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提出一种用于移相变频器的新的理论分析方法,即传统的相控式交交变频器所采用的波形交叉法。分析结果表明,移相变频器实际上是相控式交交变频器的一个特例,借助于波形交叉原理可以完整地描述移相变频器的各种工作状态。在上述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移相变频器的一些性能参数,诸如变频范围、转换特性、功率因数、输出电压及其波形参数等,并提供了计算方法,可供此类变频系统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敬源 《科技信息》2011,(17):133-134
本文以高压变频器中多绕组移相干式整流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了移相干式整流变压器在高压变频器中的作用,分析了多绕组移相干式整流变压器的移相原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用微型机控制交交变频器的新方法。微型机取代了三相可调频正弦基波波发生器,V/f变换器、模拟比较器,产生相位控制的触发脉冲并保证触发脉冲与交流电源的同步又可控硅的触发导通顺序。相位控制中用规则采样代替传统的余弦波交截法,降低了变频器输出波形的次谐波分量幅值。文中介绍了触发原理和系统硬件软件结构。根据本文原理制成的实验室装置工作稳定可靠,输出电压波形整齐,从而为变频器在改善特性,提高可靠性、简化系统和降低投资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交交变频器(也称为直接变频器、周波变流器或循环变换器)是一种将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的晶闸管变流设备。它实际上是一组开关。这些开关在规定的时间内导通与关断,将输入交流电的若干小段波形组合成输出交流电的参差不齐的波形。与交直交变频器不同,它不需要中间直流环节,减少了一次电能的转换,所以主回路接线简单,损失少而效率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变频装置。目前交交变频器中晶闸管的关断一般依靠自然换流的方式实现,而晶闸管的导通则由触发控制回路控制。触发方式直接决定了将输入的交流电的小段波形变为输出交流电的组合波形的构成方式,影响到输出交流电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触发方式是目前交交变频器研究工作中最关键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介绍单元串联中压变频器2种载波移相的PWM调制方法,分析各自的优劣,并对载波水平移相PWM调制进行仿真实验,给出在不同调制度下的输出波形.仿真和系统实验表明,载波水平移相PWM调制可以提高开关频率,使输出波形电平数增加,减小谐波,改善输出波形.  相似文献   

6.
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级联式变频器已经成为变频器研究的重点.该方案采用载波移相技术,实施恒V/F控制策略,载波移相技术利用高速多功能DSP系列芯片TMS320F2812产生.实验结果表现出六级联多电平功率单元的输出波形接近正弦波,测得谐波含量低,利用三电平的功率单元作为主拓扑结构,无需使用滤波器,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三相——单相交交变频器的实验系统。由于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控制,提高了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文中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系统的运行情况,并给出了几种频率的输出波形照片。这个系统进一步可研制成实用的三相交交变频系统。  相似文献   

8.
浅谈变频器原理及在煤矿提升系统中的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原理和优缺点的分析,对现阶段和将来提升系统选用的变频器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变量控制原理是指在单变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加入对脉冲宽度β的控制,可以实现交交变频器的自然无环流控制.文章介绍了双变量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并对六脉波双变量交交变频调速系统在Matlab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研究.通过S函数编写双变量交交变频控制算法,并通过系统建模验证双变量控制理论下交交变频的输出效果.结果表明:双变量控制算法在交交变频器自然无环流控制中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该控制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军事等国民生产的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0.
移相变频调速原理是交交变频调速的新方法,讨论它的文献不多,探求也不深。本文就该电路晶闸管的稳定运行、变频运行、换流等工作状态作了探讨,特别对其作了一些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所得结果不仅补充了现有文献的不足,而且对实际运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跳相"交交变频是在传统交交变频基础上的扩展,可以将输出频率提高到接近工频频率,且具有无环流、无死区的优点。与单重化交交变频相比,三重化"跳相"交交变频电路具有改变输出电压的能力,相对于现有变频器具有容量大、电压等级高、成本低的优点。以反并联桥电路为基础介绍了"跳相"交交变频的基本思想,以三重化为例,根据电压矢量叠加的方法分析了可能的叠加结果,总结出电压变化的范围,并从中选出三组作为实例,用MATLAB进行了仿真,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和仿真分析正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和归纳了在变频器中的多电平PWM控制技术。着重介绍了多电平变频器的移相式SPWM方法,并根据空间矢量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多电平逆变器的载波型SVPWM方法,并阐述了这种SVPWM方法的原理和生成思路,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两电平相比,多电平PWM控制方法需要面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并拓展PWM控制的内涵,进而形成新的PWM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3.
“跳相”交交变频是在传统交交变频的基础上的扩展,可以将输出频率提高到接近工频频率,且具有无环流、无死区的优点。与单重化交交变频相比,三重化“跳相”交交变频电路具有改变输出电压的能力,相对于现有变频器具有容量大、电压等级高、成本低的优点。以反并联桥电路为基础介绍了“跳相”交交变频的基本思想,以三重化为例,根据电压矢量叠加的方法分析了可能的叠加结果,总结出电压变化的范围,并从中选出三组作为实例,用MATLAB进行了仿真,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和仿真分析正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晶闸管开关特性,对分频输电系统中交交变频器发生桥臂短路后电气量的故障特性进行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整流状态、逆变状态及正反桥切换阶段等3种工况,给出了低频侧电压波形和低频、工频侧电流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分频输电系统变频器桥臂短路故障时,系统电气量的特征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分频输电系统在变频器桥臂短路故障时存在着桥臂换相失败、低频侧电压有效值明显降低以及工频侧出现较大的故障电流等特征。与拖动用的交交变频器比较,分频输电系统中变频器主要运行在逆变状态,工频侧的短路电流幅值得到了明显抑制,工频侧的短路电流峰值可能较整流状态减少40%以上。计算结果验证了以上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一般摆式电抗器原理与李则民等研究的交交变频器环流计算方法,分析了对这种电抗器的要求,主要是既要限制环流又要避免过大的电机电压降。为此选用高磁导磁性材料及合理的铁芯型式,选择合式的工作点,并拟定计算公式加以设计以求尽可能满足上述要求,最后将设计出的新式小型化电抗器用于实际交交变频器,并结合选组将环流限制在1/5~1/10电机额定电流水平以下,结合电流反馈补偿压降将电机过载能力维持在1.5~2倍,从而使这种变频器能用于不同的负载场合。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交流电动机拖动中的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对电网谐波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提出了多组变频器的移相式组合供电方法.针对某热连轧生产线的多组辅助传动系统,分别定量分析了当输出频率变化和系统中负载对象、LC滤波器、脉宽调制电路和变压器的参数变化时,供电网侧的谐波率和波形畸变率.仿真结果表明,移相式组合供电方法及合理的拖动系统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供电网侧谐波干扰,总谐波畸变率可抑制在4.0%以内.本研究为工厂拖动系统的设计、无功补偿系统设计以及拖动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三相四线桥斩控式整流电路及其最佳输入控制模式和最佳输出控制模式,并将其与相控式整流电路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它有效地解决了相控式整流电路存在的功率因数低,对电网干扰大和输出波形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三相低频交交变频器的微机控制器,这种变频器可作为矿井提升机等低速传动系统的低频交流电源。由于采用了微机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超声相控阵系统中高精度相控发射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控阵超声发射波束形成中的关键环节是对各阵元的发射相位延时进行精确控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精度相控发射电路,它采用波形激励方式,通过D/A转换器将任意复杂的数字波形转换成模拟信号,经放大驱动后激励各阵元发射超声。以波形激励为基础,采用D/A输出时钟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irectdigitalsynthesis,DD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高精度的发射相控延时。基于D/A输出时钟的相控发射粗延时分辨率为15ns。基于DDS的相控发射细延时可达到1.41°的相位分辨率,对应3.096MHz发射信号下1.25ns的相位延时。实验表明,该相控发射电路能够达到很高的相控发射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交流变频技术及其应用,针对交交(ACAC)变频和交直交(ACDCAC)变频器技术,从这两种变频电路原理出发,采用SIMULINK工具箱对一种ACAC和一种ACDCAC变频电路进行研究,采用模拟仿真方法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了ACAC和ACDCAC变频器的SIMULINK模型并进行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展现了交交变频和交直交变频具有的相同和不同点。这种仿真分析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交流变频技术更有效途径,也是验证变频系统可行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