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走近南极     
南极是地球上惟一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南极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除沿岸的山脉、裸露的岩石外,98%的地方为冰雪所覆盖。这里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0℃,最低气温为零下82.8℃。为了揭开南极神秘的面纱,一批又一批科学家、探险者登上了南极。最早在南极建立考察站的是苏格兰的一批气象学家。1904年2月20日,由布鲁斯领导的苏格兰考察队乘船抵达南极,在南奥克尼群岛上建立了气象观察站,开展了多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人类建立的第一个南极考察工作站。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苏联、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印度、智利、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春节、“五一”、“十一”是中国旅游的三个“黄金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了国际旅游来渡过假期。东南亚一些国家因距离较近、花费较少、文化风俗别有特色而成为首选。 泰国 泰国北倚他念他翁山脉和呵叻高原,南临泰国湾,是一大片丘陵、低地和湄南河冲积平原。全国面积51.3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半。人口6372万人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占40%,老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地球上已受到和预计会受到沙漠化影响的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亚洲占32.5%,非洲占27.9%,澳大利亚占16.5%,北美和中美占11.6%,南美占8.9%,欧洲占2.6%。半个世纪以来,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印度的塔尔沙  相似文献   

4.
绿色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北邻汤加和斐济,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其他小岛组成,海岸线长6900公里,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公元1350年,一批毛利人乘6只独木舟从波利尼西亚来新西兰定居,他们靠渔猎为生,擅长航海,能造船,会织网。公元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发现了此地,并将之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对人类生存环境极为不利,它是人类诸多灾害的根源。全世界约有2500万平方公里土地遭受水土流失。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1949年以来,中国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万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11.3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进入21世纪,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在系统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今后10~15年的发展战略、任务、目标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空中俯瞰,在云南西北部一块面积为4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三条大江和三座高山由南往北纵贯全区,气势恢弘,形成“三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有的地理奇观。  相似文献   

7.
小词典     
中国海中国海北起渤海北端的鸭绿江口,南至中国南海南沿,南北延伸18400公里。$yg37.5个纬度,覆盖温带、亚热带、热带三大气候带,有6500多个岛屿,总面积达473.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中国海自北向南分别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70米;黄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40米;东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0米,最大水深2719米;南海总面积350万千万公里,平均水深12.2米,最大水深5559米。领海W拔《呼台IN海洋治I约)的富关规…  相似文献   

8.
中国低碳地热发电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志杰 《自然杂志》2011,33(2):86-92
一个国家地热产业的发展程度主要是以地热发电的装机容量来衡量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地热发电以来,装机容量一直徘徊在25 MWe左右,在世界上进行地热发电的24个国家中排名为第18位。本文分析了中国地热发电裹足不前的国内外的原因,讨论了中国地热资源的潜力和可能利用高温地热资源进行地热发电的区域,展望了地热发电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恐龙足迹研究始于1802年 但在相当长的肘问内被认为是“丑小鸭”,认为它没有多大用途。然而探索自然的秘密是人类的天性,科学史上就是有一些科学家不计名利、在寂寞中耕耘,终于使人认识到它在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习性、古地理分布、地层对比、古生态学方面起着骨骼化石不能起的作用。于是20世纪60-80年代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恐龙足迹的热潮……──恐龙专家甄朔南  相似文献   

10.
活动地热区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峻峰 《科学通报》1997,42(21):2313-2316
蒙皂石的伊利石化是发生在成岩、低级变质以及中低温热液环境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目前已有的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都是基于水热实验和沉积盆地热演化研究资料。在作为探索粘土矿物成因的天然实验室——现代活动地热区一直缺乏粘土矿物的动力学研究,而主要局限于粘土矿物作为地质温度计的认识上。本文以新西兰Taupo活动地热带为例,获得了活动地热区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并由此确定了地热活动年龄。  相似文献   

11.
袖珍国,就是国土小、人口不多的微型国家,国土面积一般不到1万平方公里。袖珍国大都是海岛国家。海岛袖珍国陆地不大,但实际领有的海域超过陆地的百倍千倍,堪称为“海洋大国”。这些海岛袖珍国具有非常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有“无流之国”、“无土之国”,也有“日出之国”、“日落之国”。勤劳聪慧的袖珍岛国人民以灵活的方式,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在弹丸之地上创造着奇迹。但袖珍岛国面临着许多大国无法想象的困难:疆域小,资源有限,没有回旋余地,严重依赖外界;地球转暖,南北极冰层融化,海平面缓慢上升,侵蚀岛屿和海岸带,土地不断缩小。像马尔代夫这样的袖珍国处于海平面以上仅一二米,正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向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海岛袖珍国。——编者  相似文献   

12.
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33’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洋占1300万平方公里,陆地占800万平方公里。地处北极的国家沿纬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有俄罗斯、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加拿大和美国。2003年9月至10月,中国科学家对北美极地作了一次大穿越。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11世纪,犹太国王大卫(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60年)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将迦南古城耶路撒冷定为统一国家的首都和宗教中心.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公元前960年-公元前930年)即位.所罗门统治时期,是以色列犹太王国手工业、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全盛时期.所罗门是一个极残暴的君主,对周围地区征收繁重的赋税,实施强迫劳役,命令人民在耶路撒冷饧安山上建造豪华的宫殿和神庙.按<圣经>所说,所罗门命令修建神庙的15万人都是住在以色列的外邦人.此外,他还从以色列人中挑选3万民工服劳役,整个工程费时7年.这个神殿坐西朝东,长200 m,宽100 m,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内部装饰极华丽.这个神殿成为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教徒们都去那里朝觐和献祭敬神.  相似文献   

14.
地热发电     
目前,已有十多个国家正利用蕴藏在地下的地热来发电。1980年全世界地热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为250万千瓦,但这一数字与贮量极大的地热资源相比,显得十分可怜,故地热的开发潜力是十分可观的。《地热发电》一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地热发电系统,并探讨了地热发电的经济性,对我国地热发电的现况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世纪。深海海域作为人类最后一片知之甚少的未开发区域,由于蕴藏了丰富的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取海洋权益、发展高新技术、开展外交合作及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场所,有人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一场“蓝色圈地”的争夺。我国有了第一块太平洋底“飞地”1999年,经联合国批准,我国在广阔的太平洋底最终圈定了一块锰结核海底专属采矿区,成了我国第一块在公海底下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的“飞地”。这是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经过几十年艰苦努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而得来的重大成果,是为祖国下个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作…  相似文献   

16.
杨斧 《大自然探索》2005,(10):50-50
说到达尔文进化论中动植物协同进化的理论,熟知近代生物学史的人自然会想到一则与达尔文有关的著名典故。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部,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与非洲大陆相隔400多公里。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和地理隔离, 岛上形成了许多特有的珍奇物种,一种被植物学家称为“长距武夷兰”的兰科植物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荒漠地区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19.8%),其中沙漠和戈壁约10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1.4%,可垦荒地约占全国荒地40%。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三十多年来,在内蒙河套地区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新建和扩建绿洲5000多平方公里,获得了大量粮食、棉花、瓜果、甜菜和肉类等多种农畜产品,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习惯上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市,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它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2001年工业总产值约达7000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无论是驱车经过稻田绿树丛中的现代化住宅群,还是工作在高技术的生产线上,你都能感受到长三角心脏强有力的搏动。本文从科技、经济角度拾摘长  相似文献   

19.
沧海桑田长江源—古生物化石讲述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金庚 《科学》2001,53(5):20-21
长江的发源地——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和新疆三省交界地带,但主要位于青海省境内,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气候干燥寒冷,环境险恶,缺氧严重,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也是"神秘的死亡地带".然而,长江总水量的1/4就来自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人类禁区".  相似文献   

20.
沈显杰 《科学通报》1986,31(11):846-846
岩石热物理性质测试是理论地热学和应用地热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手段。自1976年建成地热-Ⅰ型稳定平板岩石热导仪以来,我所地热实验室为矿山地热研究,油田区地热研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大地热流测量等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了2000余个岩石热导率数据。为进一步开展松软、弱胶结、孔隙饱水和小直径钻孔岩芯样品的热导率测试,形成多性能测量系统,同时引进微电脑、数字仪表等先进装备,开发程控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一套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