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虚实"作为古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诗文、小说、戏剧及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创作中。对于文学而言,这一方法涉及到创作中的题材处理、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的描写塑造及意境的创造等。"虚实"方法的运用也关系到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在今天的各体文学创作中,"虚实"仍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方法。对此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文学创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当代文艺理论的深化、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人本”思想在柯岩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为两个大的层面,即“人民”与“人”。这种以“人”为介体和载体的生活之美与时代之美,永远都是谍智与道德的结合、表象与本质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变绎。所以,柯岩对“美”的发掘和表现,也总是自觉地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最后又笃定要落脚在这个基本点上的。柯岩的“人本”思想已经在其文学追求与审美取向中扬励和体现得十分深广,是实实在在的创作实践和真真灼灼的目标追求。这也正是柯岩文学创作的潜力、活力、引力与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处于抗战厄难岁月中的西南联大,学校办学和师生学习生活都面临着难于想象的困难。联大学子绝大多数来自沦陷区,经济来源几乎断绝,这使得助学工作于西南联大本科办学至关重要。西南联大"学生为本"的助学理念有着广博的内容,它包括学校和社会的"他助"以及学生为应对贫困所采取的"自助"等,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西南联大本科办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辞章的四大要素为"情"、"理"、"景(物)"、"事",其中"情"与"理"为"意";"景(物)"与"事"为"象"。而"意"与"象"之所以能连结,甚至互动,自来虽先后有"比兴"与"移情"、"投射"之理论加以解释,却都不尽圆满;于是有"格式塔"心理学派"异质同构"说之出现。试着参酌这种学说,分别就辞章中意、象之连结或互动,先探讨其相关理论,再举几首古典诗词为例作说明,然后综合起来略作美学之诠释,以概见"异质同构"在辞章意象中的奥妙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内重外轻”的文化模式和表情达意的文学倾向中,文学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心灵素质一直受到关注。中明以后启蒙思潮的勃兴和个性意识的伸张,孕育、催生了一系列完整意义的创作主体说。综合而言。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论讨论得最多的是作家的“德”、“学”、“才”、“识”及其相互关系。它恰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本体强烈的表意特征对创作主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初唐之际,陈子昂"文章道弊五百年"的诗文革新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文学风格论、"兴寄都绝,每以咏叹"的文学本质论、"当有知音,以传示之"的文学创作论的文学观及其诗文实践,承继汉魏风骨,开启盛唐气象,为盛唐诗文奠定了基调,唱响了"盛唐之音"的序曲。  相似文献   

7.
常规的反演方法是对感应测井资料进行线性反褶积。上于感应测井获得的响应曲线是地层非线性时变滤波的结果。所以,感应测井响应可随地层电导率发生非线性变化。处理结果表明,围岩效应和趋胶效应基本被消除。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的加快发展,能源变得越来越短缺,应用感应加热技术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简要的谈谈感应加热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与感应加热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为我国的感应加热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北盘江两种鱼感应流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长6~8 cm范围内(P>0.05)白甲鱼与光倒刺鲃的感应流速、相对感应流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白甲鱼幼鱼的感应流速、相对感应流速相对体长均有显著差异(P<0.05),光倒刺鲃的感应流速相对体长有显著差异(P<0.05),而相对感应流速相对体长无显著差异(P>0.05);白甲鱼幼鱼与光倒刺鲃幼鱼的感应流速推算公式分别为y=0.001 13x3-0.263x2+2.041 6x-5.144 5,y=-0.000 2x3+0.002 4x2+0.016 2x-0.060 4.试验所得体长(7.772±0.141)cm白甲鱼的感应流速为(0.131 7±0.003)cm/s,相对感应流速为(1.699±0.030)bl/s;体长(6.516±0.114)cm光倒刺鲃的感应流速为(0.077±0.002)cm/s,相对感应流速为(1.187±0.020)bl/s.  相似文献   

10.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业院校确立"学生为本"的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开展职业院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朱彦名  宁敏 《科技资讯》2010,(30):235-236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分析"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及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以学生为本"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韩燕 《科技资讯》2012,(23):185-185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管理中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导师制度及服务硬件等方面,认真探索,努力实践,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得到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太平广记》是北宋官修的四大书之一,其书五百卷,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广泛采择汉至五代的小说家言,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小说资料。在诸类之中,"感应类"是仅两卷篇幅的小类,其中多有唐代感应故事的记载。感应类故事以数量不能和其他大类作比较,但重要的是感应故事归为一类后,为我们研究唐代"天人交感"思想提供了对比参照的资料。本文以《太平广记》记载各类唐代"感应类"故事为主,从而对故事所蕴含的唐人的"交感"思想作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展唐代历史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汉代以来,非议屈原之词甚众,王船山一概弃而不论,却对给予屈原以相对好评的朱熹耿耿于怀,在《楚辞通释》中多次责难朱熹的"过于忠"论。究其原因,是因为《楚辞通释》的创作目的在于传承蕴含于楚辞之中的刚烈雄健的文化精神,以号召救亡图存运动;朱熹"过于忠"论所倡导的儒雅温驯的文化精神,与船山的文化精神取向和《楚辞通释》的创作意图相左。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中“物本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理论都建立在不同的人性假设上,但这两种理论都存在不足。“能本管理”理论是学校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教师实施“能本管理”,建设“能本管理”的校园文化和管理机制,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雷电对计量实验室标准设备的危害出发,主要从电源系统、信号线以及接地等方面说明阐述了实验室防感应雷的措施,强调了在防雷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逸品"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黄休复在前人基础上总结了逸品内涵;两宋期间,受文人画论影响,逸品论更强调文人意蕴;元代的逸笔说、逸墨说有了更鲜明的涵义,重视表现主体价值的写意;明清的逸品论则更推崇简淡清雅。神和逸皆能达到化工肖物的自然之境,然相对于神品,逸品有着更丰富的精神性涵义。  相似文献   

18.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中国哲学产生以来,几乎各个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探讨过一世界观问题。纵观中国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有关天人关系问题的观点大致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其二是说天是自然之天还是人格之天。“天人感应”是西汉时期的儒学、神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在董仲舒看来,“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最后根源,天人是存在着相副“类合”的关系,可以互相“感应”,宇宙万物和人的产生都是“天”有目的地安排的。他说:“天者,万物之祖也,万物非天不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具有不同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价值取向从“物本”到“人本”的重大转换。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发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和审美情趣的文学,旅游文学创作的深层次动因来自于道家思想。道家强调旅游艺术化的思想是旅游文学创作的本源动力,同时,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意识也源于道家的崇尚自然思想。旅游文学在创作手法、作品内容、创作的意境追求等三个方面都受到道家的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