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7):14-14
首次从两栖动物分泌液中发现基因编码的神经毒素(图)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林东海、湖南师范大学梁宋平等研究团队通过合作,从华西雨蛙皮肤分泌液中发现了基因编码的  相似文献   

2.
雨蛙属Hyla主要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南部、亚洲东部、非洲西北部和美洲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知35种;中国现已知8种及7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综述了中国雨蛙属Hyla物种的分类研究历史及进展,雨蛙属Hyla分类中亟待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1)我国产华西雨蛙是否为H.annectans,及所属各亚种的分类地位问题,需结合H.annectans模式产地标本进行比较分析;2)秦岭雨蛙H.tsinlingensis是否成立,以及和我国产华西雨蛙H.annectans各亚种之间关系问题;3)华南雨蛙H.simplex两亚种是否成立,以及华南雨蛙海南亚种H.simplex hainanensis和昭平雨蛙H.zhaopingensis关系问题,需与H.simplex模式产地标本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有毒动物,它们体内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毒素,通过毒器刺入人体或被人误食使人中毒,甚至导致死亡。但通过分析研究和实验,将其毒素化害为益,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和农业上,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4.
对蛇毒中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的分类、理化性质、结构及药理学活性进行了综述。当前研究表明,蛇毒神经毒素可分为3类:突触前神经毒素、突触后神经毒素和类神经毒素;前两者主要抑制运动终板处的神经肌肉传导,造成肌肉麻痹和呼吸衰竭;而后者可以阻断平滑肌收缩和离子通道,表现出类神经毒活性。蛇毒肌肉毒素主要分为3类:响尾蛇毒素、心脏毒素和肌肉毒 PLA2;它们主要表现为破坏肌细胞膜,降解肌纤维,造成肌肉坏死。近年来,大量的蛇毒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的结构与功能得以确定,其在临床医学及研究领域中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在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蛇毒蛇毒毒素和肌肉毒素的用途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阻断神经节烟碱乙酰胆碱传递的P-银环蛇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产银环蛇毒中提纯一分子量为15000的毒素,命名为P一银环蛇毒素,该毒素在浓度为1μg/ml时,可阻断豚鼠腹下神经一输精管标本的神经节的传送,抑制率为86%,经长时间冲洗后,稍有逆转,但从刺激至反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a一眼环蛇毒囊无上述作用。P一眼环蛇毒素与国外报导的BGTⅡ一S_1:、BGTp一4,P_(15)等毒素的特性相似,可望成为研究神经元烟碱受体的探针。  相似文献   

6.
腹泻性贝类中毒是一类因食用特定毒素污染的海产品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是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s,DSP)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组分。研究发现,OA及DTXs能通过抑制蛋白质磷酸化过程而产生诸如腹泻、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此外,该类毒素同时具有多种慢性毒性作用,本文在OA类毒素在致毒机制、体内实验、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此类毒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该类毒素的进一步毒理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博闻     
《创新科技》2011,(7):56-57
肉毒杆菌的副作用 1987年,卡卢瑟夫妇打算小剂量地使用一种叫做肉毒杆菌的致命毒素来治疗斗鸡眼和其他跟部肌肉疾病,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以此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蛇毒中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的分类、理化性质、结构及药理学活性进行了综述。当前研究表明,蛇毒神经毒素可分为3类:突触前神经毒素、突触后神经毒素和类神经毒素;前两者主要抑制运动终板处的神经肌肉传导,造成肌肉麻痹和呼吸衰竭;而后者可以阻断平滑肌收缩和离子通道,表现出类神经毒活性。蛇毒肌肉毒素主要分为3类:响尾蛇毒素、心脏毒素和肌肉毒PLA2;它们主要表现为破坏肌细胞膜,降解肌纤维,造成肌肉坏死。近年来,大量的蛇毒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的结构与功能得以确定,其在临床医学及研究领域中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在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蛇毒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的用途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研究白毒鹅膏茵毒素致肝损害的机理,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白毒鹅膏茵毒素,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肝细胞凋亡。结果:注毒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DNA梯形带(DNA Ladder),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未出现该特征,说明受毒小鼠肝细胞被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层析法分别从浙江、湖南和安徽产银环蛇毒中纯化得到的K-神经毒素(Ⅵ1b和Ⅷ1a峰),分子量均为6500.两个K一神经毒素在浓度150nmol/L都能有效地阻断小鸡睫状神经节的烟碱传递,经2小时冲洗仍未见神经节传递功能的恢复。可以认为K一神经毒素是银环蛇蛇毒的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11.
Huwentoxin-I是一种小分子量的多肽类毒素,它能阻断脊椎动物的神经肌肉接头接头传递。该毒素分子内含33个氨基酸残基,有三对二硫键。本文报道用圆二色性光谱分析法对该毒素二级结构的测定和分析,并用Creenfield等介绍了方法计算其二级结构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此多肽分子中,α螺旋约占22-28%,β折叠约占22-35%,而β转角和无规卷曲约占41-49%。实验还表明,此毒素砂同pH条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有毒动物毒素的产生情况,可将它们分为"主动毒"动物和"被动毒"动物.前者是指该类动物产生的毒素能主动输入其它动物体或人体中使之中毒,如毒蛇、蜜蜂,后者是指该类动物被食用而引起中毒.又可分为"原初毒"动物和"次生毒"动物."原初毒"动物具有为防御而形成的特有器官,如毒腺、毒刺、毒钩、毒钳及毒毛等;"次生毒"动物即是它的毒素或多或少是从食物中得来的,例如某些鱼类和昆虫等.  相似文献   

13.
从眼镜蛇毒中纯化出膜毒素MT-I,该毒素与磷脂酶A2产生协同学保血效应,使同二胜利肌等标本产生进行性挛缩,对体外Hut-78细胞有杀伤作用,腹腔注射能引起家猫的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14.
草莓灰霉菌(BotrytiscinereaPersoon)在25℃,pH4的Peberdy培养基中静置培养10天达到生长高峰。产毒高峰期为静置培养20天。该毒素经高温灭菌后,毒力基本不变,但其氯仿提取液的光吸收特征峰稍有变化。低温保存一年的斜面菌种,产毒能力明显下降。接种实验证明,所产毒素对草莓果实有致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云南大理产的中国雨蛙的核型,并分析了4个地理居群中国雨蛙的核型,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模式,即为2n=24,NF=48,核模式6+6,但中国雨蛙不同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都有所不同,说明不同地理居群的中国雨蛙的染色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周连宁  刘芳  黎双飞 《科技资讯》2011,(32):121-122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对水生生物繁殖和发育影响极大的一种细胞内毒素,它通过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打破细胞内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的平衡,引起细胞损伤甚至坏死,从而影响鱼类胚胎的正常发育。本文就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致毒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沼生花褶伞粗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花褶伞粗毒液对美洲蜚蠊进行腹腔注射、小鼠脑室注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蛙心灌流实验,检测了该粗毒液的毒性.结果表明,花褶伞粗毒对昆虫毒性不明显,对哺乳动物有一定毒性,可能含有神经致幻毒素裸盖菇素和一些拟胆碱成分.  相似文献   

18.
东亚马氏钳蝎部分纯化的神经毒素对GH3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钳蝎粗毒SephadexG-50柱层析分离后可得到几个组分。其中峰Ⅱ毒素对蜚蠊毒性较大,而峰Ⅲ毒素对小白鼠毒性较大,可以认为它们是部分纯化的昆虫类毒素和哺乳类毒素。  相似文献   

19.
贝毒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腹泻性贝毒(DSP)、麻痹性贝毒(P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缺损性贝毒(ASP)和西加鱼毒素(CTX)等5种主要贝类毒素,描述了其主要特征,给出部分毒物成分的化学结构式、毒性大小及毒理效应,对已有的生物分析检测方法和仪器分析技术作以介绍.其中,腹泻性贝毒的研究报道比较多,检测技术方法主要有4种,而且主要集中在软海绵酸(OA)上;麻痹性贝毒事故发生频率最高;而记忆缺损性贝毒和西加鱼毒素目前研究还相对较少,检测方法以免疫法为主。  相似文献   

20.
水库水的藻毒素污染调查及产毒藻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库水进行定期采样,测定水样富营养化控制因子、叶绿素a和藻毒素的含量,了解水库水微囊藻毒素(MCLR)的污染状况、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分离鉴定释放毒素的产毒藻株,以期探讨引起藻毒素污染的内外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监测的8个月内水库水都检出MCLR,其变化规律与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呈现正相关,同时受水温变化幅度影响,4月和10月正是春秋两季季节交替的变温期,此时藻毒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为藻毒素污染的暴增期;同时分离出5株产毒藻,其中1株为优势藻株,初步鉴定为微囊藻,产毒MCLR,是引起水库水MCLR污染的优势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