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0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文学交流多姿多采 ,但目前研究工作存在不少盲区。本文从日本文学的中译本 (特别是日本作家中译的《不如归》)、日本作家以中国历史和现实为题材的作品、日本作家与中国作家的交往、应该正视中国的通俗文学作品等方面予以论证 ,强调必须扩大中日文学交流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刘雪宁 《科技信息》2011,(8):144-144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是近现代日本唯美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不但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声誉。他的作品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学,而且也影响了中国一大批的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算郁达夫、郭沫若、田汉。  相似文献   

3.
李大名 《科技信息》2010,(8):139-139
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向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地推行移民侵略政策。与此同时,一批日本作家为了适应移民侵略的需要,炮制了大量的"大陆开拓文学"。本文旨在初步地介绍炮制"大陆开拓文学"的文学团体及主要的作家和作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二战期间,日本的“笔部队”作家和军队作家创作了大量侵华文学。这些作品形成一个特定的中国形象。运用形象学理论对这一形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形象是当时日本占主流地位的“大东亚中国观”的文学化,同时也是战争时期特定政策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宁婷婷 《科技信息》2010,(35):J0319-J0319,J0361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20世纪初期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出了许多唯美主义的经典之作,并且在其初期作品中非常集中地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之情。谷崎于1918年实现了第一次中国大陆的旅行,并且在完成这次旅行回到日本之后,激发了他创作"中国情趣"作品的热情。同时谷崎从以前就一直想与中国文人有一些近距离的接触。  相似文献   

6.
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学文化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女性作家的活跃则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品及其特征,应从日本平安时代的摄关政治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在政治、文化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文学交流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媒介。那么中国当代小说是如何被介绍到日本的,出版、接受情况如何,该文从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翻译、出版及接受的角度进行考察,试图了解其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在日本,中国当代小说一般指的是文革结束后的作品,因此该文着重考察1976年后的中国当代小说。  相似文献   

8.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根据当时绝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的状况,对欧美重要作家作品予以简要介绍,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起到引路作用。他以西方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为榜样,反对僵死的与生活严重脱节的旧文学。他以外国批评家的理论来解决新文学运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不仅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小说、诗歌,而且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作为各自国家的文学大家,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了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风情和自然美,中国大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两位作家本人及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各自国家的文化传统,进而分析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和营造的文学世界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翻译经历了从误解到理解、从对抗到对话的发展过程。中国文学翻译呈现出国外作品译入多、国内作品译出少、文学翻译优秀人才后继无人等问题,只有加强中外文学翻译的合作交流,改变现有教育机制,创建有利于文学翻译人才成长的环境,才能使中国文学翻译扭转整体弱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通过对作品中中国的描写和中国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拟通过对其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分析,指出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特点,以及这一形象与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并进一步运用形象学理论来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村上春树是日本著名小说家,作品颇丰,连续多年位列诺贝尔文学奖的头号候选人。村上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在当时日本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获得了当年日本群像新人奖;《挪威的森林》更是持续一年居日本畅销小说首位,在当时日本社会掀起了一股"村上热潮",同时也让村上成为日本文学走向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被誉为日本现代文学旗手。村上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略有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中世时期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故事的引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日本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取舍和吸收。对比中国文学中和《太平记》中李杨故事,考察出了李杨故事在日本传播的情况,了解了中日文学理念的不同,可以说李杨故事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及在日本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4.
无赖派是日本文坛上一个特殊的文学流派。而太宰治是无赖派成就最高的作家。本文以太宰治的生活背景为中心,通过回顾影响太宰治成长的几个重要因素和作家平生享有最高成就的作品,来找出作家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的生命真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根据当时绝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的状况,对欧美重要作家作品予以简要介绍,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起到引路作用。他以西方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为榜样,反对僵死的与生活严重脱节的旧文学。他以外国批评家的理论来解决新文学运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不仅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小说、诗歌,而且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孟静  田荔 《科技信息》2009,(13):197-197
无赖派是日本文坛上一个特殊的文学流派。而太宰治是无赖派成就最高的作家。本文以太宰治的生活背景为中心,通过回顾影响太宰治成长的几个重要因素和作家平生享有最高成就的作品,来找出作家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的生命真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为民众最为喜爱的著名的小说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至今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读者所欢迎。其作品及其经历至今在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中具有相当大的人气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万璐璐 《科技信息》2011,(28):155-156
永井荷風は日本近代の耽美派の代表作家であり、八十一年の生涯には多くの小説、随筆を創作した。荷風の文学作品を読んで、彼は日本で個性を持っている僅かな作家の一人であることがわかる。荷風の作品に現れた思想は積極的な一面もあり、消極的な一面もある。この思想変わりは荷風の境遇と無関係ではないであろうと思う。この小論では、荷風文学を解く鍵をいくつか挙げられたが、荷風文学の思想を明らかにしたいのである。  相似文献   

19.
井上靖是日本战后历史小说创作的重量级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享誉世界文坛的历史小说作品,同时主导和影响其文学创作的历史小说观亦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因此其不同创作时期的历史小说亦呈现出相异的文学风格、艺术追求和时代高度。  相似文献   

20.
唐小圃本名唐纪翔,是民国时期知名的法学家、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翻译家。他的著作《中国国际私法论》在我国早期的国际私法发展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所著译的童话作品数量众多,滋养了我国一代青少年。他翻译的日本文学作品,以及借助日文转译的托尔斯泰等人作品,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对译者身份及其主体性的深刻认知,对“合译”“改译”“改作”等晚清翻译范式的灵活运用与批判继承,均走在时代前沿。他开放的翻译理念和多元的翻译活动,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促进了中外文学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