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卢见曾幕府是乾隆时期重要的学人幕府,新时期以来学界对卢见曾幕府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卢见曾的文学地位和学术贡献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对卢见曾幕府的诗文创作、刻书编撰、宴游集会等文学活动进行系统论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卢见曾幕府戏曲活动的相关方面缺乏专题研究,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也偏于传统.拟对卢见曾幕府的研究状况作一客观分析,以期推动卢见曾幕府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治于道光十八年随兄遣戍乌鲁木齐,共计创作西域诗61题189首。其西域诗按照题材内容大致分为三类:吟咏西域风景及民俗、怀念内地亲友和记叙乌鲁木齐幕府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与交往。这些诗作是我们研究道光时期乌鲁木齐幕府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学界从各个角度对唐代西域文学展开研究,以前未被重视的文人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唐代西域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20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相比,近10多年以来的研究者善于利用和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挖掘出唐代西域文学新的文化内涵,加大了对唐代西域文学系统性、持续性、整体性的研究,出现了一批颇具成就的系列性研究成果。文章从唐代边塞诗中的西域研究、唐诗与西域文化、唐诗与西域地理、唐五代边塞词等几个方面对其成就做了回顾;同时,新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也存有明显的不足与遗憾,如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较多,这也是下阶段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亟待改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窦宪历任侍中、车骑将军、大将军,权势鼎盛一时,班固、傅毅、崔驷等人,相继进入其幕府,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这一文人集团主要因为窦宪的显赫权威和谦恭态度而聚集,虽然政治因素明显,创作不脱关刺范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从1192年到1868年,日本处于军事封建贵族(武士贵族)专政时期,共经历了镰仓幕府(1192—1133)、室町幕府(1336—1573)和德川幕府(1603—1868)三个幕府的武家统治时代.德川幕府统治的265年间,武家统治发展到了顶峰.德川幕府的政治体制──幕藩体制集武家统治之大成,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可以说由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开创,德川家康及其继位者们完成的幕藩体制,创立了即使在世界史上也是独特的封建国家统治体制。一、幕府政治──将军集权和大名分权幕藩体制的核心是幕府.幕府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占绝对优势,这是幕府的权力基…  相似文献   

6.
一、从克罗齐的失误谈起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有一著名的论断:“艺术的直觉就是表现”。在克罗齐看来,直觉过程带有艺术的性质,文学作品完全可以在心里凭直觉来完成,所谓传达,也至多不过是把已在内心完成的作品“外现”出来给别人看,这就如同灌制唱片或复印文件一样,是机械的实践活动而非文学创造活动,是作品的“备忘录”而非实实在在的作品本身。因此,对于创作活动来说,传达就不是十分重要的。克罗齐虽然强调了直觉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但是对于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传达这一过程却未能给予充分重视。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如别林…  相似文献   

7.
文学阐释活动既包括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文学欣赏和理解活动,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专门性乃至学术性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活动。先秦时代的文学阐释活动正是以前一种形态为主的,其基本特征即是文学在与社会宗教政治生活的密切关联中得到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身处后台的幕僚,能否施展自己的治国韬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其辅政艺术,既使如魏源这样的旷世哲人也概莫能外。魏源人生的黄金时期,基本上是在幕府中度过的,他的主要思想大多成形、成熟于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理想也多是以参谋辅政的方式进行实践的。毕生追求“经世济用”的魏源,充分利用幕府这个难得的行政参谋平台,以择木而栖、与时而变、为国而谋、躬身而为的精妙辅政艺术,将改革开放思想融贯其中,使其“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除草弊政”的政治抱负在混浊的政治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  相似文献   

9.
无论中西,女性在小说创作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但很少有学者提及,中国女性曾长期习染诗词创作,不像西方女性那样相对缺乏抒情文学写作经验,中西女性小说兴起的条件、状态、意义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比其中异同,不仅是小说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女性文学研究和跨国别、跨语际的性别诗学研究而言,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副文学的研究,包括对中美说书的比较研究,既是同国际学界接轨的新研究方向,又是对振兴发展我国优秀1:2述表演文学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比较文学研究新领域.不仅如此,对口述表演文学的研究,还有更为重要的认知文化传统的深远意义.这活生生的文化传统,也就在这活生生的口述文学表演活动中,由参与各方共同遵守和运用而得以传承保留和运用发展。这就使之成为了解与掌握自身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与生动课题。而进一步作中外口述表演文学的比较研究,也就成为认知自我与他者文化传统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南京幕府山构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反映聚集强度的6项指标对南京幕府山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用波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构树空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幕府山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构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但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聚集强度逐级减弱,呈扩散性的趋势。波谱分析也表明构树种群在幼苗和幼树阶段其空间格局分布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大树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周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马树芳  周桐 《安徽科技》2009,(10):55-56
纵观美学史.20世纪以前美学的研究重点在纯粹艺术方面,如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雕刻等,这期间的美学隐匿在哲学和艺术的虚幻念想之中.如同女神般高高在上而忽略了人类生活本身,实际上.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玩等也同样需要进行美学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文化转向强调了翻译与目标语体系中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强调了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层层面面,如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影响译者所选用的翻译策略等。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五四”时期是一个特殊而典型的时期。当时的内忧外患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严重的危机感,使他们意识到文学也可以承载政治使命与科学启蒙职责。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在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都明显地受到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学文化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女性作家的活跃则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品及其特征,应从日本平安时代的摄关政治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在政治、文化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七国近年来的科研投入情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自从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掀开了20世纪新技术革命的序幕后,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西方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投入也日益增加。如美国1965年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就曾高达2.87%。英国、法国的这一指标当时也已分别达到2.30%和2.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同着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的竞争风行一时,以致西方各国对科研的投入又有了新的增长,如美国在1978年卡特执政期间,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曾下降到2.12…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有两条叙史线索;文学线索与思想线索。前者指文学发展的自然脉络,后者则指架构文学线索的思想框架。在文学史研究中,思想线索有几种基本模式,如原型模式、进化模式、规范化-反拨模式和综合模式,思想线索对于文学史的整合作用,具体地在作品的主题、文体、发展规律和作品内蕴等方面的阐释中体现出来。思想线索的问题,应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议题来认识。  相似文献   

17.
自从网络文学这种新的文学现象产生后,文学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也存在不少模糊之处,如对网络文学概念的界定,对网络文学特点的描述,对网络文学与网络技术关系的探讨,都需要重新思考。本文从网络文学概念的定义和特征等问题入手,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进行了反思,试图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一个缺口。  相似文献   

18.
韩寒以作家身份出道,创作至今以历十年之余,成绩斐然。但是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却日渐成为一道缺失的风景线,在韩寒研究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这表明他的文本意义在消减当中。以往对韩寒创作的研究已形成两条线索:一是韩寒的作品,如语言、人物、主题、手法等方面;一是将韩寒放置于“80后”作家群,对“80后”文学或“青春文学”做整体把握。2012年对韩寒创作的研究总体上也是沿着上述两条线索进行。这两条线索互相交叠,研究成果各具风貌,但也存在着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19.
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的刊物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事,除去创作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作品外,还曾经主编或参与编辑过许多刊物。这也是老舍从事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记载着老舍所走过的足迹,也渗透着老舍所付出的心血,因而同样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为此,对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刊物的情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邺下文学集团时期,文学成为集团内部文人宴集、游览等交际活动的主体和特色。主要表现为:文学不仅成为集团内部文人活动的重要成果与价值体现,而且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彰显出同步发展的趋势,文人文学创作的群体性特征也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