工况,比较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吸收剂的吸收率、能耗和吸收剂成本等参数。结果表明,4种吸收剂中MDEA的运行成本是最低的,脱除CO2的能耗为3.01GJ.t-1、吸收剂成本为32.4元。还针对MDEA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别考察了入口吸收剂量、塔高和级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为相关参数的优化组合提供了初始数据。  相似文献   

11.
氢氧化锂-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高浓度CO2对人体的伤害,研制了一种氢氧化锂-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来对CO2进行化学吸附,观察了通风工况和多级吸附方式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进风温度或降低进风速度使材料吸附率升高;而相对湿度对材料吸附率没有影响。在分别进行的3、6、10级吸附试验中。材料吸附率最大变化幅值为1.8%。该材料吸附二氧化碳的性能稳定,适合在地下工程、潜艇等湿度较高的密闭环境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制备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的可逆变色干燥剂,经过分析研究钙基膨润土的吸湿机理与吸湿性能,通过多种尝试与多条途径,以及大量实验、测试、比较,筛选出了能够提高钙基膨润土吸湿能力的吸湿增效剂和可以加强其物理强度的粘合剂,优化了各种组分的配比,优选出最适宜的材料配比方案,基本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这种钙基膨润土干燥剂具有足够的吸湿容量、持久的吸湿性能、良好的变色特征,循环使用不易潮解,制备过程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3.
乙醇胺为主体的CO_2吸收剂的复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善乙醇胺(MEA)水溶液吸收负荷、吸收速率、再生程度和防腐蚀等性能为目标,对以MEA为主体的复配吸收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EA水溶液中加入哌嗪(PZ)或者2-氨基-2-甲基-1-丙醇(AMP)能提高MEA水溶液吸收CO2的负荷、平均吸收速率和再生性能。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膜型缓蚀剂能有效抑制吸收剂溶液对碳钢的腐蚀,吸收剂溶液对碳钢的腐蚀速率从无缓蚀剂条件下的1.96 g/(m2.h)可降低到0.2 g/(m2.h)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吸收剂溶液的防腐蚀性能,对碳钢材料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缓蚀效果为偏钒酸钠铬酸钾重铬酸钾亚硝酸钠硝酸钠磷酸钠亚硫酸钠。  相似文献   

14.
摇瓶发酵过程中OUR,CER和RQ的在线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一种特制摇瓶可在线检测摇瓶发酵过程中N2,O2,CO2的浓度变化,继而能进一步得出过程中摄氧率,二氧化碳释放率和呼吸商随发酵时间的变化,并以酵母菌为对象菌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该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位法和酸碱度法的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醇胺溶液具有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及再生简单的特点,采用电位法和酸碱度法对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吸收二氧化碳特性进行研究,揭示电位、酸碱度与吸收速率、吸收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察醇胺溶液再生二氧化碳的特性,提出测定溶液中醇胺浓度和CO2体积分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MEA和DEA是优良的醇胺吸收剂;做出速率-电位曲线或速率-酸碱度曲线,就可以利用电位法或酸碱度法对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程度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碳捕集原料气的特性,采用COSMO-RS软件,计算了温度为298.15K,150种不含N原子的常用有机溶剂与CO2体系的亨利系数。结果发现溶剂分子含羟基数目越多,CO2的溶解量越低;醚、酮、酯类溶剂溶解CO2性能较好;酸、醇、烷烃溶解CO2能力较差。采用等温合成法测定了温度为298.15K,压力范围为0~1.3MPa,CO2在4种富含醚基酯基吸收剂中的溶解度,计算了体系的亨利系数。结果发现实验数据与预测值一致性较好,其中卡必醇醋酸酯表现最为优异,是适合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碳捕集、并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物理吸收剂。  相似文献   

17.
FeSO4溶液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烟气脱硫新工艺.实验在无其他催化剂条件下进行,FeSO4为脱硫吸收液.脱硫过程中加入铁屑以实现高脱硫率和回收硫的目的.对比实验发现加入铁屑可显著提高SO2脱除效率.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脱硫率与吸收液pH的变化同步.吸收液中总铁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问的变化及初始FeSO4物质的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显示,在保持较高脱硫率的同时,制取高浓度FeSO4溶液是可行的.并调查了吸收温度、液气比、空塔气速和SO2入口质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聚天门冬氨酸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常用的吸水量测定方法考察聚天门冬氨酸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得出茶袋法更适合对其性能研究,采用此法测定吸水率的最适条件为:干树脂质量为02?g;在标有刻度的水槽中同时测定若干个样品;凝胶态树脂在吸水1,6,24h后测定吸水率;白色块状(含粉末状)树脂在吸水10,30min,10,22h后测定吸水率。文中还探讨了树脂的外部形态及部结构对其吸水性能的影响,发现白色块状和粉末状树脂的吸水率和吸水速度高于凝胶态树脂,树脂外观结构越疏松吸水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9.
乙醇胺/多胺的脱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应用于烟气脱CO2的吸收剂以乙醇胺(MEA)水溶液为主,提高其性能是吸收法脱CO2的关键。对相同浓度的MEA及其与4种多胺,包括N-(2-羟乙基)乙二胺(AEEA)、哌嗪(PZ)、二乙烯三胺(DETA)和三乙烯四胺(TETA),所组成的混胺水溶液(MEA/多胺)对CO2的吸收、再生性能和腐蚀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胺含量较低的MEA/多胺的吸收和再生性能都较MEA所有提高,腐蚀速度较MEA降低。但是多胺含量增大,再生率有所降低。因此,适当含量多胺的MEA/多胺是较MEA高效的吸收剂;4种混胺中,MEA/DETA和MEA/TETA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0.
A new absorbent of nanometer-size TiO2 colloid for Cu(Ⅱ)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The adsorption rate could reach above 99% when the pH values were at the range of 5-6. The adsorption balance time, adsorption capacities, and the eluent were investigated. A novel method of trace Cu(Ⅱ) preconcentration and separation with nanometer-size titanium dioxide colloid and determination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FAAS) was advanced. The detection limit (3σ) of the method was 1.15 μg· L~(-1) ,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1.53% (n=6). Environmental sample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and it came out that the recovery rates were between 95.9% and 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