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对宣钢1260m3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养护阶段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证实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的裂纹主要是由于温差产生,特别是在阴角处,温度变化非常复杂,可能出现较深裂纹。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混凝土施工中裂纹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限元对宣钢1260 m3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养护阶段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证实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的裂纹主要是由于温差产生,特别是在阴角处,温度变化非常复杂,可能出现较深裂纹.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混凝土施工中裂纹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的收缩,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由于水份不断蒸发,而体积渐渐收缩,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缩,所以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引发现浇板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板角处,与墙阴角线相垂直。  相似文献   

4.
T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6根普通构造T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以考察无加劲措施T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和承载能力.试验的主要参数有管壁宽厚比、截面高宽比.试验结果表明,由于T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核心混凝土延缓了钢管的局部屈曲,尽管该组合构件承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但延性却得到相当改善;阳角钢管对混凝土提供了较强的约束,而由于钢板与混凝土的分离,阴角钢管几乎不能约束混凝土;T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主要为钢管鼓曲及此部位及阴角区域混凝土压碎破坏;管壁宽厚比越小,初始鼓曲发生越晚,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越强,承载力越高、延性越好.最后采用现有规范或规程的计算公式对试件轴压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受弯性能加固的L形FRP片材粘贴加固法,该方法利用角钢实现FRP在梁柱阴角处的转向锚固.通过6个足尺框架梁柱边节点试件的单向静力加载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了利用L形FRP粘贴加固法和规范建议FRP粘贴加固法加固后梁的破坏形态、受弯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粘贴L形FRP片材加固后,梁根部FRP与试件相应位置截面在加载过程中变形协调,应变关系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梁受弯承载力和刚度的提高幅度与静力荷载作用下几乎相同,表明L形FRP粘贴加固法中的锚固装置完全限制了阴角处FRP片材从被加固体基面上法向剥离的位移趋势,使得加固效果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市场上的抹灰机还只能对大部分墙面进行抹灰作业,而靠近屋顶的墙角位置(阴角)只能靠人工完成工作.针对这一现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同时运用Matlab软件得到抹灰机刮板转动的运动规律,从而研制开发了一种可对墙体阴角实施抹灰作业的无死角半自动抹灰机.  相似文献   

7.
短肢剪力墙定型竹胶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大型钢模板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大”阴角模板的设计方法,将竹胶板配制成定型大模板的经验,并以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配制定型竹胶板的注意事项及安装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例对坡屋面渗漏的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以疏排为主,封堵为辅的解决方法,特别注意阴角、构造根部的处理,侧重于可操作性,根本解决了坡屋面渗漏问题,可供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占有很大的比例。跨海大桥客运专线快速铁路的出现使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混凝土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的质量、安全和经济使用寿命。高性能耐久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成型及养护几个方面。切实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我国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桥梁工程。本文就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主要影响因素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分析,重点就高性能耐久混凝土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陈向东  汪荣昌 《科技信息》2011,(29):333-334
混凝土工程是水电站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厂房质量的保证。本文以青海省大通河加定水电站厂房为例,对工程概况与混凝土工程进行介绍,从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混凝土浇筑质量措施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提出了特殊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过火温度和粉刷层厚度等参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27个带混合砂浆粉刷层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高温作用后的抗压性能试验,并与其热-结构耦合数值计算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损伤程度与过火温度、粉刷条件、恒温持时和静置时间等有关;过火温度越高,损伤越严重,抗压强度越低;粉刷层对遭受火灾作用的混凝土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减少外部能量输入结构;四面受火混凝土试块的温度分布呈环形分布由表面向内部温度逐渐降低,且试块截面4个角部温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碳化过程的数值模拟为研究碳化机理、碳化影响因素、碳化过程与力的耦合作用等提供了新的定量分析工具.为定量分析应力状态对混凝土截面角部碳化发展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碳化过程的2维数值计算模型,使得混凝土组分、应力状态等影响可以得到定量考虑,并模拟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构件角部的碳化过程.详细介绍了这一模型的数值计算实现过程,研究了网格尺寸及时间步长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该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快速碳化试验和长期暴露碳化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对某混凝土构件的角部混凝土碳化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截面角部双向碳化作用以及拉应力状态均会加速混凝土碳化,角部是整个构件截面碳化发展最为迅速的部位,其耐久性应当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弯沉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识别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脱空产生和形成的机理以及板底脱空图式来确定脱空识别的研究方向.采用弹性地基板模型分析了落锤式弯沉仪(FWD)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规律。回归得到了板角脱空范围与地基类型、地基刚度半径、路面板角弯沉比(FWD荷载作用于板角和板中时弯沉之比)之间的近似关系式,建立了通过比较实测弯沉比与理论弯沉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识别方法.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方法判别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脱空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角节点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地震引起的高轴力及双向荷载使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边节点剪切破坏后的角柱压溃危险度大幅度提高。该部位节点抗震性能研究十分重要。通过3个角节点试件在双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调查了高轴力、节点配箍量试验参数对节点破坏类型、变形特征及节点强度等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及节点破坏后柱的竖向承压能力。首次提出双向荷载作用下节点抗剪强度计算的strut-truss立体计算模型并对该节点抗剪强度进行了定量数值解析。解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图书馆新楼为不规则框架结构,为了抵抗平面扭转,在楼梯及转角部位设置了防屈曲耗能支撑,替代了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提供同样的刚度,耗能性能与抗震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起到提高结构阻尼的效果。介绍了防屈曲耗能支撑原理、布置原则、材料要求、连接方法、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RC)框架子结构在角柱突然失效模式下剩余结构的动力响应.依据Qian等完成的角柱快速移除动力试验,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建立了精细化的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的全过程加载模拟,模拟获得的位移响应曲线和破坏模式与现场试验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了混凝土框架子结构角柱快速移除试验的全过程.在成功进行了模型校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角柱的失效时间和横向水平约束刚度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结构的失效时间和增大横向水平约束刚度均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倒塌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占高级、次高级路面的比例约为 2 0 % ,随着超重车的增多 ,该比例逐年提高。滑模施工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针对滑模施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等性能要求高的特点 ,文章从集料的性能、单位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坍落度和砂率等方面对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分析 ,然后通过掺外加剂和粉煤灰两种途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以达到混凝土内实外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简要论述了桑塔纳车灯RR反射器的加工模具单元器件六角芯棒的结构特点以及对其角隅的测量方法,最后给出了这一测量方法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塑性设计的原理为基础 ,推导了弯矩调幅系数 β与截面所需转角值的关系 ,为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弯沉指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脱空识别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弹性地基板模型,分析了落锤式动态弯沉仪(FWD)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规律,回归得到了板角脱空范围与地基类型、地基板相对刚度半径、路面板弯沉指数(FWD荷载作用于板角和板中时的荷载中心点弯沉之比)以及邻板传荷能力之间近似关系式.建立了通过板角和板中的FWD实测弯沉盆数据,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判别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脱空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