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阳区在历史上曾以“林草丰茂,牛羊塞道”著称。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屯兵打仗,移民垦殖,滥砍滥伐,使土地风蚀沙化,造成流沙大面积南侵,出现了“沙进人退”的景象。到解放前夕,全区有荒沙570万亩,林木覆盖率为1.8%。建国以来,榆阳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动员全区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防沙治沙运动,特别是近年来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以来,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走上了比较自觉而有成效的轨道。截至2003年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青海省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是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说明了生态环境恶化危害程度深、范围广,治理难度大。 相似文献
3.
山丹县是全县十八个干旱缺水县之一,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重点县,根据山丹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为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的防沙治沙运动,有利推进风沙治理工作,改善沙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海南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以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分布图、1988年河南省土壤侵蚀图和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以GIS为工具提取生态因子信息并按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比,并以海南西部部分地区为例,进行了海南西部地区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研究,表明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由中部向外依次降低,森林生态环境好,部分园林和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土地沙化/土地退化在向着恢复逆转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原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徽省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其影响因素是自然因素(地貌、降水、植被、岩性)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生产措施、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随着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实施,生态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整治已变得非常迫切.根据分区的原则、依据和选择的指标体系,利用GIS手段对吉林省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分区研究,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整治对策,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位于川滇交界处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是彝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以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资源利用方式,凉山州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洪旱及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及水环境恶化严重、荒漠化趋势严重等。通过对凉山州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凉山州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以破坏生态环境而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泽厚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324-328
通过分析中国主要4个方面环境问题:(1)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2)农业环境形势严峻,受乡镇企业“三废”物质、农药、化肥污染的农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损失粮食为120×108kg;(3)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现我国人均耕地不到1.3亩,排在世界许多国家之后;(4)自然生态状况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森林资源消耗量超过生长量1×108m3,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呈发展趋势.为此,提出了治理对策:(1)加强环境保护执法,通过强化管理,控制环境污染;(2)加强环保人才培养,壮大环保部门力量;(3)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恢复森林、草原生态良性循环;(4)加强城乡生态建设.防治城市污染,大搞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1.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地貌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气候环境变化作为一个活跃因子 ,正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着重大变化 ,当前的生态危机正是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实施全新、全面调整的警告。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陕北黄土高原的演变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 ,其生态环境演变与恶化的趋势 ,实质是众多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子又与开发西部落后的经济互为因果 ,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见图1)。图1陕北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地貌环境变化集成框图德国研究复杂系统的著名专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西藏高原的各种侵蚀类型分别阐述其所带来的相应的生态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西藏高原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它的生态问题也拥有自己的特点:脆弱性、难恢复性。在制定保护措施、恢复方法方面还要具有针对性,同时,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沙化现象严重,经济较为落后的科右中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退牧还草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其中的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状况,对政策落实、资金投向、沙化治理、生态恢复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提出合理建议,探求并提升退牧还草在治沙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为其它地区治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清水出,黄河宁:谈用生态环境地质规律根治黄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条震撼世界的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9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是养育着9000多万人口的世界级大河。人们还记得,黄河在1997年一年内竟断流226天,断流河道长达700公里,330天无水流入渤海,全世界为之震惊。黄河从黄土高原倾泻而下,闯出孟津关,踏进了华北大平原,像一位跑到了终点的马拉松冠军一下子瘫软了,把它所携带的19.7亿吨泥沙,卸落在河床上,抛撒在渤海边,制造了一条河床比地面高出5~20米(郑州新乡)的世界第一悬河。黄河养育着它的亿万子民,也抛下了无数的灾难,我们如何以科学创新的精神去治理黄河,来建树21世纪更加辉煌的治黄业绩,这是中华民族、学子们处心积虑地思索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藏高原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西藏高原的各种侵蚀类型分别阐述其所带来的相应的生态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西藏高原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它的生态问题也拥有自己的特点:脆弱性、难恢复性。在制定保护措施、恢复方法方面还要具有针对性,同时,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3(3):51-54
从水资源,黑风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三个方面阐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气候,水资源过量开发,人口快速增长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土高原是世界著名的高原 ,以深厚的黄土堆积和广阔的分布面积著称于世界。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域 ,生态稳定性差 ,是我国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区 ,是黄河流域的主体。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又孕育了我国早期的历史文明 ,6000年前的半坡文化更证明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由此可以说明我国黄土高原曾经具有适宜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而目前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正在经历着一场生态退化、资源减衰、人类生存空间丧失的过程。其根源 ,在于人口数量增加与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所致。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的关键 ,在于有效防治水土…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与农村能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农村能源问题出发 ,探讨了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发展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以确保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对于有效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分析了水土流失在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强调加强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实现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