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尔芙的《论现代小说》体现了她的现代主义小说观,对传统的创作方法提出了挑战,阐释了小说的生活性。伍尔芙不仅对现代小说的改革和意识流小说的理论发表了独特的论点,还指出了作家的使命就是无拘无束地记录人们真实的精神感受和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伴随着社会转型,作家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无论是自觉承担启蒙济世的的重任,还是对小说使命的认知,均与传统迥异。这种变化影响到小说创作,既产生了新的形象,也促使内蕴更新,凸显出人本意识;同时导致小说叙事特征的变革,限知叙事视角的引入、“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产生以及心理描写等叙事特征的嬗变,凸现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伴随着社会转型,作家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无论是自觉承担启蒙济世的的重任,还是对小说使命的认知,均与传统迥异。这种变化影响到小说创作,既产生了新的形象,也促使内蕴更新,凸显出人本意识;同时导致小说叙事特征的变革,限知叙事视角的引入、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产生以及心理描写等叙事特征的嬗变,凸现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荜路蓝缕的开拓者,他对中国小说形式的现代化起了开创性的先锋作用。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虽仍包裹在文言躯壳里,但已显出强烈的现代小说意识。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入手,分析其情节的淡化、生活横断面的截取、心理描写的中西合璧以及叙述视角的革新等,从中挖掘出《怀旧》在形式上的“现代魂灵”。 相似文献
5.
6.
张小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5):85-86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将鲁迅小说《祝福》置于多重视域下审视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迥异的理论之间的交叉碰撞拓展了经典作品的阐释空间,使文本意蕴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本文以对该小说结构特征的探寻为基点,拟从结构的圆满性、复调性和失衡性这三个维度来辨析该篇小说结构与主题意蕴之间的关系,进而试图在审美层次上展现鲁迅的独特匠心。 相似文献
7.
赖勤芳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1-36
林语堂的英文长篇小说《唐人街》并不以艺术性见长,而重在彰显中国文化的优质品性。小说叙写了大都市纽约唐人街上冯氏一家的生活,但着力的是尽管生活艰辛,却洋溢温情、宽容与和谐的理想家庭形象建构,这个华人家庭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实质。小说还通过还原童年经验来演绎具有家庭精神的中国文化,这种自传式写作更加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而小说中多元文化景观的展示、皈依乡土的强烈意向和中国文化现代价值的全面张扬,具有全球化表征,中国文化成为“主题化的乡愁”。小说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强化了怀旧意味。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现代传播媒介的发达,为中国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最佳载体。1902年,梁启超创办了《新小说》杂志,并通过《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把小说视为"文学之最上乘"。《新小说》颠覆了历史上鄙视小说的陈腐观念,由它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很快在文坛上发生影响,并迅速生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小说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也是教学重点之一。特别是鲁迅的小说,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本文以小说《孔乙己》为例,略谈探究鲁迅小说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之所以感人,主要由于作者掌握"悲哀的推移"的原则,透过巧妙的组织布局,将小人物一生的悲欢集中浓缩于某个事件或某个象征之中,不仅让读者为之动容,更产生深刻的批判力量。细读《明天》和《祝福》这两篇小说可见,鲁迅始终聚焦在小人物莫大的悲哀上,从容而曲折地叙述人物内心在希望与幻灭之间不断起伏交错,悲哀之感推移变化终至于绝望。另外,从《明天》到《祝福》,亦可看出鲁迅小说创作由简趋繁的发展变化,鲁迅在《祝福》中将知识分子与小人物的题材综合组织起来,既刻画小人物的悲哀,也传达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无力感,更为全面而复杂地展现社会文化的困境。这变化显示了鲁迅小说从《吶喊》到《彷徨》的转变,呈现出鲁迅思想焦点转移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来被看作是散文.但它早已收入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并具备同时代小说“粗陈梗概”的基本特征,其实是一篇小说.作者“拳拳手鬼神”的志趣,是其创作此小说的性格基础。自古来视诗文为正统、小说为末流的传统观念,是误将其归属散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活着》充满了苦难和温情,余华在这部作品中也体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活着》的语言不仅贴近人物性格,而且充满了民间特色,充满了温情,文中多处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让整部作品熠熠生辉,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来探讨《活着》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3.
彭雪华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84-86
俄国文学在思想意蕴和艺术构思方面对鲁迅的小说《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植根于鲁迅灵魂深处的时代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使他对俄国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他的社会理想和坚韧个性。又使他始终不渝地呐喊、战斗;同时.他的悲剧心理和独特审美观。使他的笔端自然流露出阴冷的艺术风格.既有对俄国风格的借鉴,又有自己的再创造,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14.
郭鸿燕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3):15-17,37
《离婚》是鲁迅创作的现代题材小说。小说从封建势力的威压和人物自身的局限两方面剖析了造成主人公爱姑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从深层次表现其精神实质,勾画出人物的灵魂,运用高超的讽刺技巧,对压迫者进行无情的嘲讽,对被压迫者灵魂的劣根性给予尖锐的批判,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肖明文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3,(2):101-106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小说中刻画了一群在社会变迁中丧失了财产和地位的南方白人,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强烈的失落和错位,精神上经历着痛楚和不安;他们选择怀旧的方式来寻找安全感,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批评。这种美化过去生活、消极反抗现实的处世态度使得他们的生存日益边缘化,有时甚至还会引发极为惨重的后果。对那些恋旧之人近乎荒唐的言行举止,奥康纳进行了善意的嘲讽;怀旧是一种普世的体验,奥康纳的嘲讽和规劝具有超越时空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庄子》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格调、基本形象的分析,说明寓言是《庄子》一文最基本的文学构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18.
鲁迅从日本回国后,自1910年起在杭州、绍兴府中学任职,授课之余,开始从类书中辑录已亡佚的古代小说。这些材料后来编集为《古小说钩沉》,被视作鲁迅研究总结中国古代小说源流工作的开端,因此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传媒作为文学传播的手段和载体,其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随之影响文学的内变.现代传媒与文学结盟,把文学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晚清时期,中国小说借助于以期刊杂志为主体的现代传播媒介,堂堂正正地步入了文学殿堂,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角.申报馆的一报一刊--<申报>和<瀛寰琐记>,开创了我国报刊文学的先河.<新小说>的问世,促成了二十世纪初期报章小说繁盛一时的新局面,也引发了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的彻底变革.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现代传媒对中国小说发展的影响意义之大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20.
王朔对正统文学叙事的颠覆,无疑代表着一种另类的文学欲求,直接导致八十年代之前的所谓正统文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奚落,叛逆主义的创作冲动开始摧毁那种指望在国家主义的美学框架内获得身份、荣誉和尊严的创作企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