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制度是一个利益平衡的产物,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争议. 笔者用整合法律价值冲突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对专利制度进行了利益平衡的分析,阐明专利权制度在保护专利权人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在激发人们进行发明、科技创新的同时,兼顾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持.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利己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追求利己和利他的统一。这种价值取向,既符合人类社会生活的相依性、互助性特点,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原则和道德原则,有助于克服现实生活中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的最根本宗旨是保护社会总体公共利益,它通过对社会利益同个人利益间的不协调关系的调和,在"以个体为最基础,以社会为最优先"的价值思想引导下,把私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整体社会利益的达成有机结合。反应到企业社会责任当中,即强调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承担对社会所具有的责任,这也是经济法同企业社会责任联系的最好纽带。  相似文献   

4.
罗穗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74-174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的取向更趋自我,更崇尚务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取向,应树立社会本位的人生价值观,以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但并不是片面地强调集体的利益抹杀个人利益,而是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5.
行为功利主义是指以行为的效果来确定行为正当与否的伦理学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行为功利主义将经验主义和抽象的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得出的个人本位的利益取向无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普遍化仁慈等理念也并非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唯有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着眼于人的自然性和类特性的统一,将个人置于其所属的社会之中,并以集体利益为价值导向,致力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进一步辩证考察行为功利主义的存在价值和内在缺陷,才能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提供合理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教育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牵涉到理性追求、价值选择、分配机制及效益权衡。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教育政策的执行必然牵扯到多方利益,而有效的均衡多方利益需要依托伦理道德的规范。从理性选择视角分析,是以个人利益的得失来评判教育政策,而伦理道德,则是关注社会群体利益。该文认为由个人上升到整体,以社会道德规范来评价中国教育政策的发展,符合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7.
专利许可贸易是我国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广大公民的发明创造得到应用和推广,并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保护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是我国专利法立法的根本宗旨。专利权人的利益并不在于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知识相结合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是历史悠久、传统知识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可能有的优势。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医药知识,如果能够在专利制度中对传统医药知识进行有效的保护,那么将会极大提升我国传统医药的价值、促进我国自主医药技术的发展。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专利制度保护传统医药知识的困境,并从立法模式的选择、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的权利设计、传统医药知识利用者的义务设计、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平衡等方面入手突破专利制度保护传统医药知识的困境,对建立适合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专利制度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9.
绿色技术创新暗含着技术生态批判意蕴,彰显着绿色发展理念。专利制度是联系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对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与刺激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或阻碍的双重作用。我国现行专利制度明显滞后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诉求,具体表现在价值导向缺失生态维度、审查制度缺失绿色专利特别审查、强制许可制度缺失绿色许可事由。据此,应从专利制度宗旨的修订到具体的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展开重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团体大量涌现,社会结构也发生改变,社会利益的凸显使得传统以保护国家利益为本位的公法和以保护个人利益为本位的私法皆无法有效承担起保护社会利益的重任,故以保护社会利益为本位地发展起来并最终形成与公、私法并列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第三法域。经济法本质上保护的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社会本位之法。其本质属性与社会法———以保护社会利益为目的之法是契合的。  相似文献   

11.
杨红艳 《科技资讯》2014,(30):218-218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实问题。新时期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的,但也表现出重金钱实惠而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而轻国家利益等消极特点。该文在揭示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消极表现的基础上,试图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可供实践的具体途径。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关系性存在的人与社会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建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种富有活力的动态的平衡状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益格局一元化,个人利益囊括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中,没有离开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单独存在的个人利益,在此条件下,任何个人的独立利益诉求被视为"非法".市场化改革之后,利益分化,私人利益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受到认可、尊重和保护,私人利益的实现非常活跃.公共利益作为私人利益交互实现的产物,私人利益实现的活跃则造成了大量公共利益问题的凸现.  相似文献   

14.
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技术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力机制,企业的专利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法律体现。专利战略是人们充分运用专利制度的功能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利益的谋略。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创新"理念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全球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对建立开放、公正、公平的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着专利制度国内外企业已纷纷开始开展知识产权建设,专利布局和交叉许可将是企业在未来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专利意识,营造运用专利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我国企业需提高对专利制度的关注与学习,制定和运用专利战略,不断提高专利申请的撰写质量,兼顾数量与质量,让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得到最好的保护,并让创新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利益机制下,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主要手段,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也是教育领域滋生腐败的根源。应试教育模式的形成,除了我国历史传统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社会利益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所使然。因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道德的现实意义在于规范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它要使整个社会更人道、更公正、更可人心、更合人意。道德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表现为:规范约束、调整节制、鼓舞激励、自省完善。道德不仅具有弘扬人性、实现人的价值、使人不断自我发展完善的功能,道德行为还能同时促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它在社会活动中发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合作范围、激励努力工作的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有以下特点:非制度性、非强制性、主体内化性、主观认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关于国家干预限度、范围和方式的争论,约翰.穆勒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差别为基础,采取调和折衷的方式分析了政府干预的必然性,形成了折衷主义的国家适度干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区分为两类: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置于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机制以及利益相关者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构建了一个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分层监控的运作理念,为研究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提供了一套从企业战略、微观经营到宏观监控的全面分析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公诉权与辩护律师权利是公诉环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两者都是体现的一种利益关系,公诉权代表的是公共利益,而辩护律师维护的主要是当事人的利益。两种利益的相互制衡产生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从法的要求来说就是公平和正义,即既能有效打击犯罪,追求公共利益,又要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维护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