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许多学者认为《西游记》中唐僧这一人物形象的光彩逐渐被他的三个徒弟所掩盖,尤其是孙悟空。胡光舟先生《吴承恩和西游记》中的一段话:他(唐僧)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听信谗言,是非不分,自私可鄙,优柔寡断,昏庸糊涂,几乎是屡教不改,在取经集团中,他既不是精神力量,也不是实际的战斗者,竟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累赘,至于他在取经事业中的作用,说得不客气些,应当是个负数,他的眼泪多于行动,没有白龙马就寸步难行,没有孙悟空将万劫不复。如果一定要说唐僧也有作用,那么,他的作用是一个傀儡、一尊偶像、一块招牌,只因他是如来的犯错误的大弟子金蝉子转世,要靠他这块招牌才能取到经。正如沙和尚所说:“世上只有唐僧取经,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仅仅把唐僧这一人物存在的意义归于是一种取经的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杰作。这部宏篇巨制,洋洋八十余万言,然而主要却只说了一个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不是吴老生先杜撰的故事,而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桩很动人的事业。但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同小说所描写的全部内容相去甚远。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掌管政权的初期,为了治理国家的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03,(4):43-43
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在事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受到人们的欢迎,总的来说,他们具有以下十大特征: 一、守时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一过去和现在,在《西游记》研究中始终有“两个故事”和“两个主题”的说法。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和保护唐僧取经,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在这两个故事的矛盾发展过程中,孙悟空所处的矛盾的地位和矛盾的对象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叛逆英雄反抗天廷统治者,后者则“转化”为同各种阻挠取经事业的妖魔之间的斗争。前者的主题是:“通过神话式的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封  相似文献   

5.
正大人们都称呼我们是学生,其实我们都是"小唐僧"。当然,我们背着书包不是去西天取经,而是去学校取"知识之经"。唐僧去西天取经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护送,而我们学习过程中有老师的指引和爸爸妈妈的陪伴;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而  相似文献   

6.
他说:世上本无垃圾,是人类自己制造了垃圾,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他有无私的精神,在向白色污染挑战过程中从不谋取个人私利;他有无畏的心态,在打击假冒环保器具过程中遇到过危险重重,却依然执著向前!——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6):103-107
观音是《西游记》中的重要形象。她既是西天取经行为的筹划者,又是取经团队的监护人;既有外在高深的法力,又有内在完美的人格魅力。她勇挑重担,忠于职守,保证西行取经的顺利进行;因材施教,知人善任,督促取经团队成员性格不断完善;心怀慈悲,容纳万物,成为《西游记》作者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形象。  相似文献   

8.
刘慧 《奇闻怪事》2007,(1):71-71
新接手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斌,一直是学习上的“困难户”。他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业经常完不成.入学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而他总是低着头。尤其不敢面对老师。我与他交谈,他总是默不作声。上课也从不举手发言,开学这么长时间。他没有跟我讲上五句话。  相似文献   

9.
陈红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249-249
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统计课堂的有效性作了初步研究,并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学方法的灵活生动、教学思路的明晰、训练步骤的高效,这才是完美的课堂教学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电影《真实的谎言》是卡梅隆导演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有人说他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因为他的电影中从不缺勇敢的女英雄。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这部经典之作,通过对电影中女主角海伦的思想转变轨迹的分析,来揭示卡梅隆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电影中海伦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挣扎和探索,最终发现了内心深处蕴藏着的自我意识,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她身上体现出了当代女性坚强,勇敢,努力追求梦想并实现自我价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爸爸的鞋子     
爸爸从不轻易扔掉穿旧的鞋子,因为在他心中,每一双鞋都是珍贵的!爸爸小时候家里很穷,穿的都是奶奶做的布鞋。小孩的脚长得快,要不了多久就把鞋头顶出一个大窟窿。可又没有新鞋换,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2009,(1):7-7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一个黑人牧师出尽了风头,他就是奥巴马二十多年来的精神导师赖特(Jeremiah Wright),赖特坚持基督教义反对帝国主义,他的核心观点是与传唱多年的歌曲“天佑美国”唱反调,他说“上帝诅咒美国”。在布道中他历数罗马帝国、英国、俄国、日本、德意志帝国还有美国所犯下的罪行,他不但攻击美国的帝国主义行径,还谴责美国公众从不认为自己生活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那种天真无知。  相似文献   

13.
赵本山及其春晚小品或情景喜剧已经与他们互为拟像。经由对同一种他者的指认和区隔,不同层级的“现代化”主体最终达成了具有包容性的内部认同,而这种他者表象如此易于辨识,如此方便地被调用。在后毛泽东时代,它有着一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表演程式,从不变化他讲话的口音、词汇和腔调,而且从不让他改变举手投足的姿态,甚至连他穿的服装也几乎从未变过。  相似文献   

14.
平凡,似乎是所有人的标志。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平凡。他们渴望能有一个令他们不平凡的契机,从而走出平凡。作为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的杨书斌研究员却是甘于这种平凡的一个人。他收获得已经很多,但他从不认为这种收获于他是一种辉煌。他说,我只是喜欢这样做,然后就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5.
乔进坚持走科教兴企业之路来发展公司,在上海亚大,全部的5条挤出生产线是由德国巴登费尔德公司进口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从先期的原料处理至生产出产品一律电脑控制,完全程序化操作,确保在高效率生产的前提下,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他从不满足于企业现有的生产水平,他亲自带领生产、技  相似文献   

16.
空白效应     
李静 《青年科学》2011,(1):56-56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画的虾,可谓一绝。可是,他从不在画中加上水,奇怪的是,虽然画中无水,却好像更能让人想象出“虾在水中游”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17.
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实际上是我国两条小说线索不断发展的最终汇合:一条是由《大唐西域记》发展而来的取经故事;另一条是从《补江总白猿传》到《陈巡检梅岭失妻》再到《西游记》所形成的神猿形象。它们都源于唐,发展于宋元,最后在明代实现了汇合。宋代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虽然不是取经题材,却是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长篇小说《西游记》之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转变的一个枢纽,对长篇小说《西游记》有直接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半生征战商海的费兴良最终选择了在月朗国际落脚,并对亲友宣布,这才是他找寻一生的事业。看着传统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他,亲朋好友们毫不保留地表达出他们的质疑,但费兴良义无反顾:“让外国人替中国人打工,打造自己的全球品牌,这就是我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在大胆中蕴涵了鲁莽,在谨慎中伴随着犹豫,在聪明中体现了狡猾,在固执中折映出坚强,羞怯会成为一种美好的温柔,暴躁会表现一种力量与激情,但无论如何,豁达,对于任何人,都会赋予他们一种完美的色彩。一般认为,豁达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但从更深的层次看,豁达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豁达=承认事实我有一位朋友,他的性情并不很开朗奔放,但他对待事情几乎从不见焦躁紧张的时候。这并不是他好运亨通。细细观察体会,我发觉他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反应方式。比如,他被小偷扒走了钱包,发现后叹息一声,转身便会问起刚才丢失的身份证、工作证、  相似文献   

20.
正猪八戒因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回来后,他变得有些自高自大。某日听说数学王国新建了一座"方程乐园"的城堡,国王要招聘一名园长,他一大早就赶来应聘,并把孙悟空请来当参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