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水旱灾害频发,对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目前吉林省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亟待加快水旱灾害的防御体系建设,实现中、小洪水可控制和利用,较大洪水安全行洪和过境,特大洪水能抗御和减少损失;一般旱情不成灾,中等旱情可控制,较大旱情少损失的目标。本文针对现有防洪减灾体系和防汛抗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8月4日,葫芦岛市经历了强降雨过程,面对强降雨。从成功防御强降雨来看,全市防汛体系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防汛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苏艳明 《科技信息》2012,(5):597-598
水利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防汛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家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水利防汛防旱工程设施情况值得深入调查研究。文章针对盱眙县水利防汛防旱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防汛工作的发展形势、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从而确保圆满完成水利防汛抗洪减灾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和数据库技术,针对防汛减灾VR-GIS平台,对汛情虚拟场景、虚拟场景单元和虚拟对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汛情虚拟场景和虚拟对象的数学表示,提出了虚拟对象的类结构、操作方法、模型特征和建模方法,有效解决了防汛减灾VR-GIS平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慕富强 《甘肃科技》2006,22(8):119-120,55
在水利抗旱防汛减灾信息系统中,可以利用GIS的空间管理功能,实现抗旱防汛信息的可视化,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辅助支持,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任娟 《创新科技》2014,(10):90-91
大荔县地处黄、渭、洛三河汇流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防汛减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大荔关键举措。通过分析做好备汛工作思路,为防汛减灾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郭瑞萍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3):14-15,42
2012年天祝县建设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建成了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全面提升了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提高了防汛工作信息化水平,初步构筑了群测群防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8.
赵景利  宋永波 《科技信息》2010,(5):350-350,337
防洪预案是防洪非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汛决策和防洪调度的依据,是未雨绸缪、变被动防洪为主动防洪的重要举措。黄河防洪涉及方方面面,如果没有预案、方案,遇洪水临时仓促决策,就会有很多问题想不到,指挥调度就会杂乱无章,将影响防洪减灾,甚至出现严重后果。有了好的防洪预案,遇洪水险情就可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地进行防洪指挥调度,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险情发展,降低灾害损失,确保防洪安全。因此,编制防洪预案,对做好防汛工作非常重要。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黄河防汛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防洪形势也在不断变化,防洪预案也需要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预案的科技含量,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GIS在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和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GIS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景平 《甘肃科技》2012,28(20):12-13
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介绍了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工作中承担的职责,分析了兰州市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并对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赵鑫 《科技信息》2011,(16):134-134,13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筑和人口密度的高度集中以及城市生活的质量与居民需求层次的不断进步,导致我国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让我国不同的城市地区遭受地质、气象、卫生环境等多种灾害威胁的形势日益严峻起来。加强防御、控制城市灾害,增强城市综合减灾、救灾、抗灾能力是当今国内外减灾救灾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建立起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小河站水文现象的变化规律,对如何搞好汛期洪水预报,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思路,简述了洪水预报是地区防汛减灾、水利工程调度运用等的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忻州市87处雨量站近50年实测系列降水资料的均值、年际变化及年觋内分配,揭示了其变化规律,为科学防汛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上虞市小流域众多,小流域山洪灾害易发与多发已成为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致灾成因、防御现状的分析,提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对策,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入手,切实提高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水情、雨情信息对于水利调度和防汛决策的确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们是基础信息。所以采用先进的水文信息遥测技术,运用新型水文测报系统,对城市的水情、雨情以及水电厂、江河的信息进行准确的采集和及时的传输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运用,确保防汛的安全,从而达到兴利增效、防汛减灾、利国利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龙海市的洪涝灾害状况,当前影响防汛安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防洪减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连云港雷电活动特征上结合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应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健全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之构想,促进人水和谐,保障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春晖 《甘肃科技》2016,(18):53-54
对嘉陵江上游流域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特性的变化过程及规律的掌握和分析,为水情预报、防汛减灾、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水资源开发及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需求.聚焦我国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和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三大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综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成就.在综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上,全面回顾了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全球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进展.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机制上,从重大事件和活动中的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决策服务智能化水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化和标准化、蓝天保卫战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和机制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主要成绩.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上,从新时代我国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顶层设计、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气象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4个方面介绍我国综合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从资源、业务、研究和理念上对我国未来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