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物·图腾·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化是产生于原始时代的一种十分奇特的化现象。图腾即为崇拜物的标志与符号。原始初民认为人与动物存在某种血缘关系,动物成为最重要的一种崇拜图腾。作为图腾崇拜的基础,动物崇拜实际上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形式,故有严格的图腾禁忌。  相似文献   

2.
庞志娟 《科技信息》2009,(36):I0273-I0273
图腾是氏族共同的标志或符号,是对外的意义,也有奉图腾为始祖的对内意义。原始氏族图腾崇拜与舞蹈和武术活动关系极为密切,祭祀、庆典都要对着图腾起舞,后来逐渐演变为模拟图腾起舞。本文从图腾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理解和意义,阐述了图腾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于舞蹈表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玲玲 《科技信息》2009,(12):87-87,84
鱼在水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例如节日祭祖、丧葬祭祀、婚姻生育等方面。鱼是水族最为重要的崇尚之物,从水族对鱼的崇拜活动中,可以研究出:水族鱼崇拜是一种图腾崇拜;水族祭祖仪式中分食图腾鱼是一种图腾圣餐活动;水族的原始稻作农业机缘巧合地实现了“鱼稻共生”,进一步促进了水族的鱼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间信仰中的“小人物”崇拜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小人物”一般是为本地区带来现实利益的历史人物、与本族繁衍有关的氏族祖先或文化祖先、具有职业特长的人物及某些特殊人物或神话传说人物。这种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关于姓,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姓是图腾的记号,图腾是原始人认为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自然动物,动物,植物或非生命的动物。但是,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氏族的姓和图腾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通过对古代姓的命名意义的考察,发现姓的命名其根本意义在于生育,即姓是生育崇拜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神山崇拜作为远古藏族祖先的信仰方式,经历了从原生型苯教到雍仲苯教再到藏传佛教的发展阶段。其间,佛教和苯教都采纳了神山崇拜这一信仰方式。由此,神山崇拜从、“自然宗教”过渡到了“伦理宗教”曲形态。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相应地衍生出了一套独特的祭祀方式,这种祭祀方式逐渐地向民间扩展并不断规范化,又使它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围,具有了民俗文化的性质、特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殷商时期人们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对祖先神的崇拜却尤为突出。这种崇拜主要表现为他们频繁而复杂地对其祖先进行祭祀活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殷人对自上甲以来的先公先王先妣进行祭祀的形式大致有四种,即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对祖先进行频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又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灵魂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灵魂观念。  相似文献   

8.
从《诗经》看民族图腾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之一。《诗经》就保存了商民族和周民族的图腾文化。始祖感生神话、图腾祖先观念、图腾名称、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生育信仰等构成了《诗经》图腾文化和中国图腾文化的洋洋大观。从汉至今的各地礼俗、风俗,反映了中国图腾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文身.在大部分现代人的眼里是一种野蛮,但在原初民那里,文身却是氏族部落的仪式行为,包含着一种神秘超人的力量、一种族群身份认同、一种族制图腾膜拜。涤荡至今,文身所留下的意义已经模糊不清,更多时候仅作为一种展现时尚的艺术消费,如众多的纹身艺术节的举办。但文字遮蔽下的意义在活态的民族遗产以及无文字的大传统实证面前便可一览无遗,文身作为一种艺术符号所承栽的原始信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原初民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远非简单的美饰艺术,其独特的图腾和驱邪避害之意义永不消失。  相似文献   

10.
《周易》的史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从母系氏族开始 ,华夏祖先就通过仿生 ,建立了区别血缘关系的图腾组织。图腾标志经过简化 ,刻画在陶器、玉器、龟甲、衣冠上 ,就成为记录世系的谱牒。“河图”、“洛书”和卦爻符号是谱牒的三种典型代表。掌握谱牒的氏族首领轮流值日 ,主祭主政 ,逐渐就产生了历法。《周易》就是西周的一部历书。据此即可推断西周的上限年代及 64卦所记录的史实。《周易》的八卦六爻又是一个动态的思维座标系 ,堪称为“简明哲学公式”。《周易》是华夏文明的信息库 ,又是人类历史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1.
图腾神话是解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所以成为氏族图腾的神圣故事。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民族中传承的此类神话包括图腾救助始祖的神话、雌性图腾动物与男性成婚神话和雄性图腾动物与女性成婚神话。这些神话追述着处于氏族社会时期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先民的关于图腾的各种观念以及图腾崇拜的内涵及形态表达。  相似文献   

12.
竹图腾崇拜是中国南方民族普遍有过的一种文化现象,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资料均可佐证.主要表现在:1、大量有关竹生人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与竹有血缘关系;2、用竹作为氏族或部族的族称或标记;3、存在着对竹的图腾禁忌习俗;4、存在着大量关于竹的祭祀活动,主要有入社、繁殖、祭祖三种祭祀仪式;5、存在有很多竹的模仿活动,如装饰、跳舞、音乐等.  相似文献   

13.
拙文认为“念”是以羊为图腾的骁勇善战的古氏族。  相似文献   

14.
布依族山神信仰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绝大多数布依族村寨都存在山神信仰。布依族山神信仰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信仰文化系统,有一套较为严格的祭祀礼仪,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原始自然崇拜。  相似文献   

15.
壮族的青蛙图腾中有着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这固然不错,但一概而论,却未免以偏概全。其实,图腾作为一个历史、动态的人类学事实,其中的性别意识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类从母系向父系的发展,青蛙图腾亦由女性神格向男性神格变化,并最终完全去神话化。就与壮族青蛙图腾有关的蛙婆节和人们对青蛙的称呼而言,反映的就是一个男性逐步取代女性而女性由神化逐步去神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自18世纪末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图腾研究,得出几乎一致的结论:图腾是氏族社会的原始宗教;在世界各民族一定的历史阶段都普遍存在过。图腾的表现有学者概括为:一,以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为自己氏族的图腾,相信与之同源,是祖先或亲族,受其庇护、警告和预言。二,有各种禁忌,集中体现为禁食和禁婚。即:对图腾物不可杀食和同一图腾集团内成员之间严禁通婚。三,以图腾物为名称并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包括模仿、刻痕、立柱等,其中最主要是繁殖仪式和成年仪式。研究者们,包括许多著名的中外学者汇集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当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制文化的祖先神话图腾的考察走向史前“女神文明”的探究;三是明确提出“四重证据法”,并尝试“四重证据法”在揭示中华祖先神话起源方面的阐释效力;四是在民族志“写文化”的批判反思语境下对写作形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泰山崇拜在华夏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海经>中的昆仑就是泰山;夏前华夏族活动在泰山周围的山东中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创造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先民是华夏族的祖先.几千年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泰山的封禅祭祀不过是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三位一体的泰山崇拜的一种表现.泰山文化应该定位于"华夏之源,中华神山".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化人类学家一致认为,在人类社会早期普遍存在着一种图腾崇拜制度,“其特点就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植物的某一种之间存在着直接血缘关系。” 我国先楚民族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风俗习惯呢?这是我国楚文化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细致的探索,有学者认为“楚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也有学者认为“楚国统治阶级的祖先是崇拜熊图腾的一族。”更有学者认为“楚人是以鸟为图腾的。”  相似文献   

20.
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反应,图腾艺术也不例外。远古的图腾对中国的冠服、民族民间服饰以及巫舞的服饰形象及图案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图腾艺术也能赋予服装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