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伟 《科技资讯》2012,(20):1-1
通过硫酸化修饰猪苓多糖,制备猪苓多糖硫酸酯,与肝素标准品对比分析其抗凝血活性。测定样品的1/2凝固度的精确体积,计算其抗凝血效价,结果显示样品的效价为45.47U/mg,相当于肝素标准品的30.31%。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氨基磺酸为磺化剂,尿素为催化剂,干法合成了淀粉硫酸酯铵盐.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产物磺酸铵基取代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为:玉米淀粉、氨基磺酸和尿素的摩尔配比为1.0: 1.1~1.15: 1.5~2.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5 h.在此条件下,产物磺酸铵基的取代度可达1.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低品位软锰矿为原料,用玉米秸秆和稻草为混合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还原浸出锰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玉米秸秆和稻草-硫酸还原浸锰的适宜工艺条件,该适宜工艺条件如下:软锰矿粒径为109μm,玉米秸秆和稻草的质量比为1∶1.5,玉米秸秆和稻草还原剂与软锰矿的质量比为3∶10,硫酸浓度为3.0 mol/L,液固比为10 m L/g,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80 min.在适宜的浸出工艺条件下,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可达97%以上,锰的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硫酸氢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硫酸氢酯是壳聚糖重要的衍生物。介绍了选用SO3-NMe3做酯化剂合成壳聚糖硫酸氢酯的过程,以及某些反应条件对酯化度大小的影响,认为在合成时选用SO3-NMe3为理想的酯化剂。  相似文献   

5.
茯苓多糖硫酸酯(Pachyman Sulfate,PS)具有和肝素相似的抗凝血活性和机制,研制PS口服制剂意义显著.以氯磺酸-吡啶法制备PS,以海藻糖为载体、薄膜蒸发法制备PS前体脂质体口服制剂,并初步研究其抗凝血活性.PS得率97%,硫酸根取代度3,重均分子量9 978 Da;PS前体脂质体为乳白色粉末,重建脂质体为球状或近球状小囊泡,形态完整,粒径较均匀,有效粒径分布范围在0.7~1.4μm之间,多分散指数小于0.4,zeta电位小于-25 mV,分散性好.重建载药脂质体包封率为20.3%,大鼠口服重建载药脂质体后凝血时间延长率达46%,且有统计学意义.重建空白脂质体有助于PS的口服吸收,且脂质体包封PS后吸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胆甾醇硫酸酯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然存在的胆甾醇硫酸酯钠(3)的合成为研究对象,从胆甾醇出发,经过硫酸酯化、钠离子交换两步反应合成出具有抗肿瘤活性天然存在的胆甾醇硫酸酯钠,以及它的4个类似物:3β-谷甾醇硫酸酯钠(3a)、3β-豆甾醇硫酸酯钠(3b)、3β-孕甾醇-20-氧代硫酸酯钠(3c)、3β-去氢表雄酮硫酸酯钠(3d),并对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是化合物3b在体外对肝癌、宫颈癌、人胃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3)对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级壳聚糖为原料,经过羟乙基化、硫酸酯化反应制备羟乙基壳聚糖硫酸酯,考察了羟乙基壳聚糖硫酸酯反应中诸因素对产物质量的影响,结合条件试验研究了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得出的优化反应条件是:2.5 g羟乙基壳聚糖,固定DMF用量10 mL,硫酸酯化试剂为6 mL,反应温度68℃,反应时间为4 h.通过IR结构表征,证明羟乙基壳聚糖硫酸酯化反应后,硫酸酯基团存在于壳聚糖大分子链上.  相似文献   

8.
李零  孙家骧 《贵州科学》1996,14(2):27-28
本文研究了烃化反应,并对其进行了工艺改进,结果使原反应产率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椰油酸单乙醇酰胺与浓硫酸作用,制备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硫酸酯盐,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对制得的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及红外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10.
罗荣珺 《科技资讯》2012,(21):83-83
褐藻多糖硫酸酯是硫酸化多糖中的一种,从泡叶藻、巨藻、墨角藻、海带等褐藻中都可以提取褐藻多糖硫酸酯。本文主要讲述了热水浸提和超声波提取褐藻多糖的基本流程,以及对产品的纯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将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和秸秆炭添加到模拟施肥的土壤中,研究了秸秆还田后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株高促进作用的顺序为:2.0%秸秆炭1.0%秸秆炭0.5%秸秆炭腐熟秸秆破碎秸秆;秸秆炭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的叶宽。在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单穗籽粒重提高5%~7%;秸秆炭处理都能提高玉米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微波辅助硫酸、氢氧化钠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解糖得率的影响,并对温度、酸碱添加量、预处理时间、液固比4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微波-硫酸预处理时,温度190℃,硫酸质量浓度为10 g/L,预处理时间3 min,液固比20(硫酸体积(mL)与玉米秸秆质量(g)之比)条件下,预处理得糖率及酶解得糖率分别为44.6%和30.3%;微波-氢氧化钠预处理时,温度130℃,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5 g/L,预处理时间7 min,液固比30(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与玉米秸秆质量(g)之比)条件下,预处理得糖率及酶解得糖率分别为1.5%和80.0%。  相似文献   

13.
在55℃下利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两种热碱预处理对玉米秸秆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碱用量下,KOH预处理后厌氧消化产气效果明显优于Ca(OH)2 预处理。0.5%KOH和2.0%Ca(OH)2耦合的预处理效果与1.5% KOH以及1.5%Ca(OH)2单独预处理效果相当,累积单位挥发性固体(VS)甲烷产量为247.3mL/g,相比于未预处理组甲烷产量提高了58.7%,说明可以用2.0%Ca(OH)2代替1.0% KOH。从成本节约的角度,1.5%Ca(OH)2为最佳的热碱预处理条件,累积单位VS甲烷产量为242.2mL/g,比未预处理效果提高了55.4%。  相似文献   

14.
汽爆玉米秸秆渣诱导产纤维素酶及其水解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效率,研究了汽爆处理玉米秸秆渣对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及所产纤维素酶的水解特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采用汽爆处理可以去除大量的半纤维素成分,获得的汽爆渣对里氏木霉NL02合成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良好,以10 g/L的汽爆渣为碳源发酵7 d滤纸酶活达到1.90 U /mL。发酵5 d获得的汽爆酶水解效果最佳,当酶用量25 U/g,底物质量浓度50 g/L条件下,水解24 h酶解得率达到95.9%,水解48 h葡萄糖产率为76.4%。当汽爆渣质量浓度为80 g/L,酶用量为15 U/g时,48 h酶解效率达到90.1%,葡萄糖产率为62.9%。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稀酸预水解液两种脱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稀酸预水解液为原料,研究了减压蒸发和络合萃取两种脱毒方法对乙酸等抑制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稀酸预水解液减压蒸发脱毒,糠醛完全被去除,而5-羟甲基糠醛则基本不能被去除;当水解液浓缩5.80倍时,其浓缩液中乙酸质量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4.06 g/L和60.45%。络合萃取脱毒的最佳条件:络合萃取剂的组成为30%三烷基胺+50%正辛醇+20%煤油,油水相比2∶1,温度25℃,时间60 min,此时脱毒液中乙酸质量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1.43 g/L和52.33%,糠醛完全被去除,5-羟甲基糠醛的去除率为27.78%。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8种添加物辅助单、双酶水解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效果和规律。结果表明,在8种外源物中,添加Tween-80对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水解的促进作用最佳,可显著提高酶水解得率和酶活的稳定性。在底物纤维素质量浓度为50 g/L、纤维素酶用量为15.0μmol/(min.g)、β-葡萄糖苷酶用量为30.0μmol/(min.g)的条件下,添加4.0 g/L Tween-80反应48 h,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总还原糖的酶解得率分别达到86.85%和93.45%,较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7.34%和9.59%,其中可发酵性葡萄糖占总还原糖的92.94%。进一步考察该酶解条件下的蛋白质和酶活回收率,结果表明:添加Tween-80后可溶性总蛋白质的回收率提高了56.83%,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酶活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6.87%和40.04%。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秸秆、马铃薯废渣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活性炭,并对其进行了BET、TG/DTG、SEM等表征.研究了原料、浸渍比对活性炭样品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Freundlich、Toth吸附等温模型对亚甲基蓝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废渣与玉米秸秆干重比为1∶1,浸渍比为150%,活化温度为700℃,活化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所得活性炭吸附性能最优,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可达383.0mg·g-1,为国家一级品标准的2.84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不同预处理温度对玉米秸秆暗发酵制氢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温度(40、80、120、160 ℃和200 ℃)下,采用1% H2SO4和2% NaOH两种试剂分别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再进行中温暗发酵实验,接种物来源于以猪粪为原料的厌氧消化后的沼液。结果表明: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80 ℃下,采用1% H2SO4对玉米秸秆预处理60 min,其单位总固体(TS)产氢量达到27 mL/g,比未预处理玉米秸秆提高了56.27%,且最大产氢速率最高可达到15.42 mL/h,比未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最大产氢速率提高了83.57%。玉米秸秆产氢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5.0~5.5,不同预处理温度会对产酸量和产酸的组分造成影响,发酵类型均为丁酸型发酵。因此,预处理温度是影响暗发酵制氢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水解生成可发酵性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玉米秸秆的湿氧化预处理获得的可发酵性糖量进行探讨。通过不同的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比试验确定最佳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在此实验条件下,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经酶转化成葡萄糖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汽爆玉米秸秆水提液制备糠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糠醛生产中玉米芯原料有限,用酸量大及糠醛渣难以综合利用等问题,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探索汽爆水提液制备糠醛新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糠醛收率的影响并对焦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汽爆玉米秸秆水提液制糠醛的最优条件是反应温度180℃,2%盐酸添加量,反应时间2h;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汽爆玉米秸秆水提液制糠醛过程中焦化产生的原因。本文的优势在于玉米秸秆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糠醛收率高(76.6%),便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