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生态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它从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危机的现实出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观点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社会主义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生态问题和社会主义结合为目标,生态、社会正义、非暴力、基层民主等为支柱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思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下,探讨生态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主义的关系,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会思潮,其理论核心是生态发展观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目标。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启示: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树立危机意识;二是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是必须树立环境主权意识,捍卫国家环境主权;四是必须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相似文献   

4.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崛起的一种独树一帜的思潮。尽管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确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想像空间,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道德观的建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重要内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必须实行"生态化"转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生态道德是实行生态化转向的思想理论支撑,生态化转向也是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树立和弘扬生态道德观,必须要做好生态法制建设和生态道德建设两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新型家庭经营具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普遍的适应性、实践的可行性和系统的功能性。正是它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首次腾飞,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转机。它将同社会主义合作经济和农业现代化互为动因,同时并存,结为一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农村家庭经营是构成经济、生态、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具有整体性和效益性。我们要运用系统的原理原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成果。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文明",只有全民族上下具有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才能在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生态等关系的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少年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而且是整个社会"生态责任"思潮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加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要使生态危机根本性地被解决,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中国,它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价值观念、途径方式、社会结构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关联。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资本扩展、科技非理性应用和消费主义的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工业文明社会理念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此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政府在新时期职能如何定位,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虚拟环境中人体运动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分析人体运动的特点和虚拟人体的骨骼模型,采用以数据驱动与程序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虚拟人体运动模型,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的人体模型不仅可以修改人体各个部分的静态属性而且可以方便地实现人体的运动控制。文中重点讨论了虚拟环境中虚拟人体运动的控制和实现。利用Vc++6.0和OpenGL,编程实现了通过人机交互输入数据和按预定轨迹对虚拟人体步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多体动力学数字仿真软件Lifemod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人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它通过输入人体参数,可以快速建立个性化的多形式的人体模型;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可以将测量得到的人体运动转换为人体模型的运动;通过动力学分析和肌肉力计算,可以得到一个行为过程中的关节力矩和肌肉力;通过建立接触,可以获取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器械)的接触力。该仿真软件作为优秀的工具支持,将在人体运动的内在规律及模型的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作业空间小、越障能力差的问题,通过观察与分析尺蠖运动特点,结合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一种仿尺蠖运动的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运用运动学方法及虚拟样机技术对机器人蠕动式越障运动过程进行仿真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大作业空间,能以蠕动式运动方式跨越线路上引流线等复杂障碍。研制机器人样机并置于模拟线路环境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越障过程中重心波动平稳,越障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右江农民运动的兴起时变革风俗提出了要求,并为右江地区传统风俗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农民运动主要从破除宗教迷信、推翻旧礼教、倡导新型风尚、禁除烟赌娼妓陋习、改良旧俗、反对民族歧视、提倡民族平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方面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而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则对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造系统虚拟环境行为建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制造系统作为物理制造系统在信息域的映射 ,需要对制造系统在各个层面上进行表达 ,行为建模是制造环境建模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制造系统虚拟环境行为建模方法 ,采用多 Agent方法描述制造系统虚拟环境 ,将该环境划分为两种基本成分 :Agent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面向对象Petri网的状态变迁机制作为 Agent的行为推理模式 ,以实体的几何状态、物理状态及运动状态等属性变迁的计算作为Agent行为计算方法 ,以 Agent间相互消息传递关系来描述系统行为逻辑 ,以机器人、机床、缓冲器组成的小系统为例 ,给出了行为推理、行为计算、消息处理的算法。最后 ,采用虚拟现实工具 WTK进行了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6.
鱼类对水动力环境变化的行为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鱼类感觉水流运动特征的器官——侧线系统,分析鱼类侧线系统在感受水流速度、加速度、压力和振动源方面的功用,以了解鱼类感知水流运动特征的生理机理。为探求鱼类感觉水流运动特征后的响应模式,进行了水流流速、紊动以及切应力对鱼类行为影响的试验,并讨论水流紊动和切应力对鱼类的伤害。介绍了研究鱼类对水动力响应的新方法——SVP假设。在描述和分析鱼类与水流运动关系试验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鱼类对水动力特征响应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耦合鱼类能够感觉到的水动力因素和水流运动特征量。  相似文献   

17.
弹丸角运动物理仿真高速陀螺模拟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利用三自由度高速陀螺模拟装置来模拟弹丸的角运动,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测控系统,建立了弹丸角运动仿真系统,能够同时对高速陀螺模拟装置3个转轴转速进行实时测量和控制,自转角速度最高可达24000r/min,实现了对弹丸角运动的实时物理仿真,为再现弹载机构运动规律,研究弹道环境对弹载机构的受力和运动规律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并已在多种引信系统设计和故障分析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Simulink因其操作简便、灵活等优点在很多领域里被广泛应用。VR技术发展前景也十分诱人,它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以三线摆运动模型为例,探讨了结合Simulink软件和虚拟现实编程语言在虚拟物理实验中应用问题。通过虚拟现实编程语言VRML创建了转动惯量测量实验中三线摆运动环境的三维虚拟模型,利用Simulink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严格遵循客观物理定律的仿真系统。给出了三线摆在三维空间运动的物理模型,以及利用Simulink进行建模的详细步骤,并结合编写的VRML文件动态仿真了在三维环境下三线摆的运动过程。体现出利用Simulink虚拟现实工具箱仿真物理实验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利用它开发虚拟实验仿真系统必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脊柱稳定性可以通过脊柱节段三维运动范围的大小来评价。脊柱三维运动实验加载是离体脊柱在近生理环境下的三维运动范围测量的基础。文章从人体脊柱三维运动实验加载要求和加载装置设计两个方面总结了加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加载技术中的主要长处与不足,为将来脊柱三维运动实验加载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滇西北三江地区新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和强烈,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隆升运动.以地貌研究为主,从该地区多级阶地、多级夷平面的发育、河流袭夺等方面归纳了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简要总结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