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五种不同刈割期牧草草粉的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五种不同刈割期牧草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粉,苜蓿二槎草粉的总氨基酸量高于收种后的苜蓿秸杆草粉、红豆草秸杆草粉及毛苕子秸杆草粉。五种牧草的革粉中均含有两种常量元素Ca、Mg和六种微量元素Fe、Zn、Cu、Cr、Mn、Co。其中苜蓿二槎草草粉中的Zn、Cu含量显著地高于其他几种牧草草粉的含量。提出了牧草的最适刈割期是在初花——盛花前期,此期牧草的营养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平凉关山地区华亭县首次发现分布新纪录香棒虫草,采用GB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测定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所含氨基酸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冬虫夏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测定,香棒虫草含有17种氨基酸,与冬虫夏草所含氨基酸种类比较接近,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香棒虫草所含氨基酸中,有10种含量超过冬虫夏草,特别是含有2种同时兼有营养必须、调节氮平衡和生糖3种作用的精氨酸和组氨酸。鉴于此,在开发应用中不宜简单相互替代。可从氨基酸特性着手,同时抓住含量较高这一优势进行有关医药效果研究,以期获得资源开发应用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对云芝等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别测定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而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量却很低。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它们的子实体,三种食用蛋白(α—酪蛋白,卵白蛋白,大豆球蛋白)及4种粮食产品(大米,小麦,小麦精粉,玉米)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菌丝体的必需氨基氨含量,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含量一般都高于子实体。菌丝体必需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高于或接近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相对百分含量均高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芳香族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全低于三种食用蛋白。令人注目的是7种真菌菌丝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全大于3种食用蛋白和4种粮食产品。这些数据为发酵培养开发利用真菌资源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4.
荷花花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荷花花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荷花花粉的总氮含量为3.25%,蛋白质含量为20.32%,可溶性糖为22.28%,氨基酸一为26.4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9%,其构成与FAO/WHO(1973)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模式接近,维生素与矿质元素的含量亦较丰富,研究结果表明,荷花花粉资源丰富,营养成分齐全,且配比均衡,具有很好的开发利  相似文献   

5.
甜杏仁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甜杏仁中的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27.259 g.100g-1,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总量为8.691 g.100g-1;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6.
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对苏北产薄荷的叶、茎及整株进行了游离氨基酸的分析,结果表明,薄荷中含16种氨基酸,叶、茎及整株中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分别为9.805%、3.995%和7.005%,其中6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青海地区香茶藨子的种子成分,本研究以香茶藨子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主要内含物质、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将香茶藨子种子与6种东北地区茶藨子种子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作对比分析,同时将其与4种青海当地野生茶藨子、产油林果及产油农作物的脂肪酸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香茶藨子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为10.90 g/100 g。(2)香茶藨子种子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9.51 g/100 g,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78、1.07、0.92 g/100 g,但香茶藨子种子的多种氨基酸含量低于6种东北地区茶藨子种子的氨基酸含量。(3)香茶藨子种子含有13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0.50%、28%;对比不同品种茶藨子、产油林果及产油农作物种子中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发现,香茶藨子种子中的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28%。本研究结果可为青海地区香茶藨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中药川明参和北沙参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川明参和北沙参至少含13种氨基酸,其中含丰富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还含有人体必需的七种氨基酸,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开发这两种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鲈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鲈鱼肌肉氨基酸的含量,分析了其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并对它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鲈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比例为1.308%,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高达氨基酸总量的42.5%.  相似文献   

10.
游离氨基酸参与辣椒中风味物质的合成,其种类及含量与辣椒品种密切相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湖南常见大红椒、青尖椒、螺丝椒、小米椒、小红椒、大青椒6种辣椒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明确不同辣椒品种游离氨基酸组成差异,以期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辣椒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种辣椒中共检出2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青尖椒、螺丝椒、大青椒未检出胱氨酸,大红椒、小米椒、小红椒未检出羟脯氨酸。相比于其他游离氨基酸,各品种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丝氨酸、γ-氨基丁酸、赖氨酸含量较高。6种辣椒中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在7.28~19.36mg/g(以干质量计),其中大红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螺丝椒含量最低。通过味道强度值分析发现:鲜味氨基酸是辣椒的主要呈味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对鲜味贡献较大,其他呈味氨基酸起到协调风味的作用;大红椒与小米椒较其他品种辣椒鲜味更为突出。聚类分析表明:大红椒与小米椒、大青椒与青尖椒、小红椒与螺丝椒品质较为接近;部分氨基酸,如苏氨酸与天冬酰胺、精氨酸与谷氨酰胺、亮氨酸与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与脯氨酸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发现,大红椒、小米椒、大青椒中游离氨基酸品质优于青尖椒、小红椒、螺丝椒。  相似文献   

11.
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矿质元素、总糖、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富含矿物质和蛋白质,并含有17种氨基酸.在矿质元素中,铁、磷和钾的含量相对较高.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质量的38.0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质量比为0.61.  相似文献   

12.
栗山天牛提取物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栗山天牛提取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栗山天牛提取物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质量分数分别为37.28%、37.25%、8.61%;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0.9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93 9,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还含...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石斛兰属石斛组6种石斛多糖、醇溶性成分、石斛碱和氨基酸含量4项指标的差异,为石斛种质资源鉴定、分类和药材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石斛组6种石斛,分别采用硫酸-苯酚法、热浸法、气相色谱法和酸水解法测定多糖、醇溶性成分、石斛碱和17种氨基酸含量。6种石斛干茎中多糖、石斛碱、醇溶性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6种石斛中多糖质量分数介于6.92%~26.90%,其中流苏石斛多糖含量最高。醇溶性成分质量分数为3.82%~13.0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线叶石斛,其余石斛除含量最低的流苏石斛外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仅线叶石斛检测到含有石斛碱,质量分数为0.019%,低于中国药典规定。6种石斛氨基酸含量丰富,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介于3.18%~8.09%;氨基酸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已包含17种氨基酸的全部信息,可作为功能氨基酸的描述性指标,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3种氨基酸为石斛组石斛特征氨基酸。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多糖含量与醇溶性成分、氨基酸总量之间呈负相关;醇溶性成分与氨基酸总量之间呈正相关。石斛组中6种石斛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表明6种石斛的药理作用不同,应根据其成分和含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比较2个不同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肌肉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元素、核苷酸、甜菜碱和胆固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并针对营养组成、风味物质含量同产地之间的关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个不同海域的三疣梭子蟹在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等营养组成上差异显著。浙江台州海域野生雄蟹肌肉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山东日照海域野生雄蟹,差异显著(P<0.05);浙江台州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甜菜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山东日照海域(P<0.05)。研究发现,2个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其风味及营养价值产生影响,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基因、摄食饵料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北太平洋红鱿鱼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太平洋红鱿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北太平洋红鱿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11%、17.48%、2.31%、1.72%。北太平洋红鱿鱼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量的86.09%,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6.75%,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0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74.46%,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其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76%。北太平洋红鱿鱼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1.71%,其中EPA和DHA含量极其丰富,共占脂肪酸总量的46.13%。同时含有丰富的Na、K、Mg、P、Zn等元素。北太平洋红鱿鱼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海产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蚓激酶副产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蚓激酶副产物,蚓激酶、地龙和蚯蚓中的次黄嘌呤含量。结果表明,蚓激酶副产物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一半以上。次黄嘌呤含量分别为1.4611%,0.9967%,0.9375%和0.1185%.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4种植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和营养学特性。玉米蛋白粉、大豆粉、棉籽蛋白粉、花生饼粉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61.60%,38.18%,51.49%,43.15%。大豆粉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棉籽蛋白粉、花生饼粉中多种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接近,但蛋氨酸含量较低;玉米蛋白粉富含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但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植物蛋白。建议根据蛋白资源的氨基酸特色组成,合理搭配互补,以提高谷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池塘饲养的野生大鳞鲃(Barbus capito)的鱼体组成、营养成分及鱼肉品质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肌肉营养测定方法分析了5尾大鳞鲃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大鳞鲃肌肉(鲜样)中各组成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0.27%,粗脂肪4.41%,水分73.39%,灰分0.96%,碳水化合物0.97%;含肉率64.46%.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72.22%(干样,质量分数),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总量为29.68%,占氨基酸总量的41.10%;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7.47%,谷氨酸含量为11.69%;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大鳞鲃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比较合理.大鳞鲃含有1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8种(19.62%);不饱和脂肪酸(UFA)8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74.1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种(6.228%).微量元素比值合理.大鳞鲃的主要营养指标与我国中华倒刺鲃、光倒刺鲃相似,高于某些淡水经济鱼类,表明大鳞鲃为食用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9.
茺蔚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益母草的果实-茺蔚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茺蔚子含有大量的脂肪油,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42.62%),亚麻酸(29.93%),油酸(20.23%),棕榈酸(5.40%),硬脂酸(1.57%)等,此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和24h种硫质元素,其种子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而且种子油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各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具有较大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3种测定方法分析野牦牛、家牦牛和犏牛血清蛋白质的各组分含量、分子量及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比较其异同点,结果发现:野、家牦牛具有基本相似的血清蛋白质组成,而γ-球蛋白占总球蛋白的比值、个别蛋白带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含量等方面有某些显著的差异,表明青海牦牛血清蛋白质发生了不同于野牦牛的遗传变异,在牦牛品种培育中利用两个参数(γ-球蛋白占总球蛋白的比值和血清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值)作为选种标志有定向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