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拒绝"艺术在中西文化差异中的语用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拒绝言语行为分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由于直接拒绝言语行为极易伤害交际双方的感情,影响人们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会选择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在“拒绝”策略的选择方面,无论是西方人的直率,还是东方人的迂回、含蓄,都是为了增进交际双方的理解和友谊,促进交际的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2.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模式,思维定势的不同,人们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也存在差异。了解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异同,能帮助第二外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言语批评是指运用科学的语言学理论,并根据既定的语言规范标准,对某种文语现象进行分析、评议、判断、预测,从而促进语言规范、提高言语表达质量的话语行为。本文地言语批评的对象、意义及如何开展言语批评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4.
付春媛 《科技信息》2007,(33):138-139
讽刺言语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一种言语行为,因为其交际目的的隐蔽性,使得听话人常常不能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对讽刺言语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董丹玲 《科技信息》2011,(17):227-22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从礼貌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鄢璐 《科技信息》2007,(15):107-108
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言语行为又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日语是间接言语行为高度发达的语言,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探讨婉转的表达方式,研究言外之意。本文紧密结合语境,考察了有“万能语”之称的“どうも”一词背后省略的言外之意,以及利用接续助词实现的省略句所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本文从句式角度,紧密结合具体的语境,探讨了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省略句的关系及其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7.
只要有言语行为发生,无论是手写文字材料,还是非手写文字材料,就一定会彰显出言语人不同的言语风格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为非手写文字材料的识别和认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文章从言语风格特征对言语人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依据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在日常使用的语言中,这种语言的间接现象相当普遍。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性调查对比可以发现英汉批评言语行为中修饰语的使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大社会因素即社会权势和社会距离的影响所使然,该研究旨在帮助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者和第二外语学习者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实施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论Pocahontas对"东方主义"的反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对迪斯尼动画片《风中奇缘》进行分析,认为片中女主人公Pocahontas的言语和行为体现了她对"东方主义"的反抗和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挑战.作为印第安人的典型代表,Pocahontas的这种反抗和挑战代表了印第安种族乃至全体美国边缘群体的心声,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妍 《科技资讯》2014,(35):225-225
"安慰"在交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安慰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以言行事实现以言成事。该文拟以言语行为理论与礼貌理论为指导,对安慰言语行为进行分析,揭示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的体现,关注得体的礼貌语言如何使安慰言语行为活动在友好和谐舒畅的氛围中进行。安慰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以言行事实现以言成事。在使用安慰语言时,为使语言更加得体,常使用正面的词汇表达,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有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震惊了知识界,尤其是语言学界。他们在语言的研究中第一次意识到言语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自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塞尔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后来哈贝马斯在奥斯汀和塞尔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历来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历来的语言学家对请求这一言语行为缺乏较为充分细致的描述,从而导致他们对其言语策略的归纳显得有些凌乱。文章首先完善了对请求言语行为的认知描述,并在此框架下,基于作者收集到的语料,对汉语语境下请求言语行为策略进行分析,以克服之前该类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张霞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4):109-112
本文旨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中“取效行为”出发,着眼于日常语言现象,针对三种不同形态的受话者对言语行为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较常见的第一种受话者形态,而提出语言是人的第二形象。说话者应根据不同的受话者这个角度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语言来传达说话者的思想,情感,修养以及学识等,以完善自己的言语行为,顺利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与沟通。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的交往中,礼貌是很重要的。在交谈过程中,为了让说话双方交流更加流畅,通常用间接言语行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想法。间接言语行为在日语中很重要,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日本人显著的特点是在说话中,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想法,而是喜欢用间接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意思。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多数是出于礼貌的角度来考虑。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请求言语行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本文依据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红楼梦》请求话语中的预示序列话语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预示序列话语策略在成功实施请求言语行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表达存在三个平面或领域--现实域、认知域、言语行为域。担心--认识情态标记词 "看"的产生源于现实域"提示"义"看"在认知域的投射,是后者在言语行为域缩合。而不同领域的 "提示"义"看"往往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原型句式和基本句义。  相似文献   

18.
批评和惩罚是对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作出否定评价,用以克服和改正他们的不良品德行为,使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为达此目的,教育者必须掌握批评的艺术,使批评这种负强化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理论中的核心理论。言语行为分类是当今语言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奥斯汀关于言语行为分类的可取和不可取之处,系统阐述塞尔关于言语行为分类的理论,为解释言语行为提供分析工具,回答究竟有多少种言语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言语打断是日常会话交际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交际者为了取得发言权而试图与说话人争抢话轮的语言现象.本文着眼于谈话节目这一类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把谈话节目中的言语打断现象与自然会话中的言语打断相比,试图从模式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实话实说"这一类谈话节目中的言语打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