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抑制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的有效杀菌剂,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3种污染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 roseas)、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和毛霉菌(Mucor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3种污染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WP)和40%腈菌唑悬浮剂(SC)对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4.07 mg/L和7.24 mg/L;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WG)、250 g/L嘧菌酯SC、3%中生菌素WP对产红青霉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3.48、7.94、8.71 mg/L;3%中生菌素WP和250 g/L嘧菌酯SC对毛霉菌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12.02 mg/L和28.84 mg/L。综上所述,3%中生菌素WP对3种污染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和广谱的杀菌作用,在生产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省花江峡谷地区发生的砂仁病害进行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根据病害发生的症状特点和病原菌形态特征,确定该病害为砂仁叶枯病,其病原菌为(Pestalotiopsissp.);杀菌剂对其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对砂仁叶枯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为7.7243μg/mL.  相似文献   

3.
对红叶石楠发生的病害进行实地调查和室内研究,根据病害发生的症状特点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相关文献,确定该病害为红叶石楠灰斑病,其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e)真菌。用5种杀菌剂对分离培养的红叶石楠灰斑病菌的菌丝和孢子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5%井冈霉素对红叶石楠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EC50分别为0.0613g/L和0.0360g/L;其次是75%百菌清,对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2627g/L和0.1335g/L;70%乙铝·锰锌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弱,EC50为1.1676g/L;65%代森锌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毒力最弱,EC50为0.6666g/L。  相似文献   

4.
《武夷科学》2019,(1):40-44
近年来,雷公藤炭疽病为害日趋严重,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选择4种市售杀菌剂对雷公藤炭疽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菌剂对菌丝抑制效果最好的是苯甲·丙环唑,其次是多菌灵,EC_(50)分别为0.136、0.166 mg·L~(-1);杀菌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毒力结果表明,抑制效果最好是多菌灵,EC_(50)为0.164 mg·L~(-1),抑制效果最差的是嘧菌酯,EC_(50)为0.271 mg·L~(-1)。表明多菌灵和苯甲·丙环唑这2种药剂对雷公藤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用于田间防治试验,为进一步筛选生产防治使用的杀菌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防控马铃薯干腐病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用50%硫磺·多菌灵(WP)、60%唑醚·代森联(WG)、60 g/L戊唑醇(SC)、80%多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对马铃薯干腐病菌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  相似文献   

6.
刘春英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1):69-70,107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棉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受试的6个杀菌剂对棉花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扑海因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43 ppm,多菌灵EC50为0.057 ppm.2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药剂浓...  相似文献   

7.
正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胶孢炭疽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pauld. H. Schrenk)是引起板栗内腐病的主要致病菌[1~3]。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唑醚戊唑醇、精甲噁霉灵、嘧霉异菌脲、异菌氟啶胺是目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具有高效、安全、低毒、较强广谱性的特点,本试验选择上述6种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长柄链格孢菌和胶孢炭疽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8.
8种杀菌剂对雪莲果褐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锉水分散粒剂、206.7g/L噁酮·氟硅唑乳油、125g/L氟环唑悬浮剂、250g/L吡唑嘧菌酯乳油、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以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制作用最好,其EC50为0.28mg/L。  相似文献   

9.
采用培养皿滤纸抑菌圈法,测定三种杀菌剂(利得,克露,速克灵)不同浓度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三种杀菌浓度在5120mg/L时,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率利得为71.33%,速克灵为59.67%,克露为34.67%,20mg/L时三种药物的抑菌平均为零。抑菌效果以利得最高,是速克灵的1.12倍,克露的2.85倍。  相似文献   

10.
用保丰、吡虫啉、抗蚜威,乐果等四种药剂对温室栽培辣椒上为害的桃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5%保丰乳油毒力最强,10%吡虫啉,50%抗蚜威的毒力次之,40%乐果毒力最差。  相似文献   

11.
评述了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毒性的研究进展、呼和浩持P.infestans生理小种组成、P.infestans生理小种出现时间、侵袭力和毒力与植株感染关系.并报道了P.infestans单游动孢子获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致病疫霉产孢子囊培养基及诱导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菌株P7723不易产生孢子囊。为了获得大量的孢子囊,试验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培养基及7种不同诱导方法对致病疫霉孢子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培养基中只有燕麦培养基(OMA)和大豆培养基(BA)能产生孢子囊,分别为(106±6.29)、(273±6.86)个/cm~2,其余培养基均未产生孢子囊。在7种诱导孢子囊产生的方法中,40℃处理、菌丝丛水培处理(10%V8)、皮氏溶液处理和土壤浸出液处理4种方法能诱导原本不产生孢子囊的3种培养基产生孢子囊;其中,40℃处理的诱导效果最好。此外,40℃处理也使原本产生孢子囊的OMA、BA培养基上的孢子囊量显著增加。在所有培养基的不同处理中,40℃处理的CA培养基上菌株产生的孢子囊量最多,可达到(767±7.98)个/cm~2。试验为研究致病疫霉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分析及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和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SR分子标记,对致病疫霉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完善了中国研究晚疫病菌的分子标记体系。利用两个SSR引物Pi4B和Pi4G对来自河北和黑龙江两个省份的58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SSR基因型鉴定,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河北省的菌株共鉴定出4个SSR基因型:D-03,F-01,G-02和F-06。其中,F-06是首次报道的新的SSR基因型。黑龙江的菌株共鉴定出2个SSR基因型。在两省的菌株中,基因型F-01所占比例都最大,且占绝对优势。不同交配型可存在于同一SSR基因型中,同一SSR基因型的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聚类结果还显示占被测菌株群体最大比例的F-01基因型与国外的对照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几种作物尖孢镰刀菌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温度对几种作物枯萎病原菌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5~25℃范围内,甜瓜、西瓜、网纹甜瓜、黄瓜、甜椒、花生和豇豆7个寄主的枯萎病原菌菌株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25±1℃时生长最快,25~30℃温度下,生长速度减缓;辣椒枯萎病原与以上的病原生长特性不同,辣椒枯萎病原菌菌株F L.6.5 030710 1在15~35℃温度范围内一直呈增长趋势;25±1℃,菌株的生长过程分3个阶段:0~24h为生长初期,菌株的生长速度缓慢;24~72h为生长中期,菌落直径迅速扩大;72~120h为生长后期,菌株的生长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15.
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YFC)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YFC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g/L的YFC对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达63.00%;经YFC处理后的晚疫病菌丝扭曲、分枝增多、菌丝膨大、变形甚至断裂;盆栽实验中YFC质量浓度为4 g/L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3.35%和35.63%.  相似文献   

16.
从1969年到1985年17年期间测定了呼和浩特郊区所种植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成分。查明在晚疫病流行年毒力强的生理小种常常出现或出现比较早。在晚疫病发展受到抑制的年份,通常生理小种1;4和1.4占优势。马铃薯块茎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和晚疫病流行有一定关系。我们查明在马铃薯混合种植时的晚疫病流行早的份,不同毒力的、生理小种在早熟易感品种块茎中越冬。我们结论是对于晚疫病菌复合生理小种出现来说与新的性基因存在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同工酶异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来自不同寄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和酯酶同工酶(EST).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有3条主酶带,其迁移率分别为:Rf=0.08,Rf=0.20和Rf=0.4.但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POD同工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来源于花生的尖孢镰刀菌只有2条POD同工酶酶带,其迁移率为:Rf=0.20和Rf=0.08;来源于甜瓜的尖孢镰刀菌只有1条POD同工酶酶带,其迁移率为:Rf=0.20;来源于不同寄主的镰刀菌的EST同工酶谱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来源于黄瓜、甜瓜和西瓜的镰刀菌的EST酶谱较为相似,都具有Rf=0.018,Rf=0.114和Rf=1.000的3条酶带,其它寄主来源的镰刀菌的EST酶谱间互相则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这些菌株基本上都存在着Rf为0.018和1.000的2条酯酶同工酶酶带.  相似文献   

18.
通常马铃薯块茎薯片在熟休眠关头吵感染晚疫病亲合性生理小种,或轻微感染晚疫病亲合性这与热休眠块茎中咖啡酸,植物保卫素和钩吻萤光素含量多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胚根的长度比对照组略长,对胚根生长的促进率为14.29%~28.57%且处理后的黄瓜幼苗的高度比对照组高.对其幼苗进行的尖孢镰刀菌分离的结果表明,从根上1cm的茎段没有分离到尖孢镰刀菌,而根上2~3cm,5~6cm和叶片部位则都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相似文献   

20.
尖孢镰刀菌是一种以土壤习居为主要特征的植物病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且寄主广泛,能引起豆科、茄科、葫芦科等科100多种植物根腐、茎腐、茎基腐等病害,严重时造成植株萎蔫死亡,严重影响着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目前生产上对于该菌的防治多使用甲霜灵·锰锌、多菌灵、百菌清等化学药剂,然而,防治效果不佳,急需开发针对该菌新的作用靶标的药剂.前人已经明确植物病原真菌分泌蛋白在侵染、操控植物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学术界尚未见有关该菌中分泌蛋白的报道.本研究以尖孢镰刀菌菌株(Fusarium oxysporumf.sp.lycopersici 4287)的蛋白序列为基础数据,以分泌蛋白所具有的N-端含有信号肽、不含有跨膜结构域、没有GPI锚定位点、将蛋白分泌在胞外4大特征为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明确该菌中含有778个分泌蛋白,并对上述蛋白开展特征分析,明确上述蛋白的氨基酸长度主要集中在101~400aa、氨基酸组成中以G,T,S,A较多,信号肽长度主要集中在16~21aa、信号肽氨基酸组成中以P,S,A,T,G较多,信号肽切割位点为T-X-T类型.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尖孢镰刀菌的分泌蛋白功能解析和开发新型药剂靶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