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球诸点相互距离之间的一个不等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加农 《科学通报》1988,33(14):1045-1045
距离几何作为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由K.Menger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所开创的,L.M.Blumenthal集三、四十年代距离几何之大成写成了专著《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Distance Geometry》,此专著就是距离几何之经典。近年来,距离几何在统计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并引起了一些统计学家及生物化学家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王善平 《科学》2002,54(5):59-62
克莱因与<古今数学思想> 克莱因(M.Kline)于1972年出版的<古今数学思想>(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曾被西方学者评为是"最好的数学史著作"[1].1970年代末,北京大学数学系的教师们把它译成中文后,在我国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四十年代,在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中分别产生了一些新的理沦,特别是,维纳(N. Wiener)等抓住一切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特点,并把这些系统的控制机制与生物中的某些控制机制加以类比,创立了控制论这门科学。在航天、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迅速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译自美国生物学史家艾伦的著作《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1978年剑桥大学印)的第七章。这本著作从生命科学内部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生命科学与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角度,从生命科学与哲学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从社会历史背景对生命科学发生的影响的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了遗传学、胚胎学、进化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几个最主要的领域中的科学活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既有人物和事件的记载又富有思想性、理论性的科学史著作。自从人们完全确定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以来,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己有整整三十年的历史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至今仍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史能够为今天的科学工作者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提供哪里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篇译文也许能帮助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莫玉龙 《科学通报》1997,42(24):2671-2672
(《子波变换与子波分析》。赵松年 熊小芸 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页码:150页.定价:18元) 在应用数学中,子波分析是当前现代分析学中两大重要分支之一。它含有非常丰富的数学内容和极其优美的内在性能,因此它蕴含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子波”已成为各个领域的科  相似文献   

6.
BC Ⅰ-代数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代数分支,这一理论与其他许多数学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胡庆平和雷天德等人把BC Ⅰ-代数与群论联系起来,得到了一些很好的结果。本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单  相似文献   

7.
分子生物学是本世纪中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本世纪中叶以前,分子生物学还处于产生和孕育之中,这被科学史家称为“分子生物学史前时期”。当时学派林立,其中之一就是“信息学派”。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信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德尔布吕克(Max Delbrück)早期(五十年代初以前)的生物学思想。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信息学派的生物学家应用现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复制过程,以阐明生命遗传物质的本  相似文献   

8.
魏俊杰  黄启昌 《科学通报》1997,42(24):2581-2586
分支(bifurcation)是动力系统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反映流的拓扑结构随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质的变异,不论在数学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都有较大的意义。因此它一直受到数学家们的关注,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追溯到Poincare时代。近半个世纪来,对分支的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最主要的工作还集中于由常微分方程(下文简记为ODE)所确定的连续动力系统的分支上,特别是集中于平面上退化程度不高的分支上,至于对泛函微分方程(下文简记为FDE)的分支的研究,则相对开始较晚,在广度及深度上也都不如ODE,亟待人们去探讨。本文将极扼要地介绍FDE的分支理论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希望能为推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9.
昂利·彭加勒(Henri Poinaré,1854—1912)是一位“无比伦比的数学家、敏锐的物理学家和思想深刻的哲学家”(G.达布的评价)。M.克莱因在谈到这位法国科学家的数学成就和影响时说:“彭加勒被认为是19世纪最后1/4和本世纪初期的领袖数学家,并且是对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的确,彭加勒在函数论、代数拓扑学、阿贝尔函数和代数几何学、数论、代数学、微分方程、非欧几何、渐近级数、概率论等数学分支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当代数学的不少领域都溯源于他。不仅如此,他对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问题也兴味盎然,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10.
电子物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阴极射线的发现算起已有整整100余年的历史了.本世纪初发明了真空电子管,揭开了人类应用电子技术的序幕.四十年代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使电子技术进入了新的一代.随着高压和强流电子束技术的发展,从七十年代开始,电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相对论电子学逐步形成了.广义地说,电子以相对论性速率运动时所出现的一切物理现象都是相对论电子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苏淳 《科学通报》1983,28(12):705-705
其中Φ(x)是正态N(0,1)的分布函数。本世纪的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条件(1)与E|X_1|~3<∞之下,人们分别获得关于收敛速度的一致性估计和非一致性估计:  相似文献   

12.
迄今数学在天文、物理和工程等领域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 ,但数学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远不及在物理学那样必不可少 ; 在当今方兴未艾的生命信息遗传研究中 ,数学应该有所作为 ; 科学上新的重大突破往往伴随着新数学分支的诞生 ,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中 ,生命科学家与数学、物理学家的合作将有非常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世纪以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经济学一些分支应用数学的成果及主要的方法。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在经济学中进一步应用数学的方向。可供经济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卡西米尔效应起源于量子真空,它在物理学的各个分支,特别是在纳米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卡西米尔(H.B.G.Casimir)才华纵横,著作宏富,建树极丰.他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研究经历则为科学和技术的互惠发展树立了典范.卡两米尔效应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充满挑战和活力的前沿研究领域,如今尚有大量科学的和技术的问题等待人们去解决.  相似文献   

15.
泛函分析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密切联系分析数学及数学物理(例如偏微分方程、调和分析、概率论及量子物理学等)的许多问题。近一、二十年来泛函分析虽然不象以前那样出现很多新的分支和崭新概念,但仍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特点是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入,应用更加广泛了。  相似文献   

16.
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有四大类: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在这些基本物质中,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是蛋白质和糖类。但是糖类结构的复杂性,且早年研究的糖类的功能既单调又简单,使得人们对糖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60年代以来,随着生命科学中很多分支的研究日益深入,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最近,有人提出了糖生物学(glycobiology)这一名词。这标志着生命科学中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也标志着糖类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不少人把数论看作是理论数学中最纯粹的分支,事实上,这门分支中的许多美妙结论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中国剩余定理和电子计算机》介绍了一个古老的数论定理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个有趣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故障树分析     
法国数学家奥班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外提出“激发数学”的概念,并撰作专文以示提倡,本期刊载此文译稿,以供读者研究。故障树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可靠性数学分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故障树分析》一文介绍了它的简短历史、主要内容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和《人类由来》两部著作中提到了人身上的"退化的器官",认为它们是进化过程中的"遗迹"。在过去某个时候,这些器官是生存所必需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它们的功能逐步退化或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0.
组合数学起源于莱布尼兹,它是一门既古老又新颖的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家研究的纵横图,又称幻方,即属于组合数学的范围.这门数学最早是和数论及概率计算交叉在一起的.一些著名的数论函数如欧拉函数φ(n),麦比乌斯函数μ(n),划分函数p(n)等,至今仍是组合数学讨论的对象.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特别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巨大发展,已经促使组合数学改变旧有面貌,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兴数学分支.一、组合数学的对象和特点由于组合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很大,所以不易给出一个精确定义,粗略说来,它是研究任意一组离散性事物按照一定规则安排或配置方法的数学.特别当指定的规则较简单时,主要问题就是要计算一切可能的安排或配置的方法数.又如果指定规则隐含有对象安排的技巧性,则安排或配置的存在性问题便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